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抗疫故事——致敬逆行者丨核酸检测的“幕后英雄”:张春阳

原标题:抗疫故事——致敬逆行者丨核酸检测的“幕后英雄”:张春阳

抗疫故事——致敬逆行者

2022年“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河南好网民”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为充分展现河南广大职工立足工作岗位,无私奉献、忠诚敬业的宝贵品质,河南工人日报联合省总女工部、网络部和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推出“抗疫故事——致敬逆行者”系列报道,用他们的事迹为河南广大职工正能量代言,引导广大职工网民助力网络文明建设,共建美好网上精神家园,激发广大职工凝聚智慧和力量为中原更加出彩书写华丽篇章。

核酸检测的“幕后英雄”:张春阳

1月18日一大早,张春阳早早赶到医院,开启了一天的忙碌。作为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PCR实验室的负责人,他不仅要参与核酸检测,还要监督整个操作流程的生物安全管理,盯紧每一个检测环节,把好质量控制关。

PCR实验室,又叫基因扩增实验室,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主战场。由于疫情的原因,这个曾经不被人们了解的检验科室,如今已变得几乎家喻户晓。

上午9时许,张春阳正在实验室的试剂制备区,调配试剂,做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月18日,张春阳在实验室的试剂制备区调配试剂

我院检验科主任路丽影说,张春阳是科里引进的第一个具有硕士学历的检验人员,也是PCR实验室的技术负责人。由于疫情防控需要,2020年8月,医院迅速改扩建了这个全市目前最大的PCR实验室,省里专家来督导检查时称赞可作“样板”,张春阳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一次进去6小时 腱鞘炎犯了打封闭

自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PCR实验室就一直沉浸在忙碌的工作中。一个咽拭子样本,需要经过录入、提取核酸、配置试剂、加样、上机检测等多个环节,才能得出最终结果。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严谨有序,每一个动作检验人员都要重复上千次。

张春阳说:“颈椎病和腱鞘炎几乎是每一个检测人员的职业病。我们每6小时轮一次班,我进入实验室一般做‘提取核酸’这个关键环节,要用移液器把标本夹取到深孔板中,大拇指要不停地按压移液器几千次。大拇指腱鞘炎经常犯,为了不影响工作,只好打封闭针来缓解疼痛。”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2021年8月郑州发生疫情后,他们的核酸检测量暴增,不仅要处理院内激增的检测工作,还要承担郑州送来的样本检测任务,最多的一天24小时的检测量高达2万人次。

当时正是酷暑天,穿着三层防护服在负压环境下超负荷工作,从实验室出来时,衣服都能拧出水来。为了防止脱水,中间需要补充液体,他只好穿着尿不湿进入实验室。有一天,他连续三次进入实验室,连续工作18小时,出来时衣服已经全部湿透,连鞋袜里也浸满了汗水。

长时间待在实验室,张春阳的额头和脸上被勒出深深的印痕

张春阳说,最近新一轮疫情开始后,核酸检测的工作量又增加了很多,不仅本地核酸检测量增加,郑州、禹州也送来不少样本。1月8日那天,本地检测量为6800人次,加上禹州送来的样本,检测量达到了18000多人次。

最苦最累的活儿,他总是抢着干

说起张春阳,他的同事杨晓伟这样说道:“我们一起搭班4年了,虽然我年龄比他大,可他是我的老师。他技术过硬,有什么不懂的向他请教,他会特别耐心地给你讲解。他就像我们实验室的‘家长’,最苦最累的活儿,他总是抢着干,安全、质量控制,各个环节都要想到。”

张春阳家住市区东环路,距离医院很远,可每次遇到夜间加急检测,赶来加班的总是他。“他夜间加班,第二天还照常上班,后来还是科主任说了,我们才知道。”杨晓伟感动地说,“我们说我们家离医院近,夜里有事给我们说,可他总是说,我是男同志,体力好。”

张春阳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上高中,小女儿刚上幼儿园。由于忙于工作,家务和两个女儿的教育都压在了妻子身上,这让他颇感到愧疚。好在,在学校工作的妻子理解并支持他的工作,有时看他几天不回家,就赶到医院来看看他。

“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张春阳说,“核酸检测工作虽然充满风险,但是为了能让市民早日拿到检测报告,为了疫情能够早日得到控制,再苦再累也要扛起这份责任。”

作者:李琳 来源: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推荐:平顶山市总工会

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