评论

体育锻炼与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因果关系探骊:交叉滞后分析

原标题:体育锻炼与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因果关系探骊:交叉滞后分析

蓝色字体,关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22年第7期

体育锻炼与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因果关系探骊:交叉滞后分析

朱从庆 1,2 ,舒盛芳 1*

1.上海体育学院;

2.上海师范大学

摘要:目的:运用交叉滞后研究设计,探讨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对602名初中生青少年(47.84%男生)进行1个学年、3个阶段(T 1 ,T 2 ,T 3 )的纵向追踪调查。结果:初中阶段青少年体育锻炼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P<0.001),但社会适应能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青少年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跨时间、稳定的正相关性(P<0.01);交叉滞后分析显示,青少年的T1 体育锻炼能够正向预测T2 社会适应能力(β=0.133,P<0.001),T2 体育锻炼能够正向预测T3 社会适应能力(β=0.159,P<0.001),而T1 社会适应能力对T2 体育锻炼的预测不显著(P>0.05),T2 社会适应能力对T3 体育锻炼的预测也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初中阶段青少年,在体育锻炼方面,男生比女生更为积极、频繁、持久;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是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原因变量,即敦促和鼓励青少年积极从事体育锻炼活动可有效提升其社交、处事等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锻炼;社会适应能力;交叉滞后分析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们为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心理、生理、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是主体调整自身行为来实现适应人际交往的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陈建文等,2004郑日昌,1999)。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孙双明等,2019)。《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国发〔202116号)等明确指出,提升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健康发展。诚然,当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社会交往困扰,甚至会忽视、逃避现实生活而心智过度依赖虚拟的互联网络,产生成瘾倾向(陈欢等,201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而且,在现代原生家庭的宠溺教育情境下,青少年往往缺乏独立处事能力,在与同侪相处时极易产生自我孤立、偏激情绪(丁倩等,2018;李文道等,2003杨颖等,2011)。社会适应能力不足,会使人产生疏离感、社交敏感性障碍,破坏正常现实生活,引发网络成瘾症、手机依赖症以及其他问题行为,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姜永志等,2017Hong et al.2014)。初中阶段青少年处于独立思维、自我意识发展萌芽期,也是一个逐渐步入独立、适应社会的敏感期,提升此阶段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既关乎于青少年未来健康福祉,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备人才的必要前提。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直是体育领域关注的焦点话题。多年来,学者普遍认同体育锻炼是青少年发展积极心理特质与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干预手段之一。实证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青少年发展社会人际、提升接纳感、促进同侪关系(李娜 等,2018;李森 等,2008;项明强,2013)。一般来说,积极从事体育锻炼的青少年更善于与他人交流情感、分享乐趣(颜军 等,2019),并建立亲和友善的人际关系网络,发展人际关系(陈章源 等,2015;林加彬 等,2019;张强 等,2013)。杨剑等(2013)提出,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着较为明显的预测作用,是青少年发展社会适应性的有效手段。反观之,抵触、排斥、放弃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则更易出现自我孤立、社会退缩(张强 等,2013),产生偏激、焦虑、羞怯感和孤独感(张连成 等,2015),甚至可能逐渐形成社会交往障碍,忽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产生人际关系困扰而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李娜 等,2018),阻滞社交能力的发展(张彦,2014;Lepp et al.,2014)。Kautiainen等(2005)和Owen等(2010)研究表明,消极的行为往往会导致消极的自我呈现,引发孤独易感性和社会排他性,阻滞社会适应性发展。据此推测,体育锻炼是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前因。

然而,学者在探讨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时却得出迥异观点,即信任危机、社交退缩、社交能力弱、非适应性认知等是导致问题行为的先决条件(李艺敏 等,2015;Davis,2001),即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社交能力、处事能力等)能够决定个体社会行为的选择与表达。有证据表明,人际关系能力不足的青少年更易产生自卑感和低自我效能感,在从事社会实践(如合作学习、体育锻炼)时往往表现出逃避、拖延、倦怠等消极状态(李艺敏 等,2015;马蓓蓓 等,2019;杨剑 等,2013);社交能力不足的青少年较易产生趋避性、退缩性倾向,往往会表现出非活跃、静态的身体活动状态,而过度依赖他人(如父母);处事能力不足的青少年往往缺乏自信和成就信念,在应对挑战任务时,往往通过主动逃避或拖延来维持自尊、避免低评价,形成消极自我呈现和非活跃的锻炼行为模式(程晖,2019;王振 等,2015)。姜永志等(2017)和王振等(2015)研究显示,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基本心理需求(关系需求)的实现能力,映射了个体社交、沟通、处事等能力,社会关系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使人的活动执行受到抑制。据此推测,社会适应能力会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具体实践。

对于初中阶段青少年,是体育锻炼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还是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着体育锻炼实践?学术界对于该问题的论断至今莫衷一是。此外,正值心理、生理发展期的青少年对自然性别的敏感度逐渐增强,可能在许多行为惯习和社会技能上呈现性别差异(汪全先 等,2017)。青少年体育锻炼、社会适应能力是否也存在性别差异?该问题尚需实证解读。众所周知,交叉滞后研究益于突破既有理论桎梏,揭示变量因果关联,因此,本研究构建观念、建立交叉滞后模型并假设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图1),从探查青少年体育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的性别差异入手,通过1个学年、3个阶段纵向追踪调查,考察二者关联。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依据分层整群抽样原则,以J省部分青少年为例,在省会城市、一般城市、地级市、乡镇各选取1座城镇,各城镇选取1所初中学校,各学校各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级为抽样单位(共16个班级),进行为期1学年、3个阶段的纵向追踪调研。第1次调查(T 1 )于2019年3月中旬(第2教学周)施测,共采集647份问卷,以应答条目缺失25%、规则性填答、学号后8位编码缺失等无效问卷筛查原则,共保留633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7.84%;第2次调查(T 2 )于2019年6月下旬施测,因3名被试病假、辍学等非主观原因未完成问卷填答,共采集644份问卷,以 T1 相同筛查原则,保留628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7.52%;第3次调查(T 3 )于2019年12月下旬施测,因7名被试生病、离校等客观原因未完成问卷填答,共采集640分问卷,以 T1 相同筛查原则,保留625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7.66%。以全部完成3次测查且问卷编码(学号后8位)能对应一致的602份数据为最终有效样本,年龄13.330±1.119岁;男288人,女314人;六年级(预备班)100人,七年级(初中一年级)179人,八年级(初中二年级)178人,九年级(初中三年级)145人。经G-power软件检测(预计的显著性 P <0.05;预计的检验力1- β =0.8),最终数据量满足样本量标准。

1.2 测量工具 

1.2.1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hysical Activity Rating Scale)

采用梁德清(1994)《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从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考察被试体育活动量,评定标准为:频率和强度从1~5等级计分,持续时间从0~4等级计分。遵循其测算公式量化体育锻炼活动量,即活动量=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并以体育锻炼的活动量作为被试体育锻炼的量化评定指标。3次测查的量表Cronbach’s α 为0.714(T 1 )、0.767(T2 )和0.771(T3 );对诸变量进行间隔21天重测的稳定性系数在0.408~0.510(P <0.01,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K-S非参数检验3次测查数据皆显著(P =0.000, df =602)。

1.2.2 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Social Adaptability Scale)

采用郑日昌(1999)《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共20题,旨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估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我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因为这是交友的好机会;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致感到尴尬。各指标采用Likert 3点法,以“是”“无法肯定”“不是”应答,其中,单号题以“是(-2)”“无法肯定(0)”“不是(2)”计分,双号题以“是(2)”“无法肯定(0)”“不是(-2)”计分,并以所有题项得分之和为被试社会适应能力的量化评定指标。3次测查量表Cronbach’s α 为0.933(T 1 )、0.901(T 2 )和0.864(T3 );间隔21天重测稳定性系数0.684(P <0.01,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K-S非参数检验3次测查数据皆显著(P =0.000, df =602)。

1.3 施测过程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将有效样本导入SPSS 26.0分析软件。运用可靠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对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等。运用K-S非参数检验考察数据的正态分布情况,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考察变量的人口统计学性别差异;数据在标准化处理后,运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的偏相关性分析考察变量内在联系;采用AMOS 26.0软件构建交叉滞后模型,利用极大似然法进行交叉滞后分析,并通过模型拟合指标检验交叉滞后模型的适配性。

1.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程序控制法和Harman单因素法考察施测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1)程序控制:选用的测量工具皆来自国内外一流期刊文献,且被国内学者反复证实较高信效度;问卷引导语中着重强调施测用途,并告知调查自愿性、匿名性、保密性等;数据采集方式为填写完毕当场回收。2)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分别对3次调查数据中所有题项(除人口统计学变量外)进行单因素未旋转探索性因子分析,T1 、T2 、T3 分别提取了2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第1因子变异率为30.168%、29.987%和31.752%(<40%),证实3次施测的共同方法偏差可接受。

2

结果

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对青少年体育锻炼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性别的Mann-Whitney U 检验(表1),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性别差异显著( P <0.001),但社会适应能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P >0.05),其中,男生3次测查的体育锻炼得分(T1 =38.325±24.433,T2 =39.640±26.361,T3 =39.980±28.158)皆优于女生(T1 =28.120±22.089,T 2 =29.250±22.868,T 3 =29.840±23.017)。

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交叉滞后分析

对青少年体育锻炼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龄、年级)的偏相关分析(表2)。1)T1 体育锻炼、T2 体育锻炼、T3 体育锻炼三者两两间显著正相关(P <0.001, df =597),而且,T1 社会适应能力、T2 社会适应能力、T3 社会适应能力三者两两间显著正相关(P <0.001);2)第1次施测,T1 体育锻炼与T1 社会适应能力显著正相关(r =0.397,P <0.001);第2次施测,T2 体育锻炼与T2 社会适应能力显著正相关(r =0.419,P <0.001);第3次施测,T3 体育锻炼与T3 社会适应能力显著正相关(r =0.437,P <0.001)。以上结果表明,青少年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能力满足跨学年的稳定相关性和同步相关性,适合进行交叉滞后分析。

利用AMOS 25.0软件构建交叉滞后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考察所构模型的拟合情况(图2): χ 2=8.868, χ 2/d f (4) =2.217( P =0.000);拟合优度指标:GFI=0.996,NFI=0.997,IFI=0.997,NNFI=0.969,CFI=0.997(皆大于0.90);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58(<0.08),90% CI:0.353,0.622,标准化残差均方根SRMR=0.0142(<0.05)。说明所构建的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交叉滞后关系模型具有可接受的适配性。

利用交叉滞后模型的路径系数考察体育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的异步相关性(图2)。1)T1 体育锻炼对T2 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显著(β =0.133,P <0.001),而且,T2 体育锻炼对T3 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也显著(β =0.159,P <0.001);2)T1 社会适应能力对T2 体育锻炼的影响未达显著性水平(β =0.055,P =0.121),而且,T2 社会适应能力对T3 体育锻炼的影响也不显著(β =0.078,P =0.077)。遵循Eisma等(2019)研究,若AT1 →AT2 相关性大于BT1 →BT2 相关性,同时,满足AT1 →BT2 的关联性远大于BT1 与AT2 的关联性,则认定A与B存在因果关联,其中,且A是B的原因变量。结合模型的路径系数说明,青少年从事的体育锻炼可以预测后期的社会适应能力,即体育锻炼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原因变量。

3

讨论

3.1 青少年体育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的性别差异

3次测查数据的Mann-Whitney U 检验发现,初中阶段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性别具有跨时间、稳定的性别差异( P <0.001),其中,男性青少年的3次测查得分皆优于女性青少年,该结果与汪全先等(2017)和朱从庆等(2016)观点一致。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在孩童时期便能够通过观察成年人(如长辈)言行建立性别图式,形成性别认知和性别概念,并在社会化成长中呈现与性别相符的行为范式(Kohlberg et al.,1967)。进入青少年时期,个体在参与体育锻炼时往往会选择与绝大多数同性别人群相一致的运动项目、锻炼内容,并形成类似的锻炼行为特征,如女生喜爱小强度、少对抗、低难度的运动项目,男生喜欢能够展示自我、争胜斗勇的运动项目(董宝林,2017)。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角度讲,一贯的社会性别观念会潜移默化地赋予男、女青少年迥异的性别角色期待(Basow,1992),使男、女青少年在许多生活方式和行为惯习上朝着社会性别期许的方向非一致性的发展(董宝林 等,2016),因此,女生在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活跃度、活动量等方面通常无法与男生相提并论(张欢 等,2017),正如价值期望理论阐释的,个体从事某行为的动机源于客观期待和该行为所赋予的价值(Basow,1992;Bem et al.,1975)。综上,受个体性别认知和社会性别角色期待的综合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具有跨时间、稳定的性别差异。

Mann-Whitney U 检验还发现,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跨时间、稳定的性别一致性特征( P >0.05)。社会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主体与客体交互下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适应能力(Kim,2016)。根据社会支持理论相关观点,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情境的支持元素,而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源主要由家庭、学校和同侪等构成(董宝林,2017;张文娟 等,2012;Darlow et al.,2011)。众所周知,现代原生家庭和父母普遍对子女具有无性别偏见的关爱、支持与教辅,加之学校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和行为等无性别差异的教育、支持与帮助,使得男、女青少年能够表现出一致性的社会环境支持,并映射出相似的社会适应能力。另外,尽管青少年在同侪互动、情感维系的方式上或存性别差异,如男生倾向于在行为互动中促进友谊、提升人际关系,女生倾向于通过情感交流获得同伴接纳、评估人际关系(董宝林 等,2016),但初中阶段的男、女青少年皆对人际关系具有相似的、高度的依恋、敏感性(汪全先 等,2017),使其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呈现一致性特征。综上所述,或因家庭无性别偏见的关爱、学校无性别差异的教育,以及青少年对人际关系的无性别差异依恋,初中阶段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性别一致性特征,该结果与前人部分观点一致(琚晓燕 等,2011;张文娟 等,2012)。

3.2 青少年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因果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反映了个体对体育活动的社会心理表象,其中,锻炼频率能反映个体的行为习惯和规律等,持续时间能映射出个体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目标实现的积极心理特质,锻炼强度能折射出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主动机和投入状态等(陈章源 等,2015;董宝林 等,2013)。基于此,研究以锻炼频率、持续时间、锻炼强度等指标量化青少年体育锻炼特征,并通过控制年龄、性别、年级的偏相关性分析,在证实青少年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跨时间、同步相关性的基础上,运用3个阶段的测查数据构建了交叉滞后关系模型,并证实了体育锻炼是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原因变量,即青少年的体育锻炼能够显著预测后期的社会适应能力,该结果与孙双明等(2019)观点基本一致。

社会适应理论和综合适应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是建基于生活实践的不断学习与探索(Bristol,1915)。从这一层面理解,作为一类积极的社会互动活动,体育锻炼可以为青少年营造一个人际互动、社会交往的机会与平台,使个体在锻炼实践中能够与同侪交流情感、分享快乐、共享喜悦,建立更为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陈章源 等,2015),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一类挑战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锻炼往往伴随着难度攻克、任务挑战、自我完善、目标实现等,使个体在锻炼实践中不断经历学习、应对、自我呈现,通过同化和顺应实现自身与环境的平衡,提升处事能力和适应性(Piaget,1964)。正如社会适应信息加工理论阐释的,社会适应是在特定社会情境(体育锻炼)中,个体既有的记忆与经验线索通过实践而获得、接受新线索的过程(Crick et al.,1994)。已有实证研究认为,提高和发展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其未来社会化成长、人格完善、学业适应等至关重要,若社会适应能力不佳,则可能引发交往困扰、社会退缩、社交障碍以及网络成瘾、攻击性行为等一系列问题行为(Ladd et al.,1997);经常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健体魄、塑造人格,还可以使青少年在体育锻炼的参与实践中激发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发展人际沟通能力、丰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从而全面提升社交、处事、人际关系等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外化问题行为(Bornstein et al.,2010)。基于此,结合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敦促和鼓励青少年积极从事有益身心的体育锻炼活动可有效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4

研究不足和展望

研究通过跨整个学年、3个阶段的纵向追踪调查,探查青少年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因果关联,并建构了交叉滞后关系模型,所得结果有助于揭示体育锻炼在发展青少年社会功能上的定位和功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诚然,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学段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可能存在差异,未来应开展多年追踪调查,并将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纳入研究群体,为全面揭示体育锻炼在促进青少年成长的作用提供依据。

5

结论

对于初中阶段青少年,在体育锻炼方面,男生比女生更为积极、频繁、持久,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原因变量,即敦促和鼓励青少年积极从事体育锻炼活动可有效提升其社交、处事等社会适应能力。

想关注《中国体育科技》内容首发公众号

转载来源:体育总局科研所书刊部

原文制作:聂美林

原文校对:丁 合 高天艾

原文监制:张 雷

学会编辑:徐璠奇

排版审核:许亚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