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理解散光眼中的“史氏光锥”

理解散光眼中的“史氏光锥”

史氏光锥图是专门研究散光情况的。“史氏”的“史”并不准确,原文是“Sturm”,直译应为斯图姆,简写应为斯氏光锥。

平行光线透过复曲面的屈光界面后,不能形成焦点,而是形成一前一后两条互为正交的焦线,两焦线间的光束形成焦线,称为前焦线(或第一焦线) 。前焦线的前方和后方的光顶对顶的圆锥形,称为Sturm光锥(史氏光锥) 。

了解散光和近视是不一样的。近视和远视成像为一个焦点,而散光成像为两条垂直的交线,也有散光形成不是垂直的两条交线,称为不规则散光,通过史氏光锥图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到强子午线和弱子午线形成的平面。本期我们一起了解下“史氏光锥”。

散光的形成

检查眼睛的屈折异常时,我们常以平行光束进入眼睛后,成像在视网膜之前(近视)、之上(正视)、之后(远视)来辨别眼睛的屈折情况。

既然进入眼睛的是平行光线,则需要分别研究这束光线在入射眼睛各个屈光介质(角膜、水晶体、等等)不同角度的成像结果。

所以,平行光线进入眼睛后,可能不是一个单一的焦点,而是一个立体的双锥圆形,在双锥圆形体的两端各形成一条焦线。中间呈近圆形的部分,称为 “弥散圈”,两条焦线间的距离称为“史氏光锥间隔”(Sturm's interval)。如此便形成散光。

散光焦线分类

因为散光会形成前后的两条焦线,而依据两条焦线位于在视网膜前后的位置,又可将散光分为:

01

单纯性散光

就是两条焦线的其中一条恰好能落在视网膜上成像,则称为 “单纯性散光”;若其中另一条焦线,在视网膜之前成像,又被称为 “单纯近视散光”;若其中另一条焦线,在视网膜之后成像,则被称为 “单纯远视散光”。

02

复合性散光

以两条焦线同时落在视网膜之前或之后来区分;当两条焦线同时落在视网膜之前,则称为 “复合性近视散光”;若两条焦线同时落在视网膜之后,则称为 “复合性远视散光”。

03

混合性散光

当两条焦线的其中一条恰好落于视网膜之前成像,具有近视的特性;其中另一条却落于视网膜之后成像,具有远视的特性。这种一边有近视特性,另一边又有远视特性的成像结果,我们称为“混合性散光”。

角膜与散光的关系

散光是由于整个眼屈光系统两个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一致所致,由于角膜和晶状体占据了整个屈光系统的绝大部分屈光力,所以眼球的散光来源是角膜和晶状体,其中角膜为主,有研究数据表明,角膜来源的散光占眼球散光的80%。

角膜的表面像一个规则圆球的剖面:在水平与垂直的方向都有相同的曲率与屈光度,可以形成一个单一焦点(球面成像)。

如果角膜的表面是一个橄榄球的剖面:其在水平与垂直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曲率与屈光度,当平行光束穿过时,在较强屈光度的方向(较陡的曲率上)会使光束较前聚焦,而在较弱屈光度的方向(较平的曲率上)会使光束较后聚焦,如此在通过角膜后形成一前一后的焦线,便是角膜散光(柱镜成像)。

我们习惯上以角膜垂直与水平方向恰巧成90 °正交来探讨角膜散光,随着角膜上较陡的曲率(有较强的屈光度)所在的位置,角膜散光又被区分为:

01

角膜顺散光

当角膜上较陡的曲率,约是在90 ±15 °的位置时,平行光束进入眼睛后,依曲面成像原理:通过角膜垂直部分的光束会较早形成一水平的焦线于前;而通过角膜水平部分的光束会较慢形成一的垂直焦线于后。就会得到一个负值散光,轴在180 ±15 °的结果,称为“角膜顺规则散光”。

02

角膜逆规则散光

史氏光锥图是专门研究散光情况的。“史氏”的“史”并不准确,原文是“Sturm”,直译应为斯图姆,简写应为斯氏光锥。

03

角膜斜轴散光

当角膜上较陡的曲率,位在30 °~60 °或是120 °~150 °的位置时,平行光束进入眼睛后,通过角膜水平部分的光束会较早形成一垂直的焦线于前;而通过角膜垂直部分的光束会较慢形成一的水平焦线于后。就会得到一个负值散光,轴在120 °~150 °或是30 °~60 °的结果,称为“角膜斜轴散光”。

04

角膜不规则散光

前面所提及的几种情形,都将角膜上最陡曲率与最平曲率的夹角,恰巧为正交90 °来探讨;但角膜上最陡曲率与最平曲率的夹角,也可能以不是正交90 °的位置呈现;这种情形,称为“角膜不规则散光”。

光学镜片只能矫正最陡与最平曲率的夹角为90°正交,所以遇到 “斜性散光”时,矫正的情形可能不是很好。

若以角膜接触镜(尤其是硬式角膜接触镜)来矫正,则可能由于角膜接触镜与角膜之间由泪液所形成的泪液透镜,可矫正部分的 “角膜不规则散光”。

写到最后

DYEOA

通过史氏光锥图,能够帮助大家快速建立对散光成像的理解。史氏光锥的应用范围和频率非常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帮组我们建立对验光处方转换以及散光弥散圈的理解,从而更好的为散光眼验配矫正服务。下期【视光之窗】,我们再了解下弥散圈的概念。

点击查看目录:↓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与干预

近视防控100问

点击图书标题即可查看购买↑↑↑

内容简介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与干预 》中山眼科曾骏文教授主审,王广勇先生、王海英教授、吕天斌主任主编.全是干货,实战案例诊断与处理……全书针对青少年视力问题,列举了将近50多个临床案例,更有针对性的解决青少年各种视力问题 , 通俗易懂 是视光人必备书籍!

王立书《近视防控100问》 世界眼科基金会中国分会会长、眼科泰斗张效房教授倾力推荐,国家级验光大师王立书教授、秦英瑞教授倾心著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