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武汉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有何区别?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前一段时间总有人艾特小编有关长江新区是否划为中心城区的消息,由于小编也不确定,就说要低调一点等官方消息,于是有网友问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有什么区别吗,会写在脸上吗?

那么,武汉中心城区和武汉非中心城区到底有什么区别,对外地落户武汉的人而言到底有什么影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仔细梳理一下。

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的区别

1、教育

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不一致。中心城区的教育各个区是互通的,虽然也是划片入学,但是中考的时候可以跨区报考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所有高中,普高线也是一致的。

但是非中心城区,比如江夏新洲东西湖等地区是不能跨区报考(东西湖的常青花园除外,后面再细说),这些区的孩子只能报考本区的高中,以及华师一附中和外国语学院两所全市招生的高中。每个区的普高线也不一致,一般而言,郊区的普高线比中心城区的低。

2、居民医保

目前全武汉市居民医保互通了,原来郊区的新农合和中心城区城镇医保进行整合,现在全部叫居民医保,缴费一致报销比例一致,实现3个无差别。

3、社保公积金

社保是中心城区联网了,如果换工作的话,中心城区内部跨区换工作可以自动转。但是郊区还未和中心城区联网,郊区和中心城区之间需要办理转移手续,因为医保部分还没互通,不能直接转存。

这不就有网友从蔡甸换工作到经开,结果就没有自动转的情况,出现了两个医保账户。

而公积金这块是全市互通的,不会存在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差别的情况。

4、灵活就业

目前灵活就业这块,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也是没有互通的,但是政策是一样的,都是按照不同的档位进行缴纳。

5、退休金

养老这块主要看领取人所在的单位缴纳的比例,并不是中心城区就高于非中心城区。比如东西湖属于非中心城区,但是东西湖农场退休工人的退休金比中心城区很多单位的退休工人的退休金都高。

没有单位缴纳的就看自己缴纳灵活就业养老是第几档,交得高领的多。然后非中心城区的地区的人如果户口在村里,如果没条件缴纳灵活就业养老,可以选择农保,费用相对较低,但是到了退休年龄拿的钱也相对较少。

6、低保、贫困救济等

低保、贫困救济这方面,中心城区高于非中心城区。

7、丧葬费补助金和抚恤金

目前只看到企业职工的(包含灵活就业的),全湖北都是一个标准,丧葬费都是一致的。

但是抚恤金不同,主要逝者生前所在的单位,不同单位最终拿到的抚恤金是不一样的,跟是不是中心城区没太大的区别,主要看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跟企业职工的也不一样。

8、最低工资标准

武汉每个区的退休工资标准不一样,7个中心城区、3个开发区都采用的是第一档,江夏、黄陂、新洲、蔡甸则属于第二档。

9、公交系统

目前武汉市公交系统覆盖中心城区和郊区的部分地区,由于郊区有大量农村地带,地广人稀,所以部分郊区城乡公交并未采用武汉市公交体系。

比如黄陂南部不仅有武汉公交还有本区的木兰公交。江夏城区采用武汉公交,南部地区采用省客集团公交体系。新洲阳逻那边有少量武汉公交,其他的采用的省客集团公交体系。

目前,武汉通可以刷全武汉市内所有的公交,包括木兰公交和新洲江夏等地的城乡公交。但是其他公交体系换乘武汉市公交的时候没有换乘免费。比如坐木兰公交换292武汉公交就没有换乘免费。但是中心城区内都是武汉公交体系,换乘免费。

另外乘坐武汉交通体系公交老年证乘坐公交免费,但是郊区非武汉体系的公交车则不免费。

而且武汉公交体系的公交在中心城区一票制,但是在郊区有些线路会比较贵。比如通往黄陂前川的292需要4元,通往盘黄陂龙城的229需要2.5元,通往江夏纸坊的903需要3元。

10、定价权

此外中心城区与非中心城区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区别,就是黄陂、新洲、江夏、蔡甸等郊区享有15个事项的定价权,包括燃气价、农村道路班车客流票价等。

11、其他

除了上面小编列举的,像医疗、商圈这些配套中心城区比较占优势,但具体也得看地方,有些中心城区周边也没啥配套,去医院和商场火车站有可能还没有某些非中心城区方便。

再就是各区景区惠民政策,部分郊区针对本区人民提供了惠民游免门票活动,比如黄陂的惠民游,当然这个主要是本区与非本区的区别,跟是不是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关系也不大。

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对个人的影响

经过上面11条的对比,我们会发现,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对外地落户的人来说最大的影响还是在教育这块。因为教育是跟户籍有直接联系的。其他的要么跟户籍关系不大,要么跟个人生活关系不大,跟自己所在单位影响比较大。

比如居民医保,现在全市一致无差别。社保退休金、抚恤金、最低工资看个人所在单位;灵活就业退休金看自己缴纳的情况;其他的对大部分人影响不大。

至于生活配套环境啥的,真的就是看地段了。而公交出行、燃气等这些费用方面这块主要看个人出行方式以及生活开支情况。

所以,如果不考虑教育的情况下,落户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对个人生活真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不存在中心城区就高于非中心城区的说法,更多的是人们的面子问题。

不过由于落户和买房联系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中心城区的房价高于非中心城区,保值效果和投资前景也比非中心城区好,所以大家在买房落户的时候一定要多方位选择。

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的划分

了解了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的区别,以及个人的影响,接下来就给大家说说哪些是中心城区,哪些是非中心城区。

江岸、江汉、硚口、武昌、洪山、汉阳、青山这6个行政区是中心城区。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参照中心城区标准,也就是说这8个区采用的中心城区标准。(PS:东湖风景区、化工区在上述区域内,也是中心城区待遇哈)

黄陂、江夏、新洲、蔡甸属于非中心城区。

东西湖也属于非中心城区,但是常青花园由于是江汉教育系,享受中心城区的教育政策。同时常青那边的初中每年对东西湖其他地区的学生有少量招生名额。然后,除了社保不能完全直接互通、享受郊区的15项定价权外,其他的跟中心区没差别。

汉南的教育是郊区教育,享有郊区的15项定价权,其他的由于被武汉经开托管了,所以参考中心城区待遇。

////////////////////

最后想说,随着武汉城郊一体化的推进,武汉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小,而对于外地落户武汉的人来说,最该考虑的不仅仅是非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的区别,而是自己买房所在地的环境、配套、以及自己买房预算等等。

希望以后武汉城郊一体化能进一步推进,让外地落户的人真正被这个城市无差别接纳,而不是用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户口以及老武汉和“外码”这种明显界限的划分,人为地分出个三六九等。

编辑:筱莜

图片: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