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悟空号”的寻经之旅 | 我们爱科学

原标题:“悟空号”的寻经之旅 | 我们爱科学

2015年,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了,这一次它要去距离地面750千米左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捕获暗物质留下的特定踪迹,并根据这些踪迹找到那些传说中的看不见的“真经”。

如今,“悟空号”已经在太空待了好几年,它的火眼金睛都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01

隐身的“真经”

简单来说,暗物质就是不发光,也不和其他东西发生反应,很难被人找到的东西。据科学家分析,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数量大约是普通物质的6倍。这些对人类“隐身”的东西,却对整个宇宙有着重大的影响。而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发现,也会让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发生重大的改变,甚至改变目前的基础物理学。

为了找到暗物质,科学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找寻它们留下的特定踪迹。当一对暗物质粒子偶然碰撞时,可能会湮灭并放出电子和伽马射线等高能粒子。如果“悟空号”能够精准捕捉到这些粒子的信息,科学家就能反推出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

为了能够捕捉这些高能粒子的信息,“悟空号”卫星办公桌大小的身体里,集成了近8万个电子信号通道,整体重量达到1400千克,可想而知搭载了多少探测神器。“悟空号”卫星上还装载了308根60厘米长,宽和高均为2.5厘米的“水晶棒”,这些水晶棒可以测量入射粒子的能量。宇宙中的电子和质子与这些水晶棒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像淋浴头喷水一样的簇射。电子和质子产生的簇射形状不同,科学家可以通过形状来区分电子和质子。

“悟空号”卫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宇宙射线探测器。它平均每秒能捕捉60个高能粒子,可以测量10亿电子伏特到万亿电子伏特之间的宇宙粒子。相比而言,最敏感的人眼能接收到的可见光能量,才只有2电子伏特。

02

脚踏实地的“取经路”

“悟空号”卫星非常适合寻找暗物质湮灭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非常尖锐的信号,也就是电子数目随能量的变化情况。

自2016年10月以来,“悟空号”卫星频繁捕捉到来自超大黑洞CTA 102的伽马射线辐射。后续也记录到明显增强的伽马射线爆发现象。这场爆发在当年12月16日达到峰值。“悟空号”卫星记录到的最高光子能量约620亿电子伏特。

2021年,科研人员发布了首批伽马光子科学数据,绘出迄今最精确的氦核宇宙射线谱线图(质子和氦核是宇宙射线中含量最高的两种粒子,约占99%)。

03

“猴子”的救兵

“悟空号”卫星虽然可以完成观测工作,但数据的接收和处理,仍需要地面上的科研人员。这些科研人员和“悟空号”卫星密切合作,就像“悟空号”的救兵一样。

如今,飞行状态稳定的“悟空号”卫星,每天绕着地球转15圈,每圈4万多千米,一天下来要跑60多万千米。这么长的距离,探测到的数据信息也越来越多。这么多的信息,都需要背后的科研人员及时接收和处理。因此,“悟空号”卫星每次路过三亚、喀什、北京密云等地面接收站时都要汇报工作,传回数据。

地面上的科研人员看到传回的数据,就像大厨看到新鲜的食材,总想着把这些数据加工成各种可供科研人员使用的高级物理信息。“悟空号”卫星每天大概传回500万个粒子信息,但其中只有约0.1%是有用的电子,光子的数量就更少了。

为了更好地与“悟空号”卫星合作,科研人员每天早上5点就开始看“悟空号”的各项参数是否正常,8点前要看完前一天的卫星观测科学数据是否正常,接下来还要重建数据,直到晚上才能结束。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悟空号”卫星发回来的每一项数据都很珍贵,值得大家认真分析。好在,“悟空号”不负众望,这几年不仅运行正常,传回了海量观测数据,甚至还在既定的工作寿命之后,仍然表现良好,延长了服务年限。

科学家们相信,“悟空号”卫星的表现如此优秀,再加上大家的齐心协力,距离我们研究透彻暗物质和暗能量的那一天,肯定越来越近了。

科学小剧场

小朋友们,看完这篇文章后,你知道“ 悟空号”卫星是怎么找到宇宙暗物质的吗?把你的答案通过“写留言”告诉我们吧~点赞最高的5名小朋友将获得我们送出的两本《我们爱科学》杂志哦~

往期获奖小朋友留言

我是来自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凤凰路小学四(10)中队的高浩天。我很喜欢科学,科学能丰富我的视野。《我们爱科学》杂志,我每期都会认真地读,它让我了解了更多科学知识,书里的内容很有趣,比如:“科学大侦探”、“科学大事件”将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形象化,我很喜欢它,因为它让我喜欢上了科学。我希望我长大可以成为科学家,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增砖添瓦!

编  辑 | 何金梅(天津财经大学站)

校  对 | 喻梦真

校  审 | 雷智颖 牛晓乐

值班编委 | 张巧云 刘 斐

供  稿 | 《我们爱科学》杂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