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26金!成都创历史最佳纪录

原标题:226金!成都创历史最佳纪录

56天的激战

省十四运青少年组比赛圆满落幕

太多感动和精彩瞬间

留存于历史长河中

226金,135银,117铜

成都体育代表团共斩获478枚奖牌

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均创下省运会新高

赛场内外

成都体育人展现出

奋勇拼搏、团结互助、携手并进的

优良品格和积极向上的城市体育精神

这,也正是成都“一马当先”

在嘉州大地刷新纪录的关键所在

今日下午,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闭幕式在乐山市举行。本届省运会,成都体育代表团报名参加了青少年组全部29个大项和群众组全部20个大项的比赛,参赛运动员、教练员、领队、工作人员共计2284人。

在青少年组比赛全部结束之后,成都代表团取得奖牌总数478枚,其中金牌226枚、银牌135枚、铜牌117枚, 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均位列全省第一,同时打破了上届省运会夺得151金的历史纪录, 金牌的数量和占比均创新高,获得了竞技体育贡献奖和体教融合贡献奖。 群众组目前仍有比赛在进行中,成都代表团暂时取得金牌71枚、银牌29枚、铜牌22枚。

左右滑动查看田径精彩瞬间

在田径、游泳等奥运大项上,成都代表团展现出了强大的竞技实力。其中,田径获得20枚金牌,多名队员打破赛会纪录。游泳更是拿到了全部62枚金牌中的52枚,超额完成任务,创下新高。其中,来自男子丙组的魏国家,参与的6项比赛全部拿到金牌,成为“六金王”;上届省运会“九金王”、来自女子甲组的樊恬伽,则在本届省运会上斩获了4金,将自己创造的省运会个人金牌纪录提升到了13枚。

此外,成都代表团在乒乓球、网球、花样游泳等项目上均实现了突破——乒乓球队拿到18枚金牌中的13金,刘阳成为“四金王”;网球队拿到16枚金牌中的13金,取得历史最佳战绩,于阅和陈柔冰均成为“四金王”;省运会首次设立的花样游泳项目和轮滑冰球项目,成都队均实现了对金牌的包揽;棒球项目则包揽了甲乙组冠军,创造省运会7连冠壮举。

本届省运会,多名成都体育健儿刷新赛会纪录。在8月12日上午进行的女子乙组铁饼比赛中,成都队选手彭红娇以39.97米的成绩获得金牌,同样来自成都队的马菡雪以39.65米的成绩获得银牌,两位选手双双打破该项目的赛会纪录。同日,在男子乙组的铅球比赛中,成都队选手宋江以17.88米的成绩获得金牌,打破赛会纪录。

在三大球项目上,成都展示出技高一筹的整体实力。尤其在足球项目(含五人制足球)中,成都代表团拿到了21枚金牌,其中成都男足更是问鼎所有参赛组别冠军,首次实现省运会男足全满贯。在篮球项目上,成都代表团拿到了10枚金牌,获得男子甲组和女子丙组两项冠军,与上届省运会没有获得任何一个篮球组别的冠军相比,进步尤为明显。排球项目则是拿到了12枚金牌,获得男子甲组、乙组两项冠军,以及女子甲组、乙组、丙组三项亚军,总体成绩超越上届。

左右滑动查看三大球精彩瞬间

从整体成绩来看,成都体育代表团圆满完成了赛前定下的目标,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采,展示出了成都的城市形象。为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立下新功、添上新彩。同时,通过省运赛场的淬炼,成都集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未来,他们将向更高更大的舞台发起冲击。

8月的乐山,热得透不过气来。成都少年坚毅的目光,望向远方。来到这里,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冠军!

球桌上,12岁的刘阳是本届省运会上的第一个“四金王”。敢打敢拼,绝不后退,是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法宝”;

泳池中,樊恬伽从小将变成了“老将”,她忘掉上届“九金王”的光环,重新出发,从心出发,劈波斩浪,再创新高;

田径场,名字霸气、动作更霸气的宋江,在铅球决赛中一投破纪录。冠军永不是终点,追求更高更强,不断突破,才是重点;

篮球场,成都男篮甲组再遇“苦主”宜宾队,从落后到逆转再到横扫,只用了短短40分钟,但这背后,却是他们4年的不懈努力。这一次,既争朝夕,更求冠军。

但在赛场上,不单单以成败论英雄。所有未能如愿登顶的体育健儿,能够代表成都出战,向着自己的梦想进发,已经是一种荣誉。这次,他们淌过失望的泪水,尝过失意的滋味,但只要心中的火不熄,眼中的光不灭,下一次,便会做得更好。

如果说战斗精神,是成都体育健儿夺取冠军的强力武器,那么团结与温情,则是支撑这支队伍走得更远的软猬甲。在射箭场,近40℃高温,“射手”们头顶烈日,张弓搭箭。成都选手岳佳昕意外中暑倒下,她的队友和教练,有的给她按人中,有的给她递来矿泉水,有的不断给她“心理按摩”,有的飞奔到医务室求助……正是这种温暖的力量,将队伍凝聚成一个整体,上下一心,携手并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赛场上夺目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教练团队的辛勤付出。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毫无保留地传授“战斗经验”,在赛场上激情指挥,落后时不遗余力地为弟子鼓舞打气。纵使没能达到目标,没有责怪只有安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轻轻说一句:“不要难过,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而在外比赛,教练们更像是一个大家长,不仅承担训练任务,还要照顾运动员起居,关心他们生活。正应了那句老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优质周到的后勤保障服务,也是助力成都体育健儿们在省运会上打出“漂亮仗”的重要因素。从衣食住行,到备战训练,再到放松调节,无微不至的服务,让每一位运动员可以全情投入到比赛中,再无后顾之忧。训练器材、运动装备、防疫物资、医疗物资、生活用品等丰富的物资储备供应,让运动员即使不在成都,也能享受“主场之利”,感受到家的温度。

省运会成都体育代表团胜利的勋章,也有后勤保障人员的一半。最早来,最后走,他们中甚至不少人,在乐山待的时间比运动员还长。脸黑了,人瘦了,却没有一丝抱怨…… 向这些默默付出的幕后英雄,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省十四运结束了,相信对于每一位参与者来说,这都是一个难忘的乐山之夏,一笔宝贵的人生经历。

从上一届省运会的151枚金牌,到本届省运会跨越式突破“豪取”226枚金牌,爆发式的数据增长背后,不仅有运动员、服务保障团队的全倾全力,更是对从2019年以来,在省十四运周期内成都体育发展思路与多方面布局的检验与肯定。

2019年,四川代表团在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上共获得68金、62银、72铜的成绩。成都积极组织体校和社会俱乐部参赛,509名运动员参加28个大项决赛阶段的比赛,共斩获36金、23银、29铜的出色成绩,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参赛成绩创历史最佳……

2020年,为进一步完善成都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实现体育强市目标,推动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修订后的《成都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费保障办法(2020年修订)》,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及其备战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做足保障……

2021年,成都编制了《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进一步释放体育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功能品质优化、民生社会事业改善、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202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四川省体育局、教育厅印发的《四川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成都市体育局和成都市教育局印发《成都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青少年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强省、体育强市的重要支撑。成都以实现“教会、勤练、常赛”和“发现、培养、输送”竞技人才两大目标为动力,进一步发挥体育育人功能,促进青少年素质全面提升,积极助力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

体教融合,体系赋能。成都市围绕“体教融合”重点打造 “传统+新兴”为特色的“一校多品”校园体育建设,通过重点打造“校园为基础、体校建阵地、社会作补充、职业提质量”的“四线并行”多元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体育局贯彻《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工作三年行动方案》,探索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围绕体教融合这一主旨,“市、区(市)县、校际、校内”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进一步完善,并且在全市范围内打造“快乐之星、希望之星、奥运之星”三类赛事活动品牌,充分提高青少年参与的积极性,让赛事活动成为撬动青少年体育普及的杠杆。

赛事驱动,人才筑基。成都市每年开展赛事不少于500场,近千万人次参与,为后备人才的发掘、培养创造有利条件。此外,校园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效果,也在此次省运会赛场上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各区(市)县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的学校高水平运动项目预备队,畅通了青少年竞技人才培养通道,夯实了竞技人才基础队伍,为成都市代表团输送了大量潜力新星。

书写纪录,未来已至。本届省运会,成都体育代表团各运动队保障团队攻坚克难,想尽一切办法,在运动队实施封闭管理时全心投入,保障运动员衣食住行,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赛事的结束既是终点,更是起点;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下一段征程的全新开始。接下来,各项目也将启动布局、选才、训练等工作。运动成都不仅掀起了全民健身的浪潮,更流淌着青春活力的热血。期待成都体育健儿在4年后广安市、内江市、宜宾市三地联办的省运会上,再取佳绩,再创辉煌;更期待着世界赛事名城不断书写全新的历史篇章。

来源|运动成都

部分图源 成都日报

成都发布编辑|李欣蔚

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 ↓ 转发周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