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详细分析央视报道夫妻俩摆摊日入9000,可能造假的证据

原标题:详细分析央视报道夫妻俩摆摊日入9000,可能造假的证据

央视造假了吗?别急着下结论,待我用逻辑和科学详细分析:

先来回顾一下央视的报道内容:

“95后夜市夫妻档算起收入笑了”,夜市夫妻档:“豆腐西施和土豆郎”,95后夫妻范姐和赵哥,在浙江义乌市青口夜市,摆摊卖狼牙土豆和铁板豆腐,日入9000元,500斤土豆和250斤豆腐不够卖,夫妻俩斗志满满,希望早点买房一家人团圆。

接着陈述一些客观事实:

夫妻俩卖的是炸土豆和煎豆腐,客单价8元,租了两个摊位,年租金共71万,位置在义乌市青口夜市,该夜市日均人流量3万+,周末可达4万,央视拍摄那天是周日。

我的结论是:央视报道为真,夫妻俩收入其实比9000元还要多。

日入9000,客单价8元,也就是一天卖出1100多份,按一天摆摊十小时算,每分钟卖出2份,出餐速度能有这么快?

所用原材料500斤土豆和250斤豆腐,土豆需要清洗、削皮、改刀,豆腐需要改刀。经过计算,就算是熟手,仅处理原材料起码需要6个小时,这还不算其他琐碎环节,怎么做到的?

看完下面分析,你就知道其中的门道了。

1、优质客源

夫妻俩所在青口夜市位于商贸城南部,挨着商城大道,青口有大量电商卖家,对面北下朱是网红村,附近还有淘宝村(义务小商品大家都有耳闻吧),东莞工业区也在附近。

所以青口夜市的人流量非常高,日均4万+,这样的客源质量和数量,连很多景区都达不到,在全国也算是夜市里的大哥大了。在这里摆摊,只要你选品没问题,挣钱是水到渠成的事。

2、黄金档口

除了客源,夫妻俩租的摊位还是青口夜市第三、第四好的位置。青口夜市2023年餐饮中标名单显示,夫妻俩租的两个摊位,年租金分别是39万和32万,排在第三和第四名。

所以夫妻俩所在摊位其实是青口夜市的黄金档口,仅每天租金就需要支出2000元,每天从摊位前路过的人流量可能有2万+,央视拍摄那天是周日,3万+都有可能。

3、优质选品

夫妻俩卖的炸土豆和煎豆腐,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选品,有太多优点。

一是可以预制,尤其是人流量大时,锅根本不停火,当顾客下单后,只需拌调料装盘即可。

二是可以大批量制作,不像炒饭、棉花糖等需要一件件做,炸土豆和煎豆腐,出单越多,单位时间成本越低。

三是客单价低,这样一来受众就越大。要想销量高,单价不能高,客单价直接决定了销量的天花板。

四是受众广,土豆和豆腐分别是高碳水和高蛋白食物,不喜欢吃的很少,加之是油炸、麻辣风格,很容易获客。

4、众多徒弟

夫妻俩通过直播引流,每天都是带着十多位徒弟一起摆摊,而这十多位徒弟属于是真正的“付费上班”,他们在交完学费后,跟着夫妻俩学习。

不管是削土豆还是出摊,这些徒弟都会参与,现在你还觉得500斤土豆、250斤豆腐多吗?一分钟出两单还多吗?

算上直播收入和徒弟学费,其实夫妻俩日收入远不止9000,上万是肯定的。

综上,央视没有造谣,夫妻俩不是演员,日收入9000也没有造假,而且还保守了。

刨除每天2000元租金、1000元物料、100元折旧成本,夫妻俩周日那天的利润有6000元。平时工作日应该有3000元利润,算上下雨天等因素,以及直播和学费收入,夫妻俩年收入在120万左右。

但是,这样的收入是有代价的:

1、过度劳累

夫妻俩在视频中说,经常摆摊到凌晨两点,早上10点就要起床,长期睡眠不足+劳动强度过高,以及长时间在油烟、高温环境下工作。

他们的心肺、心脑血管、双腿都比常人更容易出问题,以后大概率会在健康上花费更多,还要遭受身体疼痛。

2、高风险

年租金71万,普通人甚至需要贷款或分期,前三年什么情况大家心里清楚,试问给你机会,你敢去吗?

说实话,我是不敢的,万一哪天突然又静默,小心脏根本承受不了。

而且这对夫妻只是今年成功了,前三年他俩赔了多少钱,一般人可能想象不到。

3、没时间陪家人、没时间带孩子

夫妻俩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在电话中问妈妈,“我快十岁生日了,你和爸爸回来吗”?孩子头发长了也没人管,妈妈对孩子的期待是“考试别倒数第一就行”……

讲真,这一点都不“正能量”,说好听点就是“为了给孩子挣钱外出拼搏”,难听点就是“为了挣钱连孩子都不顾了”,留守儿童大多都过得不幸福,经历过的都懂。

在我个人价值观里,如果不能陪伴孩子,我就选择丁克,一旦生下来,必定陪伴。

综上,任何好处都是需要代价的,义务这对夫妻,算是摆摊界的天花板了,他们的成功是付出健康、陪伴家人、承担高风险的代价后获得的,一般人根本无法复制。

就像高考满分750分,总有“天才”能考到710+,但了解他们的都知道,背后付出了大量精力,牺牲了不知多少娱乐时间,还需要一定的运气保驾护航……难道你也会觉得,考700多分的都是靠作弊吗?

既然这事没那么离谱,为什么相信央视的人不多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官媒信誉在下降

之前官媒没少“整活”,比如老太太摆摊卖衣服年入90万,比如95后大厂女生裸辞开麻将馆当保洁,每天上班3小时月挣3万,再比如95后大厂女生裸辞卖盒饭月挣4万……

就和“狼来了”故事一样,撒谎多了,即使有天说了真话,也没人相信,这又能怪谁呢?

2、央视的文案有些阴阳怪气

体力活就体力活嘛、没时间陪孩子就是不尽责嘛,非要说成是“正能量”,非要渲染成“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选了一家摆摊界的“清华考生”去拍摄,还是挑人流量大的周日,结果渲染成普通人该有的样子,让多少人看了白白焦虑、内耗。

要是有人看完后,也跑去租几十万的摊位创业,赔钱了找谁说理去,这不是误导成年人吗?

3、央视不正面回应

当然,言论自由,只要没造假,文案怎么写是人家的自由。同理,观众也有批评的自由,但一看评论区,要么是精选、要么处于关闭状态……

就算多雇一个人专门回复网友评论,成本又能增加多少呢?即使不回复,为什么要精选或关闭呢?是在怕什么还是懒得回应?这样做怎么让网友相信……

总结:夫妻俩日入9000为真,但丝毫没有代表性,也不具有可复制性,文案写得阴阳怪气,越来越像是某类自媒体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