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张兴:上海老年教育这十年(二)

原标题:张兴:上海老年教育这十年(二)

老年人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

老年教育的难点在何处?

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老年教育的科研问题极为重要?

什么是老年教育研究“三无两少”的困境?

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白瑜对话上海老年大学党支部书记张兴,为您揭开谜底。

个人简介:张兴,上海老年大学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上海市督学,上海市教育督导委员会第一届高等教育督导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学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老年教育研究。

白 瑜

刚才您提到了老年人的学习是不带功利性的学习,学习积极性很强,我想问一下老年人的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

张 兴

这个动力我觉得来自几个方面:

第一,是他们的夙愿,就是他们多年以来想要实现的愿望。

比如,有一些学员在年轻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地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内心很想学习,却没有办法实现。退休以后,特别是在上海退休的老年人,因为上海经济条件比较发达,多数老年人有钱、有闲(有时间),他们多年埋藏在心里面的这种夙愿,实现学习愿望的种子会发芽,老年大学成为其实现愿望的理想场所。

比如过去人们很想学钢琴,但是家里既买不起钢琴,又没有人教钢琴,到了退休后,老年大学有人教,家里面也买得起钢琴,于是其学习愿望便有了实现机会。

上海老年大学钢琴班的学员,有些学员钢琴考级,可以考到十级,这是业余考级里面的最高级别。

第二,是为了满足他们读大学的愿望。

从2020年开始,60年代出生的人逐渐步入老年人行列,其中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的。老年大学尽管不是普通全日制学历教育大学,但毕竟是老年专属的大学,可以圆老年人的大学梦。

目前,上海老年大学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也有学历教育班,所发学历是上海开放大学的,但是招生、教学过程和日常管理都由上海老年大学承担。目前,共有4个专业的学历班。

第三,老年学员想通过自己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举动来示范引领下一代的成长,主要是对孙辈人的引领示范。因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培养成长影响很大。

在上海,年轻人工作,小孩的接送、学习陪护,多数时间是由老年人完成的。这是很多老年人他们愿意到老年大学接受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觉得提升了自己,可以更好地教育下一代。

白 瑜

老年人读大学既能实现其读大学的梦想,又利于下一代的成长,同时也有一群老年伙伴的陪伴,生活会增添很多乐趣,对吧?

张 兴

对。您指出了老年人读大学的另一个需求,就是人际交往的需求。现在很多老年人退休以后,因为原来工作单位里的同事交往,渐渐减少,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天天见。他们和社区邻里的关系尚未全面融入,孩子们也比较忙,不一定能够时时事事和他们联系,内心的孤单感便渐渐显现。这其中包括一些独居老人,对社会交往的需求更加迫切,到老年大学来,大家都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很好的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白 瑜

您认为当前老年教育的难点在何处?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张 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在老年教育领域则表现为老年人对高质量老年教育的需求和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发展不充分主要是量的问题,表现为老年教育“一座难求”,供不应求。老年教育是中国各类教育里发展最不充分的,这个问题从另一角度来看,老年教育又是中国各类教育里发展空间最大的教育类型。

根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统计,2019年全国在老年教育机构里学习的学员大约1000万左右,占当年老年人口的比例只有4%多,所以,出现了一座难求现象。

上海老年大学在多年前,线下招生时,老年人为报名通宵排队。由于人数过多,声音吵杂,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导致学校周围居民打110报警。

为解决此问题,上海老年大学开通线上招生报名服务。老年人为抢到名额,全家总动员,儿子、媳妇、孙子、亲戚朋友,每人一台电脑线上抢报名。即使这样,往往几秒,全部名额被抢光,很多人依然报不上名。

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结构的问题,表现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在为教育部做《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中期和终期评估时,发现东部地区老年大学占全国老年大学的60%,无论是机构数量,还是学员数量,都占较大比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老年教育发展比较薄弱,其背后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这个问题短时间内难以改善。

另外,老年教育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质量问题。以上海老年大学为例,没有报上名的学员一心想报上名,报了名的学员渴望接受更好更高质量的老年教育,这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以适应他们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

因此,老年教育的难点既有规模需要扩大的问题,也有结构优化问题,还有质量提升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具体而言,可以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构建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老年教育起步于老干部教育,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人民至上理念的贯彻,各级政府对老年教育逐步重视起来,表现为不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举办的老年教育逐渐发展起来。但是老年教育的主管部门不明确,文化部门、民政部门、老龄委等多个部门都曾管过老年教育,形成“九龙治水”的局面。龙多不下雨,多头管理导致的实际结果是大家都认为老年教育很重要,但这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其他部门的事情。因此,需要明确老年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一环,理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

现在教育部高度重视老年教育,正在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组建国家老年大学,这对老年教育质量提升和规模扩张将发挥重大推动作用。

要明确老年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将老年教育纳入国务院对省级人民政府教育履职督导的范畴,将老年教育发展状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范围。

我曾经在教委工作过多年,熟悉教育督导工作。每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都会对各省级人民政府教育履职情况进行专项督导,但是老年教育目前还没有纳入专项教育督导范围。如果将老年教育纳入督导范围,那么老年教育的春天即将到来。和其他行政部门相比,教育行政部门所掌握的教育资源有巨大的优势,这些资源包括场地、教室、师资、教程等全方位的资源,有了这些资源,老年教育即可快速发展起来。

二是构建由政府部门为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

借鉴民办教育发展的经验,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辅之以政策扶持,发展老年教育。比如,对举办或参与举办老年教育的机构给予场地支持、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以购买服务的形式购买老年教育机构学额。

目前,我国大约有2.64亿老年人口,随着老年人群数量的不断增长,据推算,到2050年前后,我国将有大约5亿左右老年人。

从未来发展看,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教育市场群体,有远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是有强烈意愿投入到老年教育这个朝阳行业中的。其中一部分企业已经在布局,进入老年教育行业。

以上海老年大学为例,我们所需的信息技术设备,有一部分就是企业所捐赠的,因为他们已经敏锐地感知到了市场的巨大潜力。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就是最先感知到市场潜力的先行者。他们需要老年大学这个平台。

我看到过一个行业数据分析报告,有人推算,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行业的GDP大约就在100万亿,而2019年全GDP是100万亿,也就是30年后的老年行业GDP的总量相当于2019年全国GDP的总量。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那些最先感知市场潜力的企业,将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向上海老年大学捐赠设备的行为来看,企业是看中了老年大学的品牌,看准了庞大的老年人群和市场先机。

这是一种双赢,学校既有了先进设备,能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教育服务,企业借此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

据此来看,市场机制对于办老年教育大有可为。

三是构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充满活力的长效运行机制。

所谓效率优先,就是要借鉴改革开放初期的经验,对有利于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政策和举措予以坚定支持。

所谓兼顾公平,就是在发展老年教育过程中,要切实照顾到老年人中的弱势群体,比如高龄老年人、行动不便老年人、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老年人等群体的教育需求。

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要充分调动老年教育举办者、参与者的积极性,让多劳者有成就感、获得感。

比如,一些老年大学聘请外校教师授课,这些教师所在单位都是绩效工资制,这意味着人均绩效是封顶的。其中一些学校规定教师在老年大学讲课所得的收入要纳入绩效里,也就是说他们在老年大学讲课并无额外收入,这将对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一定打击。

类似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利于调动教师积极的,不利老年教育的发展。要让老师在拥有充足的教育情怀后,也要有更多获得感和成就感。

四是构建以研究助力老年教育发展的科研引领机制。

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老年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也需要理论指导,需要加强理论研究。

目前老年教育研究面临“三无两少”的困境。

“三无”:

一是是无学科平台。

目前,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面没有老年教育,与此相适应的,也没有老年教育的学科点,无硕士点、博士点,也就没有老年教育的理论人才培养与储备,老年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是无专职研究人员。

现在从事老年教育研究的多为其他学科专业研究的兼职或者是老年教育实践者,多数是其他行业转行来的,一些没有学过教育理论的人,要从事老年教育研究,是需要补基本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

三是无高端阵地。

我国目前没有一本老年教育研究的高端学术杂志,现有南大C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也很少有老年教育专栏。

上海老年大学与福建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联合办了一本《终身教育·老年教育研究》,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本老年教育学术期刊,属于起步阶段,离老年教育高端期刊还有很大的距离。

“两少”:

一是高层次研究项目少。

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00-2020立项课题为例,老年教育重大研究项目一个都没有,重点项目处于个位数,一般项目也不多,大约两三年才有一个。

二是老年教育高水平研究成果少。

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高水平期刊发表的老年教育论文少之又少。

加强老年教育研究,也应该从建立老年教育学科着手,带动老年教育学科人才培养和老年教育学术研究,从而为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理论指导。

白 瑜

谢谢张书记,今天通过交谈,使我们对老年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以后能经常和您交流,对老年教育作更深入了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