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50多家核酸检测机构作假,国家出手排查、责令整改

原标题:250多家核酸检测机构作假,国家出手排查、责令整改

近日,多个省市或自治区开展核酸机构排查。

据排查结果显示:有250家核酸检测机构因频繁造假被有关部门责令整改,另有26家机构自行或被责令暂停核酸检测业务,涉及上市公司华大基因、兰卫医学,以及此前陷入“假阳性”争议的和合诊断等。

多家核酸检测机构造假

今年以来至少已有7地10家核酸检测机构被立案侦查、通报或处罚,涉及北京、安徽合肥、河北石家庄、河南许昌、内蒙古呼和浩特、云南昆明、甘肃兰州等地。

  • 1月10日,郑州金域有限公司;
  • 4月22日,合肥合合医学检测实验室;
  • 5月9日,上海中科润达;
  • 5月20日,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
  • 5月27日,北京精准医学;
  • 9月27日,石家庄合合医学;
  • 11月10日,昆明环济医学;
  • 11月13日,内蒙古赛斯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

自疫情爆发以来,核酸检测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而由于医院检测能力的不足,目前大部分核酸检测、出具核酸检测报告的工作是由商业核酸检测机构承担

然而,部分核酸检测机构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出具错误核酸检测报告的情况

错误核酸检测报告的频现,也引发了公众对核酸检测机构“造假”刑事法律责任评价的关切。

核酸造假事件,为什么总是前赴后继、屡禁不止?核酸检测机构造假又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核酸造假事件为何屡禁不止?

疫情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核酸检测市场。

在病毒传播初期,各地广泛采用高频率、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以便阻断疫情传播,根据有关公司测算,如果未来中国所有的一线和二线都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全国每年的核酸检测费用支出将达到1.45万亿

如此大的市场难免会吸引很多无良检测机构的眼球,早前上海的假阳性事件的主角润达医疗营业收入就高达88.6亿元

那么,核酸检测机构造假又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核酸造假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对于故意出具虚假核酸检测报告,对公民个人权利造成损害,扰乱核酸检测市场秩序,但未引发疫情传播或传播风险的,情节严重的,可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例如,核酸检测机构故意将个体的阴性结果报告出具为阳性报告的情形。

对于故意出具虚假核酸检测报告,引发疫情传播或传播风险的,情节严重的,可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例如,故意将个体的阳性结果报告出具为阴性报告,抑或明知检测报告不能准确鉴别阳性或阴性,但依然出具阴性报告的情形。

对于过失出具错误核酸检测报告,引发疫情传播或传播风险的,情节严重的,可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例如,核酸检测机构过失将个体的阳性结果报告出具为阴性报告,抑或过失导致检测报告不能准确鉴别阳性或阴性,都出具阴性报告的情形。

对于过失出具错误核酸检测报告,对公民个人权利造成损害,但未引发疫情传播或传播风险的。

例如,核酸检测机构过失将个体的阴性结果报告出具为阳性报告的情形。

一般不宜作为犯罪评价,确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构成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或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相关法律条文:
《刑法》第114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115条
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229条【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一款规定的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330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
(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五)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六)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写在最后

在坚持“动态清零”的背景下,错误的核酸监测报告,会对公民个人权利和公共疫情防控带来严重损害,甚至会引发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对于核酸检测机构,必须要严格管控,对其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必要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从重处罚,维护公民个人权利和公共卫生安全,并及时对全社会公示,回应社会关切。

眼下全国已大范围开展核酸检测机构的专项排查,进一步规范整个核酸检测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检测质量。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