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陆熙炎-Trost-Inoue反应

原标题:陆熙炎-Trost-Inoue反应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 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陆熙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4日20时5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陆熙炎院士千古!深切缅怀陆熙炎院士!

炔酮或炔酯在过渡金属催化剂或叔膦的催化下异构化生成成 E, E 构型的共轭二烯酮(酯)的反应,称为陆熙炎-Trost-Inoue反应。

1988年,陆熙炎课题组首先报道了一个钌(II)催化下炔酮异构化为共轭二烯酮的反应,反应生成的产物为 E,E 构型。其后Trost课题组(钯催化)和Inoue课题组(钌催化)也分别报道了此类反应。 Trost小组利用了三苯基磷的亲核性及炔基酯的亲电性。 在形成加合物后,通过一系列质子转移,最终得到了更稳定的共轭二烯酯。该反应在天然产物的合成中也得到了应用。比如,Matsuo课题组利用该异构化反应合成了天然产物(-)-vertinolide 1(图16)。

陆熙炎课题组在后续研究中发现,铱(III)【IrH3(i-Pr3)2】催化性能更好。另外加入催化量的叔膦,可以将反应温度降低至35℃。利用铱-三丁基膦作为催化剂,陆熙炎小组在80℃下实现了炔酸酯的异构化反应。另外单独的三烷基膦或三芳基膦可以催化此反应【 J. Am. Chem. Soc. , 1992, 114 (20), pp 7933–7935】。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 J. Org. Chem. , 1989, 54 (5), pp 1105–1109】

J. Am. Chem. Soc. , 1992, 114 (20), pp 7933–7935

Tetrahedron , 1992, 48, 2925

【 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3478】

编辑自: 《有机人名反应、试剂与规则》,黄培强等编,P111。

相关反应

陆熙炎环化反应

陆院士在1995年发展的一种环化反应,它是联烯与烯烃在有机膦的催化下,通过[3+2]环化得到五元环化合物的反应。2006年,Gregory C. Fu教授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的一项研究中使用了该反应,并提出叫做Lu's [3+2]环化反应。

陆熙炎先生1928年8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46年考入金陵大学化学系,1947年转入浙江大学化学系。1951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熙炎先生胸怀祖国、追求真理。1950年代,陆熙炎先生从事链霉素的研究,在国内首先从发酵液分离纯化制得链霉素盐酸盐氯化钙复盐结晶,为新中国的抗生素工业做出了基础性贡献。1960年代初,参加了牛胰岛素A链全合成的早期工作,完成了A链十六肽的合成。嗣后陆熙炎先生服从国家需要,奉调进入核燃料萃取剂组工作,任大组副组长兼第一小组组长,完成了酸性磷酸酯型萃取剂的合成和生产,用于从铀矿中提取出成品铀,满足了核燃料生产的需要,为中国的原子能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0年代末,陆熙炎先生开始研究金属有机化学,在金属有机基元反应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些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的钯催化有机合成新反应。除了上述介绍的陆熙炎-Trost-Inoue反应,1990年代,发现的叔膦催化的【3+2】环化反应,即目前大家熟知的陆氏反应(Lu reaction),是世界上早期有机催化人名反应之一,被多次用于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为中国的有机合成化学能够走向世界做出了引领性贡献。

【转自化学加: 有机化学界泰斗级人物陆先生走了,他留下的珍贵访谈视频,令无数化学科研工作者动容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