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欧洲电网逼近崩溃!伦敦电价一度飙升5000%,法国电力价格创历史新高

根据泛欧洲的电力交易所Nord Pool的数据,8月18日,欧洲电力系统均价为每兆瓦时322.28欧元,其中立陶宛以每兆瓦时571.88欧元的价格领先全欧,德国、瑞士、法国等国家紧随其后,价格都在550欧元每兆瓦时以上。

继上周经历了破纪录的热浪过后,欧洲的高温与能源危机被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据媒体报道,由于高温和缺乏降雨,法国的干旱情况正在加剧。截至当地时间7月25日,法国96个省当中有90个省发布了干旱警报并颁布节约用水的限制措施。

无独有偶,7月20日,英国首都伦敦东部地区的电网短暂中断,空调被关闭,电力需求激增,进而导致电网出现崩溃。

英国公用事业公司的电价被推高至创纪录的每兆瓦时9724.54英镑(约11685美元),这比平均每兆瓦时178英镑(约215美元)的电价高出5000%。

干涸的莱茵河岸。图/央视新闻

英国上演“电网危机”,欧洲电力价格飙涨

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和高温酷暑的共同作用下,欧洲的电价也出现了上涨。

据媒体,能源和大宗商品专栏作家Javier Blas说,英国电力系统正在悄悄上演“电网危机”。除了因极端高温导致的机场跑道融化和铁路变形外,上周媒体很少提及电网问题。他说:“这表明在经历了多年的低投资之后,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能源运输网络——电网、天然气和石油管道变得越来越脆弱。”

Blas表示,在正常情况下,英国应该能够从该国其他地方向英格兰东南部输送电力,甚至从苏格兰一路输送,那里的海上风力发电场的发电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问题是,英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没有对电网进行足够的投资,使得电网系统暴露在风险中。

公用事业公司为了维持电网稳定,避免大规模滚动停电,在6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支付了创纪录的高价。

“这太令人震惊了。”据报道,能源咨询公司EnAppSys Ltd的执行董事Phil Hewitt说。“这是让灯一直亮着的代价,供应安全受到了威胁。”

随着天然气价格推高整个欧洲的发电成本,法国和德国的电力价格也在本周二创历史新高。

明年交付的法国电力价格上涨4.6%,至每兆瓦时495欧元,是新的历史纪录。在法国电力公司尚未解决其核电站可靠性的问题之际,欧洲正在面临没有燃料可以发电的困境。目前,法国电力旗下仅有不到50%的核电厂在正常运行。

上周,法国电网运营商发出紧急求救信息,试图从英国获得电力供应。这突显了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今年冬天可能遭遇的能源困境。

德国明年交货的电力价格攀升至创纪录的每兆瓦时376欧元。欧洲更高的能源成本可能会给家庭、企业和工业带来更多痛苦,这些家庭、企业和工业已经因几十年来最高通胀水平导致生活成本飙升而遭受重创。

航拍匈牙利韦伦采湖干涸的河床。图/央视新闻

欧洲电价怎么了?

造成欧洲电价狂飙的原因是多样的。欧洲的电力来源主要有四个,按照发电量依次为天然气、核电、风能和水能。

天然气发电占据欧洲总发电量的20%,是最重要的。但近段时间以来,俄罗斯削减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为德国和很多欧洲国家供应天然气的北溪1号,如今只剩下每天3300万立方米的供气量,仅为该管道运力的20%。

就这么点天然气,欧洲各国不仅要存储起来过冬,还要用来发电,实在是强人所难。在能源危机之下,德国已经下令限制天然气发电,转而采取早已被抛弃的火力发电,但即便如此,也很难填补天然气供应的缺口。

欧洲今夏高温不退、干旱严重,影响水力、核能、风能、太阳能发电。挪威咨询企业吕斯塔德能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欧洲今年前7个月水力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两成,核能发电量减少12%。高温导致河流、湖泊和水库的蒸发量加大,水位下降,水力发电首当其冲。以意大利为例,水电占该国总电力产量的20%,但该国过去12个月水电产量骤减40%。西班牙的水电产量也猛降44%。

也就是说,在高温天气和天然气供应短缺的共同作用下,欧洲才出现了目前电力价格狂飙的尴尬局面。电价高企,将会首先对民众生活造成打击。空调需求激增,不但考验着欧洲各国脆弱电网的承受力,同时高昂的电价也考验着各国民众的钱包。

重启燃煤电厂,禁运俄煤炭雪上加霜

面对全球能源供应紧俏的局面,众多国家争先恐后地储备传统能源,对煤炭的需求不减反增,限制碳排放量已经退居次要位置。

包括德国、奥地利、荷兰和意大利在内的众多欧洲国家纷纷表示将重启燃煤电厂,以此减少天然气消费量。

而8月11日欧盟对俄煤炭禁运正式生效,这让欧盟各国的处境雪上加霜。例如,由于欧盟禁止进口俄罗斯煤炭,这让严重依赖煤炭的波兰面临严重的短缺,国内的煤炭生产难以满足冬季居民的燃煤需求。

因此波兰总理马特乌什·莫拉维茨基下令两家国有企业在10月底前采购450万吨煤炭保障居民需求,现在波兰正在哥伦比亚、澳大利亚和南非寻找煤炭资源,以取代俄罗斯煤炭。

道达尔首席执行官Patrick Pouyanne表示,随着天然气价格飙升,煤炭再度备受青睐,这对实现能源转型的目标显然产生了不利影响。“用天然气取代煤炭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降低价格。煤炭如今已经成为了市场上最佳选择,比所有其他能源都便宜。”

俄乌冲突之后天然气供给短缺,并且价格出现了大幅飙升,欧洲越来越多地使用煤炭来替代天然气。此外,欧洲对于俄罗斯煤炭的抵制,也进一步助推了煤炭价格的上行。

当然,对煤炭的旺盛需求不仅仅是在欧洲。由于担心出现能源短缺,美国联合能源公司旗下的Edgewater燃煤电厂8月10日宣布,将继续运营到2025年年中,而不是按原计划在今年关闭工厂,近期至少有五家燃煤电厂公布了类似的计划。

在日本,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巨头嘉能可7月以高价向日本最大钢铁公司新日铁(Nippon Steel Corp.)供应煤炭,这项截至明年3月的煤炭供应协议的采购价为每吨375美元,是去年类似协议的三倍。去年6月份,日本东北电力公司与嘉能可达成的2021-2022财年动力煤年度合同价仅为109.97美元/吨。

来源:浙商中心综合整理自财联社、华尔街见闻、海报新闻、21财闻汇

精彩回顾

欧洲或遭遇500年来最严重干旱 莱茵河今天起将部分断航

极端热浪加剧能源危机 欧洲“能源荒”如何破解?

欧洲陷入能源危机 多国重启煤炭发电

安永:各国政府正努力扩大可再生能源供给

持续高温下,浙江企业限电是否会再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