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玉溪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经济社会发展专场

(来源:玉溪税务)

原标题:“玉溪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经济社会发展专场

玉溪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付进勇: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玉溪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该系列的第九场发布:经济社会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溪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市党代会、人代会、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今天的发布会,由市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玉溪市税务局有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工作亮点和实践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玉溪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 李文平

玉溪市统计局局长 蔡伟

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范崇磊

玉溪市财政局副局长、市人民政府金融办主任 陈崇明

国家税务总局玉溪市税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鲁丽红

李文平: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玉溪市人民政府,向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的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锐意进取、奋楫笃行,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小康如期实现,“十四五”开局良好,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十年来,我们全力优产业、育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107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352亿元,年均增长8%,2020年9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全部突破百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48万元、排位升至全省第1。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8.7:56.3:35.0调整到2021年的10.1:43.5:46.4,产业结构由“二三一”优化为“三二一”,经济发展既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长,也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蔬菜、花卉、水果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26.8%、6.5%、17.7%,农业产业结构由单一化传统农业向多元化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转变;组建卷烟及配套等10个制造业全产业链专班,培育了玉昆、沃森、维和等本土实力企业,引进了恩捷新材料、亿纬锂能等行业领军企业,全面构建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的发展新格局。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沃森13价肺炎疫苗、2价HPV疫苗获批上市,赛灵药业恒古骨伤愈合剂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蓝晶科技获云南省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全省首个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企业总数排名西南第3,新兴钢铁“5G数字孪生透明工厂”入选世界5G大会十大创新案例,建成玉溪网络安全生态示范园。市场主体增量提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市场主体总量达27.4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122户,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四上”企业数达1477户、排名全省第3。

十年来,我们着力抓项目、稳投资,发展动能持续集聚。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谋划实施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8%,2021年工业投资增长19.5%,比2012年上升9.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28.2%,比2012年上升62.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实现县县通高速,建制村公路硬化率、通客车率、通邮率均达100%;晋红、呈澄、江通、大戛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里程达617公里;中老铁路全线通车,玉溪至北京旅游列车、至郑州和杭州动车组开通,迈入“高铁时代”;玉溪民用运输机场纳入国家建设布局规划,江川森林防火直升机场投入使用,元江、新平、华宁、易门、澄江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便利高效的综合交通网正在形成;滇中引水工程一、二期顺利实施,全域现代化水网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群)基本覆盖全市城区;行政村4G网络和光纤宽带、县城5G网络实现全覆盖。

十年来,我们积极破难题、激活力,改革创新厚积成势。55项国家级、80项省级重大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放管服”、农村集体产权等改革工作取得突破,殡葬改革“玉溪经验”、医改“玉溪模式”等一批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运用推广。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累计投入科技经费超过4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授权量居全省第2,研发投入强度从0.35%提高到1.14%,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2个,人才资源总量达32.5万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6%。立足区位优势,走好开放之路,先后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设立6个驻外商务代表处,玉溪海关开关运行,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等项目加快建设,外贸“双百强”企业数居全省第1,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首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6倍,引进市外国内资金年均增长16%。

十年来,我们切实抓统筹、促融合,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40%提高到54.8%、居全省第2位。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实施中心城市“双百+”行动,推进全域城市更新,探索出老旧小区改造“玉溪经验”,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有序推进,聂耳路、环山路、新城大道等“瓶颈路、断头路”全面贯通;科教创新城、高铁新城初具雏形,城市建成区面积从55.6平方公里扩展到75平方公里;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蝉联国家卫生城市。全面推进县城提质扩容,实施县城“双十+”行动,以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江川撤县设区、澄江撤县设市,国家卫生县城实现全覆盖,华宁、元江等5个县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通海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澄江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平、澄江被命名为全省美丽县城。积极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等工程和城乡绿美行动,加强农村临违建筑、危旧房屋清理整治,打造了23个田园综合体、224个美丽村庄,澄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国务院嘉奖,农村宅基地联审联批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十年来,我们全面防污染、促转型,生态屏障不断巩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推进美丽玉溪建设。突出“三湖”保护治理重中之重,在全省率先开展“湖泊革命”,十年累计投入194.7亿元,实施143个保护治理项目,抚仙湖流域治理被自然资源部列入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拆除九龙晟景等“三湖”沿岸违法违规建(构)筑物18.5万平方米,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Ⅰ类,星云湖水质实现脱劣。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达64.06%,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钢铁、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等制造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1%,成为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加快推进生物多样性建设,圆满完成云南大象北上南归助返工作。

十年来,我们不断稳就业、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提升至79.5%。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12.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乡镇、19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6000元、18670元,均实现翻番、居全省第2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效增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7.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6.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9%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5%以上;新增学位1.6万个,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目标,建成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所,“互联网+教育”玉溪模式被列为全国智慧城市优秀实践案例;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建设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获国务院表扬,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全覆盖,人均预期寿命从75.6岁提高到78.42岁、居全省第2位。

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用心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聂耳音乐之都”成为独具魅力的玉溪名片,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开馆,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入选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彝族花鼓舞等入选国家非遗项目,成功创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市;入选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成功申办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法治玉溪、平安玉溪建设不断深化,新平、江川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玉溪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两次捧得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

总的来看,玉溪这十年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这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的结果,是各县(市、区)、各部门担当作为、共同努力、践行“玉溪之变”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扛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扎实推进高品质美丽玉溪建设;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的思路,全面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竞争力;实施共同富裕战略,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样化需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奋力谱写玉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玉溪日报记者提问: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溪统计工作有什么新变化?取得了哪些新成效?

蔡伟:谢谢您的提问。十年来,全市统计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改革创新中与时俱进,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统计工作呈现四个方面新变化。

一是组织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市委常委会议、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论述和《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等有关统计重要文件。市委、市政府相继印发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实施意见》《玉溪市加强新时代高质量统计重点工作实施意见》等有关统计重要文件。市委、市政府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之高、政策措施之实、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二是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稳步推进。企业联网直报系统不断完善,实现由“统计系统逐级汇总上报”到“企业联网直报,各级在线审核”的转变,减少报数过程的中间环节,统计源头数据质量得到提高。认真落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部署,实现省、市、县GDP总量、速度、行业结构上的基本衔接,核算行业由14个增加到32个,核算的基础指标由25项细化到48项。组织实施农业普查、经济普查、人口普查,查清搞准农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基本情况,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信息。

三是统计法治建设更加深入。全市各级统计机构加大普法工作力度,高位推动统计法进党校,领导干部和统计人员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依规组织实施“双随机”统计执法检查,加大各类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坚定不移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

四是统计服务更加精准到位。全市各级统计机构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深入开展专题研究、会商研判,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预警预判,有效发挥准确监测、科学预警、防范风险作用。坚持长效分析与短期分析相结合、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发展速度分析相结合,全面深入分析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完善统计产品供给,丰富统计数据发布渠道,为党委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多种多样的统计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十年来,全市统计系统认真履行“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统计数据晴雨表、指示器和风向标作用更加凸显。下一步,全市统计系统将进一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好发挥统计在了解市情、把握时势、制定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云南日报记者提问:刚刚副秘书长在发布中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溪市着力抓项目稳投资,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劲动能。请问十年来玉溪市是怎样抓项目促投资稳经济的,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范崇磊:感谢您的提问。十年来,玉溪市委、市政府牢牢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抓住“项目”这个关键,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向上争取力度,持续在项目建设上发力,一批利长远、打基础的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明显得到加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不断增强,投资的持续增长有效拉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十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高能级”推动项目建设。从项目谋划、项目建设、项目管理、项目竣工全生命周期实行领导联系包保服务项目建设,很好地坚持了“五个一”(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个专班、一个方案)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好主要领导牵头抓总、统揽协调的作用。

始终坚持谋划储备一批切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围绕国家、省重点支持领域,谋划储备好五年规划项目;围绕年初人大会明确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按照不低于120%项目支撑,谋划好当年项目储备;围绕中央预算内、省预算内、专项债券支持领域,谋划好争取支持项目。

始终坚持“条块”结合投资重担大家挑。建立重点行业、县(市、区)“条块”结合的投资目标责任体系,构建全市上下贯通,市县两级“一盘棋”抓投资的工作格局,做到“条块”结合,无缝对接。始终坚持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由发改会同自规、林草、财政、住建、生态环境、银行等部门联动解决审批、资金、土地、林地等要素制约问题,实施“问题清零”,合力解决项目“症结”,全力服务好项目建设。

始终坚持招商引资是投资最大的增量。强化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着力提高招商项目落地转化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好企业在玉投资建设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持续不断让更多项目落地玉溪。

十年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完成投资850.7亿,较2012年的287亿元,投资规模翻了3倍、年均增速达16.8%。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玉磨铁路、玉蒙铁路、昆玉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江通高速、澄川高速、大戛高速、元蔓高速等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滇中引水、澄华高速、峨石红高速、玉溪应急气源中心二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推进建设。社会民生领域项目全面加强。玉溪市人民医院提质扩容、玉溪市儿童医院投入运营,992个老旧小区、61061套棚户区顺利推进,玉溪市中医院、第三人民医院、高铁新城小学、红塔区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民生项目稳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玉昆钢铁、仙福钢铁、红塔技改等产业升级改造项目顺利推进,沃森生物四价流脑多糖结合疫苗产业化、新冠疫苗模块化等项目进展顺利,积极引进的恩捷股份、亿纬锂能、山东丰元、河北坤天、烨阳等一系列的新能源电池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一条完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正在形成,玉溪大步迈向“锂时代”。生态治理项目扎实推进。以抚仙湖、杞麓湖、星云湖“三湖”保护治理为重点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围绕“退减调治管”谋划储备了96个、总投资177亿元的储备项目。

玉溪日报记者提问:民生领域一直是老百姓的关注焦点,请问玉溪市财政为处理好民生事项,维护好群众利益,在民生领域的经济投入上做了哪些努力?成效如何?

陈崇明: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十年来,玉溪财政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化财政保障,使“好钢用在刀刃上”,力求交出一份彰显民生温度的账单。

把握一个“基点”,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十年来,玉溪市财政资金用于教育支出合计408.95亿元,年均投入40.89亿元,年均增长7.89%,实现了财政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任务目标,重点项目上,圆满完成“全面改薄”规划任务,投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资金10.32亿,建设校舍面积46.69万平方米,完成义务教育学校运动场地建设73.21万平方米,配套校园生活设施2.2万套。进一步推进了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改善条件、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抓住一个“关键”,助力卫生健康久久为功。十年来,玉溪市财政资金用于卫生健康支出合计247.86亿元,年均投入24.79亿元,年均增长8.24%,其中,公立医院、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等重点事项投入规模分别达21.74亿元、34.97亿元、59.76亿元。为建成实现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玉溪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全流程成本控制,全面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等提供坚强财政支撑,医改试点受到国务院、财政部的高度肯定。

聚焦一个“重点”,落实社会保障不遗余力。十年来,玉溪市财政用于社会保障资金规模达298.41亿元,年均增长29.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2.41%。其中,就业、养老、稳岗返还资金等重点事项投入规模分别达15.56亿元、44.63亿元、1.8亿元。从级次看,市级资金投入45.23亿元,县(市、区)级资金投入253.18亿元。“稳就业”、“保就业”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减轻了参保人员的医疗及养老费用负担,进一步保障了各项社保基金正常运转,增强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突出一个“主题”,促进共同富裕更近一步。2012-2021年,玉溪市包含中央、省、各县(市、区)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1亿元。2017年起,市级财政每年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不低于1.8亿元。“十三五”期间,玉溪市包含中央、省、各县(市、区)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8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13.5亿元,增2.14倍。“十三五”期间,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占各级投入资金的比例为45.11%,比“十二五”期间增长17.15%;占中央和省级投入资金的比例为117.47%,比“十二五”期间增长77.46%。2021年来,玉溪财政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市级预算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2亿元,争取上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9亿元,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强化一个“引擎”,推动生态建设再上台阶。十年来,玉溪财政投入“三湖”保护治理资金291.03亿元,支持实施了截污治污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建设工程、入湖河道整治等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列工程措施,圆满完成“三湖”水污染综合防治目标任务。同时,生态环保资金投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一是统筹项目申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85.49亿元;二是统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和发行政府债券,筹措资金投入118.87亿元;三是规范运用PPP模式等引入社会资本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共筹措资金86.68亿元。较好地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基础、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和项目实施合力,有效缓解了生态环保投入不足问题。

紧扣一条“主线”,支持城市动能再添活力。十年间,玉溪市财政资金用于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合计36.44亿元,年均投入3.64亿元,年均增幅7.81%。“十三五”期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 3.84%、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5.36%,实现了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态势。2016-2019年纳入省统计系统的180个旅游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74.46亿元,年均增幅38.42%。2012-2021年,玉溪市包含中央、省、各县(市、区)在棚户区改造方面投入资金共计71.96亿元、安居工程25.06亿元、老旧小区改造4.15亿元、农危改12.95亿元。2012-2022年,玉溪市在产业发展方面共投入资金66.43亿元,其中用于产业园区建设36.22亿元。玉溪财政以实实在在的举措,重投入、促协调,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激活区域发展动能,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升级。

下一步,玉溪财政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工作合力,在民生工作上再添措施、再加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支撑作用,用“小财政”办好“大民生”,持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春城晚报记者提问:请问十年来,玉溪税务部门在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玉溪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鲁丽红: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溪税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玉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依法组织税费收入应收尽收,助力改革发展。

十年来,玉溪税务部门依法组织各项税费收入累计5061.6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575.33亿元。累计组织地方级税收收入1163.03亿元,年均增幅5.52%,其中市级税收收入450.23亿元,县(区)级税收收入521.20亿元,为玉溪经济社会和民生发展提供了强劲有力的收入保障。

二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应享尽享,激活市场主体。

十年来,玉溪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办理退税时长由10个工作日缩短到6个工作日以内,累计办理出口退税56.96亿元,有力促进了玉溪出口贸易的发展。全市科技型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税前加计扣除合计35.77亿元,折算减免企业所得税8.9亿元,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赋能加力。

2022年以来,玉溪税务部门不折不扣落实新的组合式税务费支持政策,截止6月底,全市办理留抵退税合计31.61亿元,惠及1956户纳税人;办理“六税两费”减免14.15万户(次),减免税额6600万元,办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3154户(次),合计缓缴税额4.4亿元,以税费红利助企纾困解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缓解经济趋紧压力。

三是不断提升税费服务高效便捷,优化营商环境。

十年来,玉溪税务部门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实现了从线下办理到网上、掌上非接触式办理的转变,办税缴费更加高效便捷。目前,依托云南省电子税务局和“一部手机办税费”,已实现14个税种、26项非税业务合计256个税收事项同一平台全流程、全天候办理,其中“一部手机办税费”已覆盖90%以上的高频业务。全市9个县(市、区)完成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区建设并投入使用。

十年来,我们实现了增值税发票纸质版到电子化的转变,截止2022年6月底,全市领用增值税电子专票超过1万份,开具金额超10亿元;开具区块链发票超过117万份,开具金额超76亿元,智慧税务助力数字玉溪建设作用日趋显著。

2015年以来,玉溪税务部门与银行联合推广“银税互动”机制,将纳税信用与信贷融资挂钩,畅通小微企业融资之路。截止2022年6月底,全市各商业银行通过“银税互动”累计授信贷款金额达59.59亿元。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发挥好税收职能作用,为持续深化“玉溪之变”,服务玉溪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付进勇: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的详细发布和精彩解答,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积极提问。

刚才各位发布人,从各领域各角度介绍了玉溪这十年来经济社会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市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玉溪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令人振奋的新变化,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新气象,展示了我市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的坚定自信和生动实践。希望媒体朋友们全方位宣传好本次发布会的内容,继续关心关注玉溪社会经济发展的进展成效,为推动玉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END

来源:玉溪网

图片:玉溪税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