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史诗音乐范式研究:以格萨尔史诗族际传播为中心》

原标题:《史诗音乐范式研究:以格萨尔史诗族际传播为中心》

《史诗音乐范式研究:以格萨尔史诗族际传播为中心》

书名:史诗音乐范式研究:以格萨尔史诗族际传播为中心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包装:平装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内容简介:

多民族跨境共享的格萨(斯)尔史诗传统是中外史诗学界的研究焦点,但史诗演述与其音乐表达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族际比较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便构成本书的基本工作方向。作者以口头传统为方法,力图在目治与耳治间建立起走向音乐表达的理论阐释模型。全书通过对藏蒙史诗汉译本的参互勘比,发现文本间异中有同的叙事模式,同时在藏、蒙古和土族史诗音声档案与田野研究的交互参证中提出史诗音乐范式概念体系,从音乐维度拓展中国史诗学的理论话语空间,揭示史诗音乐在形塑特定叙事传统时所呈现的文化多样性,进而窥探史诗叙事演述性的音乐向度,建立基于口头交流艺术的认知通则。该著致力于打破民间文艺学与民族音乐学之间的学科藩篱,在口头诗学的理论观照下探索中国史诗学的跨学科研究理路,为今天依然在世界范围内存续的活态史诗传统提供走向全观诗学的“中国视野”。

作者简介:

姚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口头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出版专著《京西民间佛事音乐及其保护研究——以张广泉乐社为个案》。先后在《文艺研究》《中国音乐学》《民族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资助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各1项,参与课题多项。

专家推荐:

音乐是包括格萨(斯)尔史诗在内几乎所有口头史诗最基本的要素。今天,在现代学术范式中进一步完善中国史诗学研究体系日益成为一种学科共识。姚慧博士基于对格萨(斯)尔音乐传统的理解,应用比较的方法,阐释了同一种艺术形式在藏、蒙族和土族文化母体中孕育形成的共性理路和不同表征,对格萨(斯)尔音乐与语词的“互渗共构”现象做了新的诠释,描绘出了一副崭新的格萨(斯)尔音乐生态版图,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增补了长期以来尚未得到应有重视的音乐视域。

——诺布旺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这是一部颇具胆识的著作。对于一位青年学者而言,在短时间内完成母语之外的三种语言鸿篇史诗的跨文化、跨族际比较是极具挑战性的,姚慧博士不仅做到了,而且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全书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创造性地提出“史诗音乐范式”概念体系,对口头史诗演述背后的模式与形式,思维与行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层层剥析,探索音乐对史诗演述及其族际传播等问题的独特意义,不仅拓展了格萨(斯)尔史诗的研究视野,而且在中国口传音乐研究领域更是一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重要成果。

——博特乐图(内蒙古艺术学院 博士生导师)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爬梳

三 研究对象

四 研究方法

五 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藏蒙“霍尔”之篇汉译本比较

第一节 藏族《岭·格萨尔王-霍岭战争》

一 花花岭国与霍尔三汗

二 英雄与格萨尔

三 森姜珠牡

四 宗教信仰

第二节 蒙古族《北京版<格斯尔传·锡莱河之战>》

一 吐伯特与锡莱河三汗

二 英雄与格斯尔

三 茹格慕·高娃

四 宗教信仰

第三节 “贵德本”与“琶杰本”基础上的综合比较

一霍尔三汗与沙莱河三汗

二英雄与格萨(斯)尔

三僧姜珠毛与若穆高娃

四 从藏版到蒙古版

第二章 格萨(斯)尔史诗音乐范式

第一节 史诗音乐范式及其样本分析

一 概念的建构

二 纵向:重复中的变异

三 横向:变异中的重复

第二节 史诗音乐之范式与口头传统之“程式”

一 “格律条件”限定下的重复

二 “模式化”“惯常性”中的变异

三 “特定观念”中重复的意义

第三节 史诗音乐范式与汉族曲牌

一 曲牌:一个发展的概念

二 史诗音乐范式与“曲牌性思维”

三 口语思维的模式化表达

第三章 范式之外:民族音乐传统中格萨(斯)尔史诗音乐的多元性

第一节 格萨(斯)尔史诗音乐样本比较

一 说唱形式

二 旋律进行与曲调特征

三 节奏节拍

四 腔词关系

五 音阶与调式调性

第二节 藏族格萨尔史诗音乐的独特性

一 西藏音乐历史传统中的格萨尔史诗音乐

二 神授艺人史诗音乐思维的特殊性

三 以人定曲的身份意义

第三节 蒙古族格斯尔史诗音乐的独特性

一 萨满信仰体系下的蒙古族传统英雄史诗音乐

二 地方说唱音乐传统中的格斯尔史诗音乐

三 节奏性与主题性

结论 格萨(斯)尔史诗为什么是演述的?

一 口头性的音乐表达

二 生存和信仰的音乐表达

三 族际传播的音乐表达

四 世界史诗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

参考文献

后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