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丽水非遗图鉴 | 松阳高腔,声声不息

丽水,一座非遗之城,独特的地域文化,让丽水拥有多达百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秀山丽水的人文记忆,也串起了丽水的文化脉络。

古色古香的非遗馆、品种多样的非遗文创、各类非遗展演……从原汁原味地呈现到变化多样地创新,丽水让璀璨的非遗文化呈现“七十二变”,加速优秀传统文化破壁出圈。今天,秀秀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丽水非遗图鉴之松阳高腔。

丽水松阳,这个被誉为“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之地,一说起她的独特就不得不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到松阳,走在明清老街上,制称铺、棉花铺、棕床铺……随处可见非遗店铺,这些农耕文明留下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松阳依然鲜活。

老街的尽头,便是古色古韵的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馆每周都有剧场,各具特色的非遗展演好戏不断。其中,就有松阳高腔。

松阳高腔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浙江八大高腔系统中的独立分支,属单声腔剧种,被专家们称为是浙江省“戏曲界的活化石”。

2006年,松阳高腔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被定为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

时光荏苒,恬静悠长,松阳人不管身处何地,那隐约绕在耳畔的高腔曲调,那缠在记忆里的模糊片段,便是故乡模样,是岁月模样。

松阳高腔起源于道教音乐。隋唐时期,松阳道教颇为兴盛。据《松阳县志》记载:“唐年间,道教法师叶法善建淳和仙府,司授道教音乐。”

宋元时期,传入松阳的南戏曲调与道教音乐、松阳民间的山歌民谣相融合,形成了松阳地方戏曲,后演化为本地高腔调。到元末明初,已经发展成唱腔独特、曲牌丰富的松阳高腔。

松阳高腔很独特,一开口就能听得出来。既有松阳山歌的粗犷,又有南戏的优美。与传统戏曲行当分类相似,高腔也有“八把交椅”之说。除传统的生旦净丑外,还有外、夫、贴、正生等角色。

松阳高腔的演出保留了传统戏曲的原始状态,具有曲调优美、样式朴素的特点。它的唱腔属曲牌连缀体,但演唱时句式、词格可根据需要而随意变化,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

伴奏则采用管弦,是高腔系统中较为特别的一种,乐器包括板、鼓、笛、唢呐、二胡、小锣、大锣和大钹等。

松阳高腔剧目繁多,曲牌丰富。现存清代高腔手抄本五十五卷,剧目正本大戏有三十部王本,小戏六个,其中《夫人戏》《耕历山》《金印记》《白兔记》《脱靴记》《琵琶记》是当家大戏。

松阳高腔历代久演不衰,清朝达到鼎盛期,风靡全省并频频远赴闽、赣、皖等省演出,每到一处都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史上知名的18个戏班子包括“新聚堂”“秀和班”“大玉台”“唐周班”“枫坪高腔班”“白沙岗高腔班”等,还有“叶庆福”等7个木偶班。

然而,清末民初,因战乱等原因,松阳高腔渐趋衰落,戏班先后散歇。到了1949年初,全县仅存七、八个老艺人。

解放后,徐鸿元、李林焕等松阳高腔老艺人自发创办松阳高腔科班,招收青年学生,并成立了“新声班”和“白沙岗班”,在全县各地以及龙泉、遂昌等县登台演出。

然而彼时,作为相对小众地方戏曲,松阳高腔还是一度濒临消亡。

改革开放后,松阳县把抢救、挖掘松阳高腔艺术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于1982年成立了“松阳高腔研究所”,专门负责调查、收集、整理高腔文献并建立松阳高腔文献档案。

近年来,松阳高腔在当地的传承和发展下,也逐渐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松阳人有融入血液中的戏曲热情,他们农忙时唱,农闲时也唱。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松阳高腔在这片土地上成了戏剧的主阵地。既有歌颂爱国、伸张正义、驱妖除害、忠孝节义的传统大本戏,也有生动活泼或诙谐幽默,生活气息浓郁的小戏。

这样的戏曲根植于乡野,扎根在松阳百姓人的心中,传播在世界各地。

天后宫

位于松阳县城中心的天后宫是祀奉妈祖的庙宇,也是高腔的日常演出场所之一,历史文化建筑留存至今,古老技艺在这里也得以永生,几百多年来,依然吟唱得风风雅雅。

如果要问松阳最有诗意的戏台在哪里,那非竹林剧场莫属!

在松阳县的横坑村,生长着漫山遍野的毛竹林,设计师结合毛竹的天然属性,在较平坦的场地上,把四周的毛竹有序下拉,围合出类似穹顶的状态,这里便形成了一个可停留的场地,利用生长的竹子来围合开放休憩空间——竹林剧场就在这里伫立。

每年,老竹去、新竹长,剧场也随着发生细微的变化,成为一个纯天然,并可以自我更新、自我修复的活性建筑。

在美轮美奂的竹林剧场下听一曲悠悠高腔,享用竹林下午茶,美哉!

茂林修竹间,夕阳晚照就是舞台流动的背景,与优美的高腔一叹一咏,各赋幽情。这样的文化,代代相传;这样的戏曲,延绵至今;这样的非遗,声声不息!

精彩回顾

清歌悠扬,听一曲楚楚“浙丽”文旅夜奏曲

丽水特色博物馆宝典 | 跟着博物馆去旅游之康养篇

本文由丽水文旅整理编辑

来源:丽水文旅、松阳文旅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