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浅谈如何提高 “三会一课”质量

“三会一课”是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是基层党支部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通过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政策理论水平和活动能力,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从严管理教育党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

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并不断对“三会一课”的内容形式和活动载体进行探索创新,以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

1.当前开展“三会一课”面临的问题。一是学习形式单一。党支部在“三会一课”的学习形式上相对方法还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集中理论学习为主,造成党员主动性不强,参与率较低,影响了“三会一课”的质量和覆盖面。二是内容空泛无新意。内容比较枯燥,存在照本宣读的状况,导致一些党员虽然读了原著,读了原文,确没有读懂悟透。多是以传达上级的精神、指示为主,过于空头和泛泛而谈,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对解决实际问题意义不大;有些党课教育没有针对性和感染力,对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增强党员发挥先进性的作用不明显。三是党员活动到会率低。由于社区内的党员,分布在不同的行业,从事不同的工作。年龄、学历、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都存在较大因素。

2. 提高“三会一课”质量的建设。一是开展常态化学习教育。从常态化学习教育做起,通过开展组织理论学习、党课教育、党日活动等扎扎实实做好党员学习教育,使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活力,尤其是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每月、每季度的理论学习、专题讨论、党课教育贯穿党员学习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始终为党员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二是积极探索特色化学习教育。在互联网愈发便捷的时代,党员的教育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进行集中学习或讨论。创新“三会一课”学习教育载体,通过组建qq群、微信群改变“三会一课”固有的传统学习模式。利用网络线上线下集中讨论和学习,让党员不受时间、不受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党的教育,感受党的组织关怀。三是创新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创新的根本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可以创新红色课堂、实践课堂。红色课堂即不定期组织党员赴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学习,强化党员宗旨意识,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实践课堂即常态化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党员立足岗位实际,牢记共产党员身份,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金百社区 周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