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023年,偶像剧为何从万人爱变成了万人嫌?

2023年2月,言承旭穿着道明寺的经典无袖背心,为新剧《夏花》进行扫楼宣传。生图镜头下,46岁的他依然如20年前般精致帅气,许多网友留言称“可以看言承旭演一辈子偶像剧”。

但在接受采访时,言承旭则提到自己害怕被观众定型在过去的角色里,似乎想与偶像剧划清界限。《夏花》导演赵晓磊更是在#言承旭 偶像剧#的话题里澄清,他这次拍的不是偶像剧。

无独有偶,《听说你喜欢我》等多家剧集主创都纷纷发声,称自己拍的不是偶像剧。陈乔恩、马天宇等多位以偶像剧成名的演员也曾公开提到,不想再演偶像剧。

《听说你喜欢我》,王楚然、彭冠英

各大平台的片单上,早已不再出现“偶像剧”这三个字,取而代之的是青春、热血等细分题材。比如腾讯视频将《暮色心约》《很想很想你》归为“青春向上”,爱奇艺将《墨白》《我的反派男友》归为“成长力量”,优酷将《点燃我,温暖你》等宠爱剧场剧集归纳为“浪漫主义大众情绪”。

曾如日中天的“偶像剧”三字,如今却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标签。

那么,偶像剧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市场如今对偶像剧的态度如何?从兴盛走向鄙视链底端,偶像剧在这20年间经历了什么?在对话粉丝、艺宣、编剧等多方人士后, 娱理工作室试图为偶像剧的“万人嫌”找到答案。

《夏花》,言承旭、徐若晗

什么才是偶像剧?

偶像剧这一剧种,最早来源于日本。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富士台推出“趋势剧”,即用年轻的工作人员、编剧和演员拍摄的面向年轻人的电视剧。1991年,一部《东京爱情故事》风靡全亚洲,标志着趋势剧大热的开始。1990年初,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引进了日本“趋势剧”,为了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改名为“偶像剧”。

《新词语大词典》对偶像剧的定义,是“由年轻人作为偶像崇拜的青年演员担任角色的戏剧、电影、电视等”。这一定义,便包含了偶像剧的两大核心要素:一、主角是年轻人喜欢的高颜值偶像;二、剧情以爱情为主。

《东京爱情故事》,铃木保奈美、织田裕二

艺人宣传小杨告诉 娱理工作室,拿到一个本子或者项目书的时候,她们基本就能判断这部剧是不是“偶像剧”。

其一是主题和题材。如果一个项目故事情节简单,没有年代感和情节上的大起大落,也没有现实议题或深刻表达,关键词是甜宠、热血、青春、梦想等,基本就会被艺人团队视为偶像剧。

其二是班底和阵容。如果导演和编剧过往作品以偶像剧为主,待邀约艺人也基本都是流量爱豆出身,也会被判定为偶像剧。

1990年,《十六岁的花季》首次让几位高中生少男少女担任主角,被视为国产偶像剧的雏形。中国大陆第一部标准意义上的偶像剧是1998年播出的,由李亚鹏、徐静蕾主演的《将爱情进行到底》,该剧讲述杨铮、文慧等年轻人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推出的同名电视原声带也开辟了中国大陆偶像剧原声带的先河。

上:《十六岁的花季》,何威、池华琼

下:《将爱情进行到底》,李亚鹏、徐静蕾

华语圈的偶像剧热潮是从2001年的《流星花园》开始的。这部根据日本漫画改编,由新人言承旭、周渝民、朱孝天、吴建豪担当主演的台剧,开辟了“多男争一女”的经典偶像剧模式。这一模式随后又被沿用进古偶、现偶,甚至是都市剧当中,至今仍被众多创作者追捧。

随后,中国台湾和韩国的偶像剧被大量引进。在以《浪漫满屋》《恶作剧之吻》为代表的偶像中,男主角多霸道帅气,女主角甜美善良,两人不打不相识,剧情走向也多为先甜后虐。此时的中国大陆虽然也出现了《都是天使惹的祸》《十八岁的天空》等偶像剧,但在数量和规模上皆远不及前者。

2009年,翻拍自《流星花园》的《一起来看流星雨》播出。虽在造型和演技上都不及前者,但却一举打破了多项收视率纪录,再次验证了偶像剧的力量。随后,国产剧市场上相继出现一批由知名言情小说改编的偶像剧,比如《杉杉来了》《泡沫之夏》《何以笙箫默》等等,尤其是赵丽颖主演的《杉杉来了》,更是开辟了偶像剧中的霸道总裁模式。

《流星花园》,言承旭、周渝民、大S、吴建豪、朱孝天

与此同时,门槛低、好复制的偶像剧,也逐渐成了同质化和粗制滥造的重灾区。火了一部《杉杉来了》,便出现了几十部“霸道总裁x傻白甜”的剧集,这些剧集几乎都充斥着大量雷同的壁咚、土味情话等玛丽苏桥段,使得剧情毫无逻辑。

随着现实主义题材的兴起,这些脱离现实,只能为观众制造甜蜜幻想的偶像剧,开始慢慢沦为“低质无脑”的代名词。在主流语境中,“偶像剧”一词多以负面形象出现,主流媒体曾多次以“披着xx外壳的偶像剧”来批评低质量作品。

受舆论影响,近五年来,创作者们也对这一题材越来越讳莫如深。

在大众认知中,“偶像剧=偶像演员+爱情题材”,但在主创看来,只要不是用传统偶像剧技法拍摄的剧集,就不能称作偶像剧。

《杉杉来了》,赵丽颖、张翰

在界面新闻的相关报道中,《请叫我总监》主创便提到这部剧的定位不是偶像剧,而是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在描摹生活,提炼情感关系。《你是我的荣耀》导演王之在接受凤凰网娱乐访谈时,也提到自己拍的不是偶像剧,而是用了“浪漫现实主义” 来定义这部剧。其区别在于虽然演员是偶像剧类型,但剧情是生活化的。

艺宣小杨说,艺人和剧宣都会统一口径,突出作品在偶像剧之外的标签,比如都市情感、热血励志等等,并在剧本、故事线、演技高光点、共鸣点、社会议题上进行话题发酵。

20年间,陪伴一代人长大的偶像剧,就这样从如日中天演变到了万人嫌弃。

《你是我的荣耀》,杨洋、迪丽热巴

偶像剧为何成了“万人嫌”?

同质化严重和脱离现实,是偶像剧被嫌弃的两大元凶。

编剧小雷透露,如今偶像剧的人设和套路虽然演变出了许多花样,但核心思路却“换汤不换药”。

偶像剧的通常套路是男女主角的情感联系先逐渐拉近,后面会因为一些错位梗或者误会而被拉远,然后解除误会后再次拉近。编剧需要通过这种情感拉扯的设置,去完成对于用户情绪的掌控。

“过去的古早偶像剧特别喜欢让男女主跨服聊天,或者什么都憋在心里不说。但现在观众不喜欢这种套路,所以编剧会又翻出新花样,比如女A男O,自我攻略,但‘拉近——拉远——拉近’这个核心思路始终没变过。”

“女A男O”设定的《司藤》,景甜、张彬彬

由于偶像剧的核心受众是女性,所以编剧需要创作出能让女性代入的女主角,和能让女性深爱的男主角。

小雷记得自己刚写偶像剧项目时,他曾请教过一位女编剧。女编剧说一部偶像剧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男主角是否有人格魅力。不论是霸道总裁也好,小狼狗,小奶狗也好,他必须满足女性对于完美男性的幻想。

然而,当国产偶像剧的女主角不断从“傻白甜”升级到“独立、坚强、自信”时,男主角人设的进化却极其缓慢。

在FUNJI展开的网友评选国产剧男主人设天花板TOP30中,排名第一的还是20年前《水月洞天》中的男主角童博,他是一个集高颜值、高智商、高情商为一体的完美男人,是行走的偶像剧男主模板。

在TOP30中,古装角色含量高达三分之二,前10名也皆为古装角色。这是因为古装背景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让男主有家国情怀、苍生大义加持,但到了现实背景,编剧却很难再突破韩偶、台偶中的男主角设定。又或是说,偶像剧编剧对现代男性魅力的想象上,还极其胆怯、匮乏。

其次,偶像剧的本质,是满足少年少女们对爱情的憧憬和幻想。创作时,编剧以男女主角的情感发展为主线即可,人物的职业、社会背景往往会沦为背景板。即使编剧涉世未深,并不理解职业逻辑、生活逻辑、时代逻辑,也可以写出一套标准的偶像剧本。很多编剧工作室为了赶工,甚至低薪聘请一批未毕业的大学生批量生产偶像剧剧本,最终导致各类毫无逻辑、脱离现实的雷人剧情和台词的诞生。

近几年来,在偶像剧时代缺席的现实主义题材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扫黑除恶题材的《狂飙》已成为爱奇艺成立13年以来,流量最大、收入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剧。

而偶像剧却在走下坡路。《2020追剧女孩报告》显示,偶像剧在00后群体中受喜爱的占比最高。看着偶像剧长大的80、90后一代的喜爱占比反而较低,甚至不及喜剧和悬疑题材。这批饱受偶像剧套路洗礼的观众生长在互联网时代,有更多的渠道关注社会发展,也更为积极地思考、发声,这让很多观众对不尊重观众智商的“无脑甜”愈发痛恨。

同时,相关政策、资金和奖项也多向现实主义题材倾斜。小雷透露,有些影视公司甚至是靠扶持政策和资金活下来的。在剧本成色差不多的情况下,现实主义题材也比偶像剧相对更容易在平台过会,这让创作者们纷纷“弃偶投现”。偶像剧在行业中自上而下地成了“弃子”。

然而,虽然观众会一边骂偶像剧“土、俗”,但也会诚实地贡献点击率。小雷观察到,近两年各大平台对偶像剧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减少,可是随着降本增效的开始,平台会将过去广撒网的预算,集中投入到重点头部IP项目当中,并与有经验的编剧、导演、美术合作,既知根知底,又方便控制预算,让偶像剧质量保持在稳定区间。

同时,也有一批创作者在尝试新的创作思路。比如《我的巴比伦恋人》就加入了较为中二的喜剧元素,《一闪一闪亮星星》《想见你》则加入了科幻悬疑元素。这些探索都在拓宽市场和观众对偶像剧的认知。

小雷认为,如今的偶像剧或许是走到了一个触底反弹的节点。“过去可能只有10%的偶像剧是高质量的。但如果能把这个数字换过来,90%的偶像剧都是高质量的,那么相信业内和观众就不会再羞于提‘偶像剧’这三个词。”小雷说。

《一闪一闪亮星星》,张佳宁、屈楚萧

艺人和粉丝如何看偶像剧?

对于艺人来说,偶像剧是一把“双刃剑”。

一部制作精良的偶像剧,能给艺人快速带来大流量和高曝光,并大幅提升艺人的商业和数据,俗称“抬咖”。2019-2021年三年中,新生代偶像主演的甜剧成为新人“出圈”的重要渠道,赵露思、丁禹兮、成毅、苏晓彤、张凌赫都因此迅速走红。

艺宣小杨并不反对艺人接偶像剧,但她反对艺人“抬咖”后一直演偶像剧,因为偶像剧很难做演技上的正面宣传。尤其是一部劣质偶像剧对艺人的伤害,可能需要多部高分作品才能挽回。

“尤其当艺人习惯了偶像剧的演法,或者市场已经习惯了你的这一套面貌,会对未来的戏路有限制。好的演员可以收放自如,关键是现在能真正称作‘好演员’的还是凤毛麟角。”小杨说。

如果艺人确定从偶像转型演员,艺人团队会直接拒接偶像剧的本子,主接现实主义、刑侦、年代等题材的正剧,哪怕从配角开始演,但是角色要精彩、有亮点 。比如,在古偶剧中奠定一番位置的成毅,便甘愿在政法题材剧《底线》中饰演男二。

如果艺人在偶像剧市场上仍有上升空间,艺人团队会优先考虑优质剧本,拒绝工业糖精和胡编乱造,最好有一些社会议题,其中首选贴近生活的校园剧,或者是平台S+级别,资源好、制作精良的头部剧。

凭借《传闻中的陈芊芊》爆火的赵露思,几乎再未接手小制作甜宠网剧,而是向平台S级大IP剧靠拢,比如《且试天下》《星汉灿烂·月升沧海》《偷偷藏不住》等等。与此同时,赵露思也在积极尝试正剧角色,比如年代剧《胡同》,中医题材剧《后浪》。

《传闻中的陈芊芊》,赵露思

粉丝的态度更为现实。艺人不红的时候,他们希望艺人可以演大IP偶像剧迅速吸粉,磨练演技。对手演员最好是知名小生小花,方便“带咖抬咖”。

当艺人一旦因偶像剧“抬咖”成功,粉丝的态度便有了反转。某知名男演员数据站负责人小优告诉 娱理工作室,五年是一个分水岭。如果艺人演了五年偶像剧,就必须开始思考转型问题,七年则是转型的底线。即使一开始没办法接到好的本子、好的角色,也可以先从小角色、单元剧开始演,最重要的是要证明自己有偶像剧之外的演技。

“一般爱豆或者年轻演员开始演偶像剧的年龄,基本上是20-22,演个5-7年基本快奔三了,如果还一门心思演偶像剧就有点不聪明了。”

艺人有偶像剧代表作之后,粉丝更希望艺人与正午阳光这类高口碑班底,和老戏骨搭戏,一方面能接触更多正剧资源,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宣传空间。

“我们宣传不会重点强调偶像剧部分,而是会把剧中和正剧搭边的元素拎出来,比如职场、悬疑等等。其次我们会突出主创班底,以及强调老戏骨的参与。毕竟大家都知道,近几年偶像剧名声不好。”小优说。

尽管团队和粉丝拼尽全力躲掉偶像剧,但市场的真实反馈,却是躲不掉的。

很多年轻演员之所以会与“偶像剧”一词绑定,不是因为剧本和宣传,而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展现出可以让人信服的演技,外貌便成了唯一留在观众心中的印象。

对他们来说,当务之急不是避开偶像剧,一股脑扎堆正剧,而是潜心磨练配得上正剧的演技。没有合格的演技,无论剧本多么扎实,有多少老戏骨做配,他们都会是最“偶像剧”的存在。

正午阳光口碑剧《开端》,主演白敬亭、赵今麦

(小杨,小雷,小优皆为化名)

参考资料:《在想象与现实之间飞行:中国青春偶像剧研究》,周涌,冯欣,《电视研究》

90小生大盘点,肖战、龚俊、白敬亭你最期待谁?

2022年度央八黄金档剧集榜

2023剧集市场:头部公司谁将产出“剧王”? 酷云互动全端播放量月榜发布! 重磅!2023“未来之路”文娱责任影响力盛典年度榜单正式发布为什么路人评价暑期档“虚假繁荣”? 干货满满!2023“未来之路”文娱责任影响力年度盛典论坛正式举办

小程序

点击进入|酷云EYE Grow免费版

小程序

酷云EYE Grow | 全媒体营销决策开放平台

酷云EYE Grow 将全媒体数据(电视、户外、互联网)与企业转化数据打通,应 用业界权威算法模型,为企业提供透明、高效的营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