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老佟讲鸣虫-斗蟋五虎将

中国的斗蟋文化起源于唐朝的民间搏戏,传承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因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所选用的蟋蟀品种不尽相同。老佟在本文中为朋友们介绍最常见的五种斗蟋。

1.中华斗蟋

中华斗蟋学名迷卡斗蟋,俗称蛐蛐,它是中华蟋蟀文化中最古老,知名度最高,使用最广泛的斗虫品种。此虫属于中型蟋蟀,体长2~2.4公分,在国内大多省份都有分布。南方将虫产于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北方将虫集中在山东,河北两省。

2.长颚斗蟋

长颚斗蟋俗称老咪,猴子。此虫体长1.9~2.6公分,与中华斗蟋同属中型蟋蟀,大个体的雄虫拥有着极为发达的上颚,斗性不输中华斗蟋,其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

3.双斑蟋

双斑蟋因其前翅上方的两片黄色斑纹而得名,又因斑纹形似镜片,故又被称作花镜或画镜。此虫体长可达3~3.5公分,属于大型的蟋蟀品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作为斗虫使用多见于云南,两广和台湾等地。

4.南方油葫芦

南方油葫芦又称竹蟋,是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一种大型油葫芦。此虫体长3.5~4公分,性情凶悍,打斗时头部可以向前方抬伸,正面开颚厮杀,这样的攻击方式与其同属的其它成员截然不同。

5.花生大蟋

花生大蟋是国内最大的蟋蟀品种,体长4~4.5公分,此虫不仅体大,而且背宽,大腿粗壮,因其善于跳跃和掘洞,故又有“大土狗”的称谓。在我国的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省都有分布。

本文中介绍的五种蟋蟀皆为蟋蟀亚科的蟋蟀品种,但它们所属不同。中华斗蟋与长颚斗蟋为斗蟋属;双斑蟋为蟋蟀属;南方油葫芦为油葫芦属;花生大蟋为大蟋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