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全面放开”“停止社会面核酸”?北京回应!

近日,网传北京市“明天起全面放开”“停止社会面核酸”“取消查验健康宝”等消息。北京市防控办回应:这些网传内容为不实消息。

No.1 北京今起将全面放开?

官方回应:信息不实!绝不可掉以轻心!

北京市整体疫情态势虽然稳中趋缓,但仍处高位运行且分布面广,主要流行毒株BF.7传播力强、隐匿性强,绝不可掉以轻心。

北京市认真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分区分级分类动态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推动核酸检测、追阳判密、流调管控、转运隔离等工作科学精准高效,努力遏制疫情上升势头,全力做好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No.2 北京将定期公布核酸机构合格名单

北京市卫健委近日公布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学检验实验室2022年11月审核合格机构名单”,这也是北京市首次公布相关信息,有86家核酸检测机构在这份合格名单中。

北京市卫健委称,医学检验实验室(通常被称为第三方检测机构)是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强化第三方检测机构监管,便于公众了解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相关信息,该部门将定期公布本市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质量评价合格的机构名单。

经各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学检验质控中心专家审核,北京市卫健委汇总,北京市卫健委公布了今年11月审核合格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名单,暂停服务的以及当月新加入的实验室本次暂未纳入审核。

据悉,公布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仅限医疗机构类别为医学检验实验室(含医学检验所)的机构,其他类别的医疗机构,如医院、妇幼保健院、体检中心、门诊部、病理诊断中心等不在公布范围。

No.3 多地明确!

乘公交地铁、进商超等不再查核酸!

自国务院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公布以来,近期已有多地调整了疫情防控要求,部分地方公共交通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北京

“北京发布”官微2日晚发布消息,为落实好新冠肺炎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方便市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为城市正常运行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交通安全组进一步优化了公共交通通行管理措施和物流保通保畅措施。

其中提到,自12月5日(星期一)首班车起,公交、地铁运营企业在核验健康信息时,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乘客乘车。

四川成都

据成都市卫健委官微1日晚消息,目前,成都市在疫情防控中坚持国家防控方案第九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采取更为科学精准的防控手段,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对于市民进入公共场所的最新查验要求,成都市卫健委表示,市民进入医疗机构,需按医疗机构规定出示核酸阴性证明。主动出示健康码绿码,测体温、扫场所码,即可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及乘坐公交、地铁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

2日,成都地铁也发布消息,根据最新疫情防控要求,自当日起,市民乘客进站时请主动扫场所码,过闸前主动出示健康码,凭绿码通行,乘坐地铁请全程佩戴好口罩。

天津

2日,天津地铁通告: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即日起乘坐天津轨道交通,取消72小时核酸证明查验。

广东广州

1日,广州地铁方面表示,目前,进站搭乘地铁无要求出示24/48/72小时的核酸结果,但需要扫车站现场的场所码,显示场所码绿色通行凭证方可进站乘车,黄码、红码均是不能进站的。

河北石家庄

据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公司、石家庄市公交公司的客服人员日前介绍,目前,市民乘坐地铁、公交已不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只要现场扫“场所码”,显示为“绿码”后即可正常乘车。

河南洛阳

11月15日,洛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进一步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相关通知,要求“有序恢复经营活动”,自11月15日起,在洛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除进入各级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等地仍需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洛阳其他公共场所也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仍要扫“场所码”、测体温、佩戴口罩。

贵州贵阳

贵阳地铁、公交方面近日表示,目前乘坐贵阳地铁和公交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需扫“场所码”。

辽宁大连

目前,在大连乘坐公交和地铁无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据了解,自今年9月16日起,大连市要求全市公交运营车辆和地铁进出站口按要求张贴“场所码”,乘客可使用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功能扫“场所码”,凭通行码乘车,此政策未变,乘客乘车依然是扫“场所码”进站上车,但无需查看核酸证明。

来源 | 央视新闻、北京发布、每日经济新闻、中国长安网

- END-

10万+护士都在学

护士专属加油站

高级护理管理师

临床护理科研

小儿推拿保健师

月子护士

2022护士资格

医养结合管理师

临床护理教师

产后康复师

沟通与咨询训练营

初级护师 | 主管护师

“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