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好消息!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施工取得新进展

导 读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迎来新进展,站房核心区8月10日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在2024年前底竣工后,这里将具备接入京唐城际、平谷线、M101线等线路的条件,为京津冀综协同发展提供现代化交通支撑。

速戳下方音频,听北京交通广播记者的报道↓

副中心站建设现场/记者拍摄

最后一根抗拔桩施工/记者拍摄

8月10日上午11点多,在通州区潞城镇,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01标段站房核心区建设现场,中铁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项目安全总监冯悦海正关注施工进展。

冯悦海:目前,现场正在进行的是最后一根抗拔桩施工,抗拔桩起重吊装作业目前已完成。下一步进行钢筋笼下放、混凝土浇筑,预示着施工界面基础桩施工全面完成。

副中心站结构模型/记者拍摄

逆作法施工/来自中铁建设宣传片

伴随着长达48米的抗拔桩钢筋笼顺利下放完成,十多台挖掘机同步开挖作业,标志着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01标段站房核心区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作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站的为地下三层结构,总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属于超大、超深、超宽地下工程。中铁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项目经理孟啸说,站房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罕见的逆作法工艺。

孟啸:盖挖逆作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地下水非常丰富,不利于超深、超大基坑的正作施工,周边可能产生大面积的沉降。盖挖逆作这个方法就完全规避了问题的出现。逐层往下挖,作业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在超深地连墙和桩柱一体施工的时候,垂直度和定位的要求超乎其他的站房结构。

副中心站俯瞰效果图/中铁建设提供

副中心站候车厅效果图/中铁建设提供

施工过程中,桩柱一体逆作钢管柱单件重量最高达91吨,最大直径达1.6米,创国内站房建设之最。孟啸介绍:

孟啸:构件的制作、吊装过程中,给我们带来的安全管控难度非常大。我们通过现有的管理手段,来识别所有的安全点进行专项管控;在下放过程中控制它的精度,在构件里边增加了一套高精度的监测设备,通过角度来识别它的倾斜度是否可控;我们还通过了一套HPE回转机的控制,整体精度能达到毫米级。

目前,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整体即将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地上屋盖建设方案也正在进行进一步设计和优化。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登科说:

张登科:今年年底,城际铁路这个区域的主体结构应该能完成一半以上,其他区域即城际铁路南侧、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配套等区域,今年底的时候也要完成主体结构的三分之一左右。

预计在2024年底前,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建成竣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现代化交通支撑。张登科表示:

张登科:2024年我们这个站建完以后,将连接两大机场、北京东部和南部卫星城区、京津冀线网如雄安等,对京津冀带动作用还是很大的,非常便捷。 我们的站建成后接入新的线路,包括京唐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平谷线、M101线,可能还需要看各线路的建设情况。

期待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早日竣工

转给身边的朋友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记者孙媛、主编程艳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彭菲

北京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中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新闻敲诈、虚假新闻等新闻违法行为,尊重新闻版权,并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如对我们的新闻报道存疑,请将问题反馈发送至邮箱weixinfm1039@126.com,我们将严肃核实,给予回复。

近期热点

  • 北京昨日本土+2;北京一检测机构被处罚
  • 主路成了停车场、路边支桌办公忙,北京的这几路公交车为何无“家”可归?

点个

期待早日建成竣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