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高位回落

程伟力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测算,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6%,2022年急剧回落到3.2%,与此同时通货膨胀水平居高不下,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但是,不同经济体之间表现出现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对探寻未来经济复苏路径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01

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出现新变化

美欧经济增速同步回落,但内部出现一定分化。2022年前两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增速分别下降为1.6%与0.6%,进入技术性衰退,IMF预计2022年全年增长1.6%,这与2021年的5.7%形成了鲜明对比。欧元区前两季度经济仍然表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但三季度下滑到0.2%,预计四季度为负增长。

不过,葡萄牙和希腊已将财政赤字减少逾半,且受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中断的影响也低于欧洲大多数地区,2022年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强韧性。葡萄牙大刀阔斧改革退休金制度,并以“黄金签证”吸引大批移民,预计全年增长6.8%左右;希腊经济受到外资增加提振以及旅游业复苏,预计全年增长超过5.2%。意大利、西班牙和爱尔兰经济同样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预计2022年全年增速分别为4.2%、6.8%和11%,均远远高出欧元区3.1%的平均增速。

多重因素推动日本经济持续复苏。同为发达经济体的日本表现出相对较强的增长态势,前三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0.6%、1.7%、1.8%,IMF预计2022年全年增长1.7%,与2021年持平,是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唯一没有出现增速下滑的国家。

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一是企业设备投资坚挺,对第二产业复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灵活的防疫政策促进了餐饮和旅游住宿等第三产业持续恢复;三是始终坚持零利率,货币政策没有受到欧美央行的影响;四是全球通胀让日本摆脱了长期通缩的困扰,产品涨价和日元贬值改善了大多数制造业的业绩。

部分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国家异军突起。从东盟国家情况来看,2022年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7,连续14个月高于50,说明东盟国家制造业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状态,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其中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尤为突出,近年来越南大举投资基础设施,跨国公司纷纷在越南投资,预计2022年增长约7%;由于自然资源丰富,债务相对很低,汇率稳定,预计2022年印尼经济增长将超过5%,将位居G20国家之首。

中东、北非与中亚的经济活动仍具有弹性。中东和中亚一些产油国受益于石油行业的超额利润,预计2022年至2026年间,这些超额利润将达1万亿美元。海湾阿拉伯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或较2021年增长一倍以上,2022年经济增速预计可达6.5%。受海湾国家经济提振的拉动,中东和北非地区2022年GDP增长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4.1%增长至5%。受全球经济影响,预计该地区2023年GDP增长率将放缓至3.6%。

02

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出现新变化

欧美国家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亚洲国家通货膨胀温和可控。2022年欧美国家延续并加剧了肇始于2021年的通货膨胀,不断刷新上一轮全球滞胀以来的纪录。与欧美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国家表现出温和可控的特点。

从亚洲发达国家来看,2022年10月日本和韩国CPI同比涨幅分别为3%与5.7%,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从东盟国家来看,2022年10月越南和印度尼西亚CPI同比分别上涨4.3%和5.7%,10月之前越南涨幅均在1.4%与3.9%之间。

由于亚洲制造业在全球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亚洲物价稳定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果亚洲通货膨胀与欧美保持同一水平,全球经济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通货膨胀压力短期难以消除,全球经济进入高成本时代。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抑制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但却无助于解决能源价格上涨、去全球化、供应链中断、劳动力市场紧张等影响本轮通货膨胀的关键问题。

通货膨胀压力在短期难以根本消除,即使2023年全球通货膨胀率有所回落,全球也将进入高成本时代。逆全球化行为提高了成本,全球生产链和供应链的布局不再遵循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市场原则,这无疑会提高全球生产和消费成本。

老龄化及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必将进一步提高全球人力成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政策也将推动能源价格居高不下。

03

发达国家未来增长空间有限

2022年发达国家就业市场在不断改善,10月欧元区的失业率降至6.5%,这是该机构自1998年4月开始编制该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期英国失业率为3.5%,降至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失业率只有2.6%,美国失业率虽然上升到3.7%,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从经济增长函数来看,劳动力是重要变量,2022年不少国家达到或接近于充分就业状态,劳动力市场普遍紧张,经济发展缺乏相应的劳动力,这意味着劳动力对2023年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接近于零。

2022年10月WTO发布的报告表示,预计2022年货物贸易量将增长3.5%,但2023年仅增长1%,远低于此前估计的3.4%。在全球贸易急剧下滑的背景下,贸易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逆差国,2021年贸易逆差比2017年增长38%,美国货物进口仍是拉动全球贸易的重要力量。在过去4年中,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来源地发生重大变化。同2017年相比,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下降了4.7%,但对北美、欧洲以及亚洲(不含中国)分别增长了86.1%、64.1%、76.7%。

从2022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全球贸易格局有以下变化:美国对欧洲贸易逆差在下降;美国对中国的逆差在增加,对亚洲(不含中国)的增长幅度更大,其逆差甚至超过中国,这是在过去5年不曾发生的现象。

04

传统与新兴产业有望形成新的平衡点

乌克兰危机为业已疲软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但也揭示了化肥、粮食、能源、水利等基础产业的重要性。

新能源固然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但近期内却不能替代化石能源,对原油开采及炼油产业投资的不足加剧了全球通胀压力,而全球芯片产业却出现了相对过剩。可以预见,未来经济发展有望在传统与新兴产业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尽管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但全球金融体系相对稳健。同2008年之前相比,一是抵押贷款质量高,次级抵押贷款大幅降低;二是银行杠杆率相对较低,目前银行将资本充足率大约提高至之前的3~4倍。换言之,金融与资本市场仍然是支持未来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在本轮加息周期中,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较强韧性,这与过去40多年表现迥异。20世纪80年代初,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胀,拉美国家因无力偿还美元债务而陷入危机;2013年,美联储试图缩减债券购买规模,引发“缩减恐慌”,国际资本纷纷逃离包括巴西、印度和印尼等经济体。

但是,2022年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金融市场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实体经济也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未来仍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05

2023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判断

从货币政策来看,紧缩性政策的滞后效应将在2023年充分显现;从财政政策来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未来财政支出空间有限。

制约2022年经济增长的障碍仍未消除。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存在继续下行趋势,IMF预计2023年发达经济体增速下滑到1.1%,比2022年下降1.3个百分点,意味着经济增长接近停滞;2023年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3.7%,与2022年持平。

全球通货膨胀压力虽然有所减轻,但仍位居高位,预计2023年全球消费者价格指数将上涨6.5%,比2022年回落2.3个百分点。尽管IMF的报告比较悲观,但世界经济发展并不缺乏亮点和动力。2022年10月,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指出:“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高效供应链和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的支持下,亚太地区GDP占世界GDP的35%,将在2023年主导全球经济增长。”

联系方式:010-64523406

投稿邮箱:1029926159@qq.com

编辑:王琳琳

校对:蒋伊湉

审核:王勇 卢向前

智库观点|三管齐下,数字赋能助力工程管控新突破

小小盘根盒的大效应 ——中国石油技能领军人才赴企业办实事见闻

独家视频展播/凌晨三时,酣睡的人们看不到这里正在上演的精彩

一企一策干实事解难题,东北线专家团专为生产一线诊断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