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核医学,谈“核”不色变!

最近你去体检了吗?讲到要去医院做检查,小到看牙、大到诊治肿瘤,很多时候都需要借助医学影像,在放射科或者是核医学科去检查。那么问题来了,很多人在听到“核医学”这几个字的时候,心里就开始担忧,感觉这里充满了辐射,检查一次会不会“伤身耗损”呢?

今天,小can就带着《健康100FUN》的健康君,一起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核医学里探秘!

点击视频看看↓↓↓

以下视频来源于

健康100FUN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我们还请到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主任、广东省核医学质控中心主任樊卫,为大家解开心中的疑惑!

    提到核医学科,大家会联想起什么?照CT、MR?还是肿瘤放疗呢?

    其实核医学科是很大的一个学科,从临床角度来说,核医学科就是利用放射性药物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就目前核医学在全世界的应用范围来讲,除了做生命科学研究之外,真正在临床的应用,最“光环的区域就是肿瘤。

    从我国调查情况来看,大概70%至80%左右的核医学,都是应用于肿瘤治疗,肿瘤是核医学第一大应用场景。

    众所周知,肿瘤早期诊断以及精准化诊疗,是提升生存率的关键,而核医学作为疾病诊断中先进技术的缩影,在肿瘤的精准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核医学具有精准、高效、副作用小等优势,既可应用核素显像,又可以利用核素治疗,实现诊疗一体化。

    一般来说,在临床的应用,第一个用途就是想了解肿瘤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在哪个部位。

    第二个用途就是指导治疗,譬如男性的前列腺癌,前列腺病灶到什么地方,有没有靶点,能不能利用生物特征进行治疗。

    第三种情况就是能够评价,一般是做完常规疗程后,休息一个月再做评价;而核医学的评价就是,做完治疗24小时后可以看到细胞的代谢变化,就可以判断早期药物是否有效。

    精准诊疗满足了,但是大家最担忧的辐射问题,又如何呢?

    从诊断来讲,核医学的“核”和核反应的“核”是两个概念,不是一回事。这个“核”是造福于人类的,因为这个方法可以把人体的靶点显示出来,并不产生任何治疗生物效应。

    如果还不放心,还有人工智能帮你检测辐射量!

    中肿的核医学科还充满了智慧化的色彩,小can刚刚就和这个机器人互动啦!只要简单输入个人资料,站在机器前面就能简单测试血压、体温以及人体即时的辐射含量是多少,整个测量过程不用2分钟,很先进!

    肿瘤精准诊疗

    实现患者生存期延长

    技术的不断发展

    也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转载自健康100FUN

    编辑/赵现廷 审核/陈鋆 审核发布/文朝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