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旅游局长“花式内卷”,最大赢家不是他们!

今年春节以来,我国旅游市场表现出持续回暖、加速复苏的走势。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和73.1%。春节之后,旅游市场持续升温,以学生游、亲子游为主要消费热点的节后错峰游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提振旅游市场,激发旅游活力,民族地区有哪些妙招?让游客走进来、让文化“走出去”,文旅融合如何持续发力?我们邀您走进一处处景色旖旎、风情独特的好地方,在一个个家常故事、市井片段中,感受民族地区文旅事业的蓬勃活力。

线

我在神秘湘西等你

讲述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  向汝莲

湖南湘西州芙蓉镇夜景。湘西芙蓉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湘西太美了,有时间一定要去体验一下……”这几天,湘西文旅公众号热闹非凡,不少游客朋友看到我的短视频后来点赞留言。

最近,全国多地的文旅局长铆足了劲,花式推介自己的家乡,“文旅局长出圈”成了热门话题,引来了网络流量,更引来了客流量。都说这是一场“花式内卷”,我却觉得,文旅局长们各显神通,以创新出彩、借网络引流,不仅展示了对自家文旅资源的足够自信,更体现了旅游管理部门负责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塑造传播区域文旅品牌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文旅局长,我也与时俱进,不断向同行学习。前段时间,我穿戴民族服饰,喊话大家来感受凤凰古城、矮寨奇观、十八洞的魅力,向各地文旅局长和国内外游客发出邀请——我在神秘湘西等你!前几天,凤凰古城再次迎来万人旅游团,我到凤凰古城沱江边喊话游客,呼吁大家有问题来找我,承诺服务好每一个游客。“没想到湘西文旅局长是幺妹”“原来翠翠当文旅局长了”,游客们一边欣赏湘西美景,一边与我这个“幺妹局长”互动交流,好不热闹。

“幺妹局长”向汝莲短视频剧照。 本人供图

当然,我们要“流量”,更要“留人”,要“出圈”,更要“出彩”。如果说,文旅资源禀赋是天赐的良机,那么,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我们真正的“硬实力”,才能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为满足游客期待与向往的“诗与远方”。

今年春节,我们提前谋划部署了“神秘湘西过大年”等一系列活动,推出一大批年味十足、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乾州古城醒目的“玉兔呈祥 恭贺新春”打卡点,大人小孩都喜爱的宇航员兔子、兔子灯等兔元素随处可见。凤凰古城内,苗族姑娘登高挂灯笼,工作人员打起糍粑,送给游客品尝。惹巴拉土家梯玛、土家打溜子、民族传统体育体验轮番上演,让游客感受到湘西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春节假期,我们推出了凤凰旅游磁浮观光快线、凤仙境·森林温泉艺术小镇等一大批新产品新业态,更好地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我们以更开阔的胸襟、更便捷的条件和更安全舒适的环境,喜迎八方来客,交出了文旅市场复苏的亮丽答卷:我州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均排名全省第二,仅次于省会长沙。

如今,湘西的夜晚更“亮”了、人气更“旺”了、商气更“火”了,这样的湘西,正朝着“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全速迈进。

借力短视频,一心推介甘孜

讲述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  刘洪

我是一个从事了20余年旅游工作的老旅游人,当过讲解员、干过牵马人,这些年从事旅游管理,还做起了受人关注的自媒体。说起拍视频的缘起,还是2021年我带队到广东,偶然受到关注,后来我就开设了自己的视频账号,尝试拍摄多种风格的视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认识到互联网的强大。

刘洪变装视频剧照。 本人供图

为什么选择“古装大侠”形象?甘孜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西北、西南,促进民族大团结的“走廊”,是藏、汉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和“茶马互市”的中心,有商帮、马队等经过,沿途也有驿站、镖局以及负责护送的“侠客”。我们在金庸的小说里读到过镖局押送货物的故事。我想,甘孜当年或许也是这样。所以,我就想到通过短视频,让网友跨时空感受藏、汉等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融场景。

在网络上受到广泛关注,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必然性就是源于甘孜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璀璨厚重的历史人文以及瑰丽绚烂的民族风情。这里文化旅游资源富集,集中了四川省50%未开发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是孕育格萨尔英雄史诗和康定情歌的祥瑞土地,也是世界旅游组织定义的“中国具有推行世界的自然生态和康巴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川甘孜县格萨尔王城景区。甘孜文旅供图

对标世界一流旅游胜地,我们甘孜旅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我们将大力发展红色体验、山地户外、文化探秘、写生摄影、康疗养生、亲子研学等新兴产业和产品。同时,我们也将从文旅产品、公共设施、服务环境三个方面推进国际文旅目的地打造。从细节上来说,比如我们的床普遍只有两米长,为了满足高个子游客的需求,一部分床就要加长;饮食上,藏餐是特色,食材虽然好,但烹饪手段还需要创新,因此我们建立了甘孜州藏餐研发中心,研究高原食材的西式和中式烹饪方法,让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能在甘孜吃到自己喜欢的佳肴。

让我们在美丽阿克苏相遇

讲述人: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天山托木尔大峡谷景区导游  佐丽胡马热·尤力达西

游客在天山托木尔景区拍照留念。 颜寿林供图

刚刚入春,天山托木尔大峡谷的冰雪逐渐消融,吸引一批批疆内外游客来此探访早春、欣赏大峡谷的奇绝壮美。作为一名景区工作者,旅游业的复苏我们每天都看在眼里。

导游是一个景区变化、发展的见证人。今年是我在大峡谷景区工作的第3年,我亲眼见证了大峡谷的发展“景色”。

今天春节到现在,景区广泛开展具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韵味的文化展演活动,比如民俗文化表演、“天山之巅”越野计时挑战赛、丝绸之路汉服沉浸式体验等。这些常态化活动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让大家能全方位、立体化游览大峡谷。作为一名景区工作者,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游客越来越多,评价越来越好。

越野爱好者在天山托木尔大峡谷领略自然风光。 颜寿林供图

逛恐龙乐园、赏峡谷奇观、体验户外拓展训练……来大峡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能游玩整整一天。值得一提的是,自1月9日起,阿克苏地区开展2023年“丝路冰雪季·乐享阿克苏”文旅消费券促消费活动,一家三口就可以减免120元,这对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发挥了作用。

看到游客玩得开心,在网上发布游玩的照片和视频,我很骄傲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让我们在美丽的阿克苏相遇吧!

非遗激发旅游新活力

讲述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光昌

贵州天柱县“四十八寨歌节”民歌挑战赛现场。 金可文摄

今年正月,在我们天柱县三门塘村,远近闻名的“四十八寨歌节”民歌挑战赛火热开展,歌赛中还有侗戏、阳戏串场,让游客们畅享“非遗文化大餐”。大家纷纷表示,这些表演让人感觉年味又浓起来了呢!     

挑战赛上,酒歌、情歌、赞歌、古歌四大歌类擂主,接受70多名选手的挑战。一攻一守,从上午唱到下午。令人点赞的是,这些民间歌手都很“潮”,盘古开天地、三国、初相会等故事信手拈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反映当代主题的唱词更是朗朗上口。作为串场节目,侗戏《寒江关》《穆桂英挂帅》风格独具,武生表演气势雄浑;阳戏《打渡过江》《卖纱学打》,演员唱法娴熟,动作柔和妩媚。竞技台前座无虚席,场内和围廊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拍摄、直播,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承载乡音的侗戏、凝聚乡情的阳戏、唤起乡愁的“四十八寨歌节”,是三门塘独具特色的风俗年景,为这里吸引了大量游客。杨柳侗戏剧团负责人周宗治因此感慨,今年,有更多游客来看侗戏表演,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激励!

春节期间,天柱县各村寨的非遗展演活动此起彼伏,全县上下在享年俗、品年味,快快乐乐过大年的同时,也拉动了当地旅游的发展,激活了消费热情。三门塘侗家特色小吃油茶铺店员刘青山告诉我,游客排着队吃油茶,油茶供不应求,平均一天收入有2000多元。

今年春节假期,三门塘景区游客接待人次较同期和预期均大幅增长,高峰期日接待量突破1.2万人次,大幅提升了当地旅游收入。天柱县文旅局副局长、旅游中心主任袁灿平介绍,今年1月,天柱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0.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0.92亿元。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既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也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天柱县非遗资源丰富,有“四十八寨歌节”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侗戏、阳戏等省级非遗项目12个,州级非遗项目19个。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已成为天柱县发展旅游业的“秘籍”。

抢抓新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黄渊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破题之年。春节以来,随着大众出游意愿的增强和各地文旅特色产品的不断“出圈”,旅游业复苏迅速,“回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文旅资源丰富且禀赋优异的民族地区,“开门红”后“持续红”,文旅发展重获新机。

挖潜资源,让文旅发展“出圈”。从1月底到2月15日元宵节,贵州凯里市下司古镇“非遗过大年·元宵喜乐会”活动吸引15万人次在线观看,宣传视频全网播放量超280余万人次;广西柳州以“2022年度十大出圈小城”之名成为当代新青年心中的必去之地,螺蛳粉当为首功……越来越多的文旅资源借助科技力量和网络平台,为更多人熟识和喜爱。与此同时,各地文旅干部也纷纷“触网”,花式“出圈”,不遗余力推介当地文旅品牌。

毋庸置疑,我国民族地区地域辽阔,风景独特,文化异彩纷呈,物产丰饶多样,很多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得以完整保存,是旅游资源的宝库。地文、水体、气候等瑰丽的自然景观数不胜数;饮食、服饰、建筑和节庆习俗等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精彩纷呈;古城遗址、文化名城等历史资源,延续着文脉、承载着记忆;别具特色的土特产品琳琅满目,让人印象深刻……因此,要以旅游业强势复苏为契机,不断挖潜民族地区文旅资源,让文旅发展“出圈”,提升“热度”,带来更多关注度。

练好内功,让文旅发展“出名”。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策划“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主题系列活动,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充分融合,已成为彭水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贵州在常态化开展“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村晚·千村百节”系列活动,将“村晚”与1000余个民族节庆相结合,以“村晚+”为新的文旅增长点,实时记录乡村的新变化和百姓美好生活的新故事。可见,民族地区光有旅游资源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资源“出名”,做到有内涵、有品位、有实力。

因此,必须扎实练好内功,依托本土文化,利用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旅游空间,提升文化底蕴,以此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打组合牌,让文旅发展“出彩”。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积极打造卓扎滩原生态旅游景区冰雪文旅基地,推出滑雪、雪地摩托、空中热气球等30余个冬季娱乐项目,将冰雪“冷”资源转化为旅游“热”产业。同样以此方式推进旅游发展的还有新疆多地。

民族地区各种旅游资源富集,如何打好组合牌,合力推进文旅发展更“出彩”是一个重要方向。要推动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的结合,建设各类旅游景区景点、主题乐园、畅游基地等,优化组合各类主题旅游线路,不断延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链。

“双向奔赴”,让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粤蒙“百万人互游”广东首发团刚刚结束旅程,“侬好大理 ‘沪’绘美好”文旅招商推介会前不久在上海召开,掀起了旅游业“双向奔赴”的热潮。随着旅游市场复苏,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积极扩大“朋友圈”,开启旅游“传送门”,让文旅“双向奔赴”持续热下去。这种“双向奔赴”,能让更多的东部发达省份游客走进民族地区,助力文旅复苏发展,更能在游玩中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确是一件好事。

(作者系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博士后)

来源:中国民族报

监制/肖静芳 统筹/王珍编辑、制作/丛蓉

中国民族报微信期待您的关注

中国民族报社新媒体部

出 品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92

邮发代号:1-236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