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淄川这5个村上榜第三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原标题:淄川这5个村上榜第三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8月12日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

第三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拟入选名单

淄川有5个村庄上榜

第三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拟入选名单

(淄川区5个)

张店区湖田街道北焦宋村

淄川区昆仑镇北山寺村

淄川区西河镇苗峪村

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村

淄川区太河镇涌泉村

淄川区太河镇纱帽村

博山区石马镇南沙井村

博山区源泉镇东高村

博山区池上镇池埠村

周村区王村镇西铺村

临淄区凤凰镇西河村

临淄区金山镇东崖村

桓台县唐山镇后七村

桓台县起凤镇鱼三村

高青县唐坊镇名杨村

沂源县中庄镇河西三村

沂源县南鲁山镇水么头河北村

沂源县南鲁山镇朱阿村

沂源县鲁村镇刘家坡村

沂源县东里镇可乐山村

沂源县南麻街道许村

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迎仙村

北山寺村

北山寺村坐落在淄川区昆仑镇西南平顶围子山脚下,地处沂蒙山山脉北麓,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邻,距昆仑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东与博山区交界,西隔山峪与马棚村相望,南至牛记庵,北至河石坞村,面积7.6平方公里,村民83户,人口173人。

【村名的由来】

北山寺村,古称“青龙白蛇寺”村。该村原名叫青龙白蛇村,因村西峪中有一寺院叫“青龙白蛇寺”故得名。村初以寺取名白蛇寺。清后期以谐音改称北山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修石佛庙碑载称“北山寺”。

北山寺村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李氏族谱》载:“始祖自明初由枣强迁牟家庄,一支五世移居北山寺”。该村村碑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有王氏从新城迁居至此,后李姓、孙姓陆续迁居而来。村民世代居住在此,耕种四时谷物,饮用山涧清泉,民风淳朴,安定祥和。

【旅游资源丰富】

北山寺村有着古老的历史传说和文人特色,村中景观既保留了中国北方传统特色,又与现代相结合,村落街巷曲径通幽,依山而建,远离闹世,摒弃喧嚣,游客在这里可迅速卸掉快节奏城市生活的烦恼,在群山环抱的古老山村中,感受大山和森林那份独有的静谧。

村内的千年古柏、千年古槐、百年桔梗花遍布周边,村内的传统豆腐制作、农事体验、乡村美食等内容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更显得北山寺村古朴和悠远,宁静的街巷中,时间仿佛慢慢流逝,写在了古朴的画卷中。

【现状】

北山寺村坚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不放松,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元素,通过美景、美食、美宿和历史文化传承,打造原生态乡村旅游样板村,将“美丽资源”有效转化为“美丽经济”,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使一个贫困村转化为勃勃生机的致富村。

如今,北山寺村已经成为原生态乡村旅游的网红村,年旅游收入超过100万元,村民年收入超过1万元,先后获得山东省森林村居、淄博市文明乡村、淄博市先进乡村等荣誉称号,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历程被《大众日报》《淄博日报》等多个主流媒体进行报道。

苗峪村

淄川区西河镇苗峪村,位于淄城东南10.2千米处,面积6.46平方千米,现有村民78户,人口200人。近年来,苗峪村立足山区优势,依托山清水秀、林茂果丰的优越自然条件,坚持“因地制宜保护性开发”原则,以“旅游+文化+农业”为主要形式,以“旅游+”乡村文化、民俗风情、生态资源、休闲农业为引领,大力发展涵盖民宿度假、采摘餐饮、农事体验、研学旅游、健身康养等特色经济模式,打造全民参与、全景可赏、全域可游的乡村文旅民宿产业链。

【村名的由来】

苗峪村约建村于清初。据考,常姓于康熙十四年(1675)由东省庄(即今淄川区洪山镇东省村)迁此定居,亦称“东省庄”,后以处苗峪口村之南改称“南苗庄”,清末以峪名更称“苗峪”。村内现保存围子、刘家大门楼、古桥、民俗院、清代石碑、石堰、古井等古迹。

【槐米茶之乡】

苗峪村作为“槐米茶之乡”,其标志性景观是位于村委附近的“槐米茶馆”。茶馆依山而建,外观保留了苗峪村特有的青石建筑风格,古朴自然,与村内众多石房民居交相呼应。室内展陈分为国槐文化、槐米茶制作及功效、村情村史介绍、芙蓉槐米茶等板块,还设有现场体验区和茶品售卖区,让游客在了解槐米茶文化的同时,亦可品茶买茶,感受乡村生活的悠闲自在。

【现状】

村内现开发改建精品村居民宿21套,种植有机大樱桃50亩、其他经济林220亩,拥有樱桃、苹果、桃、梨、杏、蔬菜等十余个生态采摘观光园,“以旧维旧”保护性开发历史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8处,挖掘槐米茶文化打造“槐米茶馆”等特色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6500余人次,带动村内42名村民就业,202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苗峪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美丽乡村、山东省森林村、淄博市美丽乡村。

蒲家庄村

洪山镇蒲家村位于淄川城东,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的故里。蒲家村村域面积1平方公里,蒲家村现有人口1673人,大部分为蒲氏后裔。

【蒲松龄纪念馆】

蒲松龄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建筑布局严谨,保存完好,内部环境幽静古朴,主要陈设蒲松龄用过的或与蒲松龄有关的文物、资料,现已成为一处初具规模的蒲学研究阵地和著名的旅游景点。蒲文化的巨大魅力和聊斋志异的神异梦幻色彩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聊斋俚曲】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学体裁,所用曲调是借用当时流传的几十种曲牌音乐(填词)演唱的。因蒲松龄的斋名为“聊斋”,故称“聊斋俚曲”, 聊斋俚曲曲目有《耍孩儿》、《玉娥郎》、《粉红莲》、《叠断桥》等。聊斋俚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氏家族后人传承传唱至今,目前其主要传承人为蒲章俊先生。

【所获荣誉】

洪山镇蒲家村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是中国第四批传统古村落、中国第七批历史文化名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淄博市柳泉蒲文化历史文化街区。蒲家村内“柳泉”、“蒲松龄故居”、“蒲松龄墓园”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家庄民俗建筑群是省级保护单位。

永泉村

永泉村位于淄川东南部,距离淄川城区35公里。东临峨庄并通过山脊线通往沂源临朐,南接博山区,西与西股村毗邻,通过山脊线与国家级森林公园鲁山林场接壤。永泉村自古重视林果种植与生产,村内有上百年林果树三千余棵,其中古梨树园三个,劈山下还有北方最大的的楷树林。

永泉村于明中期建村,初因村南一山路曲折十八弯,而名十八盘。清初以村东、西各有一红土岭改称烧土庄。1952年又因村南一名曰“涌泉”的泉眼,改名为涌泉,再后来又简写为永泉。2014年,永泉村入选山东省传统村落;2016年,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现有94户,239人。

【村名的由来】

永泉村坐落在幸福溜上游,顾名思义,因“涌泉”而得名。

“涌泉”泉眼位于村南面半山腰的一条大石洞里,站在近处观看,其泉就像一口沸腾的大锅,泉水“咕嘟”、“咕嘟”往外涌,水流量很大,人们称之“涌泉”。泉水流出后,顺着山崖飞流直下,形成一道美丽的瀑布景观。因山崖断面呈阶梯状,又落差不一,这就使瀑布更加美丽多姿了。站在下面仰观,瀑布共有十余叠,真像蓝天开口,银河水泻,如云喷落,如雪飘铺,若珠滚抛,若玉碎溅,轰雷不绝,蔚为壮观。

该村内多为于姓人家居住,正是“如鱼得水”,于是,以“于”和“永”的谐音,怀着“泉涌鱼旺”的美好愿望,改村名为涌泉,以表“鱼”永远在水中之意,祈求于姓家族人丁兴旺,世代幸福安康。自明立村以来,永泉以于姓家族为主姓。

【齐长城防线第一村】

春秋战国时期,涌泉村所在地域为齐鲁边陲,通过涌泉的齐长城防线有两条。一条是主线由城子要塞沿齐鲁分界线过三泰山、鹿角山、油篓寨到达涌泉境内后继续沿山脊线经西岭、石龙山、卧虎山到达界山达摩山后连接雁门关、太平山直至青岛西海岸琅琊台。另一条是从达摩山(博山区称之为蟠龙山)沿东北山脊线到达莲花山的齐长城复线又称战略补给线,沿途建有劈山、独山寨、莲花山三座兵营、莲花山团城;莲花山、劈山、达摩山均建有烽火台,各兵营之间有廊道相连。

齐长城的主线、复线相连环绕涌泉村80%的周边,长达16公里,涌泉村被公认为齐长城防线第一村。2009年,永泉成立了涌泉齐长城保护园。2011年,在劈山齐长城下建成了齐长城文化园,对齐长城、齐兵营、齐军垦梯田、齐鲁古道、小道、劈山关、齐长城甬道等珍贵历史遗留进行保护,这也是国内第一个齐长城文化公园。中国长城学会现任常务会长、著名长城学者董耀会先生,几次到涌泉视察,并先后题词“齐鲁大地 长城雄风”、“长城天险 鲁中涌泉”。

【涌泉古道】

涌泉古道始于博山,经秋沟、两坪、西河、东坪、口头、幸福、南股一路东行穿过涌泉村内后过村南十八盘进入博山区内的北场、池埠等村,最终到达重镇临朐,称为博池路,为古代官道和交通要道。

【孟姜女故居】

孟姜女故居,位于永泉村南,为一个农家四合院,内有姜女宅、展室等。相传,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发生在城子、劈山一带。2008年,原淄河镇被认定为孟姜女传说早期起源地和重要传承地。孟姜女故居,现已成为涌泉风景区主要景点之一。2012年,永泉因孟姜女文化被评为中国女性文化发源地。

孟姜女故居

【马向阳下乡记拍摄地】

2013年,永泉村引入央视传媒、山东影视集团在此拍摄电视连续剧《马向阳下乡记》。该剧组在涌泉拍摄历时百天,将涌泉劈山、齐长城、老井、瀑布、古村古街、梯田、西寨等涌泉景色尽收镜头。2014年国庆期间在央视首映后,创造了当年度收视率第一的荣誉。开播后,国内除西藏地区的全国游客蜂拥而至,永泉村、涌泉齐长城景区等一时之间名传四方。尤其随着《马向阳下乡记》的热播,电视剧里的老槐树也成了《马向阳下乡记》拍摄现场及涌泉景区的标志性景点。

老槐树

【现状及发展】

目前,永泉村已建有游乐场、拓展训练基地、高档会馆、宾馆、民宿及农家乐等接待设施,永泉村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与健身娱乐、休闲度假、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高度融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扬。

纱帽村

纱帽村,位于峨庄南5公里,总面积5.0837㎞²,土地面积1200亩, 273 户,640人,北纬36º24′,东经118º09′,海拔高程518米。山东省第一批传统村落、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传统(文化)村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及其传承人。李姓为该村大姓。其他姓氏有王、韩、苏、陈、刘、师、孙等。

纱帽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

——作者李玉诗

【村名的由来】

该村约建于元代。据考,明代以前窦姓已在此地居住。村西南杨家峪发现早年石臼。村初名不详。李姓于明洪武初年由枣强迁临朐肥鸠山,永乐年间移居该村。相传,明代中期,峨庄房姓乘一名驹去益都。马嘶震惊官府,遂差人缉拿,房姓恐遭不测,将马藏于该村外祖父杀掉,并改姓更名,后村以此事命名杀马庄。村西明嘉清年间(1522—1566年)松花观碑载称“杀马庄”。民国初年因村名不雅,以其谐音并以村东帽溜脐子状似纱帽而改称纱帽,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博山县志》载称“纱帽”。

【历史故事】

蟠龙山,位于峨庄乡纱帽村西,与博山区池上镇北场村、淄川区淄河镇涌泉、双泉村毗邻,海拔高程为777米。自上而下有玉皇阁、药王庙、玄武庙、碧霞之君祠、颜奶奶庙、蚕姑庙等庙宇,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庙群。庙群前面是一块较为开阔的平地,砌有戏台、台柱,专为庙会搭建使用。戏台的右侧,有一约八立方米左右的水池,相传为神仙冶炼淬火之用,此时,虽是枯水季节,仍见池中有少量存水。庙群左侧,残留一段段城墙,从石质,形状及城墙的走向看,已经确认为战国时期齐长城遗址。蟠龙山下,苍松翠柏,绿树掩映,植被丰厚,春风徐徐,松涛阵阵,百鸟齐鸣,一番美景,赏心悦目,顿时心畅气舒,一切烦恼、名利均抛至脑后。

蟠龙山上的庙宇,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自清乾隆到现在,重修不只一次。相传,原纱帽村有一李姓人家,在到蟠龙山庙宇里进香时,看到庙宇、神像破败,遂生善心,许下口愿:要能让我过得地千顷,羊上千,我就独修蟠龙山。李姓人家许愿过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十分富有,家中有上下两个院落,均为四合院,又依山修建一座三间二层石楼,从上院看为南屋,从下院看为北屋。由于羊群很大,无处饮水,便又出资在邻村王家村购买山泉,其土地也远至三里外的王家村边,日子可谓富得流油。此时,村里人众议,重修蟠龙山庙宇,让他多出些资金。然而在重修盘龙山庙宇的时候,却又言而无信,只捐了几领山箔和为数不多的檩条,被村里人耻笑,都说人越富越抠门。几年之后,突发一场大火,把李姓人家的财产烧光了,二层的石楼只留下了框架。为了生计,不得不转卖给他人,土地、牲畜也卖给了他人。转眼之间,这家就败落下来。村里人认为人活在世上,理应诚信为本,背信弃义,违背诺言,当然会遭到报应。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淄川东南山里冒出十八个司令,为非作歹,欺压百姓,鱼肉乡里,加上伪四师在峨庄大搞无人区,一时间峨庄地区生灵涂炭,饿殍遍地。我八路军某部按照廖容标(时称廖菩萨)的指示,拯救民众于水火。一九四二年,我八路军与敌伪米大一部在蟠龙山上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米大一为敌伪大队长,身高一米左右,人称米大一。此人虽相貌丑陋,却顽固凶残。率部攻打蟠龙山。我八路军仅有十几人,凭借蟠龙山的地理优势,借助庙宇宫殿,英勇战斗,打退了敌人数十次进攻,最后因弹药补给不足,无奈撤出蟠龙山。米大一部久攻不下,伤亡二百多人,损失惨重,而八路军无一伤亡,创下以少胜多的奇迹。米大一认为是神灵保佑了八路军,登上蟠龙山后,命令士兵将庙宇毁掉,神像也被扔到山下。随后到村里找个阴阳先生,占卜未来。阴阳先生为保家园,对米大一说,此为凶地,走可保命,否则,凶险将至。米大一闻此,立刻率部向南,离开此地。

土匪逃走之后,村里百姓祈求平安,重新整修蟠龙山庙宇,除原有的外,新建了玄武庙(供奉的是在峨庄颇受尊崇的李半仙李吉清)。不说百姓动机如何,且为八路军在蟠龙山上提供了掩身之处,才能够痛杀敌人,有除恶安民的寓意。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蟠龙山上的庙群也未能幸免。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念及神灵的保佑,念及八路军为民浴血奋战的英勇,又重修了蟠龙山上的庙宇,至今保存完好。

【现状】

公共照明、自来水全覆盖,新修环山路18公里,硬化6.5公里,新建蓄水池40余个,容水4000立方米,新建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各一处。正在建设中的游客中心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可提供50人住宿和150人就餐。

编辑:刘苗

审核:徐晓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