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京商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ReelFocus真实影像计划

原标题:京商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ReelFocus真实影像计划

2023年4月27日,北京国际电影节·ReelFocus真实影像计划论坛在京召开。京商传媒作为媒体合作伙伴受邀参加本次盛会。

ReelFocus真实影像计划是专注学生导演和青年创作者挖掘和培养的影像作品扶持计划。该计划联合海内外高校向青年影视创作者发出征片邀请,寻找与扶持优秀的准电影人,为造血中的中国电影输入更多新鲜血液,为学生导演顺利成长为职业导演保驾护航。

著名导演、监制、制片人,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纪录片专硕导师:周兵老师;马来西亚导演:柯汶利;中国电影导演、编剧、作家:万玛才旦;著名电影导演、国家一级电影摄影师:侯咏;导演、编剧:周子陽作为论坛嘉宾与大家分享电影及纪录片创作阶段的心得。

/ 周兵 /

曾在中央电视台工作20年,历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编导、《东方时空·纪事》栏目和《东方时空》特别节目组制片人,曾任中央新影集团特别节目部主任,中央新影集团周兵导演工作室艺术总监。

代表作有《故宫》《台北故宫》《敦煌》《梅兰芳》《下南洋》《外滩》《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千年菩提路》《千年国医》《百年巨匠》等。

现京商传媒正在发行:《春节》、《长城内外》、《穿越丝路的花语》、《关中书院》、《筚路·薪传——南洋华文教育今昔谈》等。

纪录片单元评审周兵老师说:纪录片和剧情电影最大的学术判断很简单就是“非虚构”,非虚构就是我们做纪录片导演,最大的一个挑战是能不能非常直接、原生态地观察生活,通过摄影机把这段生活中的某一个角度如实地记录下来。

周兵老师在分享拍摄预算的问题时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首先在作品的创作中,前后期的技术配置费用要求很低,可以适当节省;另外演员的生活成本大概是多少可以计算出来,很多演员是友情出演,很多同学是互相可以帮助的;其次可以通过实践来摸索成本控制:我们从每个最基础的岗位干起,重要的岗位都经历过以后,你会相对清晰精准地知道预算的控制和管理。

周兵老师还说:真正现金开销是非常少的,给同学一个建议,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坚持、周期时间和人员调配管理训练能力的具备。

在对新人的寄语中,周兵老师讲到:我希望在这个岗位上的人是内心真的热爱纪录片的创作。因为,热爱才能走得更长远。创意的背后是永远保持新鲜和更有犀利的感觉。创意在我们看来,对于年轻人恒心的素质要求是最重要的。因为做影视行业是个很苦的活,需要很大的、坚强的毅力和体力坚持。在一个团队,影视也是集体的项目,需要合作,所以你需要和团队建立很好的互信、信任关系,友爱关系,作为人的诚实是非常重要的。

/ 柯汶利/

柯汶利(Sam Quah)马来西亚导演、剪辑。

2014年,执导个人首部短片《自由人》,该片入围奥斯卡金像奖实景短片奖 、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短片奖。2019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误杀》 ;同年,与戴墨、姚文逸、来牧宽联合执导悬疑剧《唐人街探案》。

主竞赛单元评审柯汶利导演分享了自己的从业历程,并从作品的“议题”和“语言”两大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第一个是“议题”,你要做什么样的作品跟世界有关系的议题,跟社会有关系的议题;第二个“语言”,创作电影的语言。有很多不同的方式结构电影,电影本身很多常规的,比如很正常的拍摄,但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更新的电影语言,这也是影展会很喜欢或者是可以更多的交流的。他说:“以前我们在看很多经典电影的时候,侯导演、杨导演等等拍的电影,那些都是非常经典的电影,那些电影在当时拍出来的时候,一定是很酷的,一定是我没看过这种形式,没看过这种议题,没看过这种画面,当时有这种感觉。到了现在,我们做出作品的时候,会让大家觉得很“酷”,觉得这个作品很有意思我没看过,我们必须要找到现代的电影语言说故事、做表达。我觉得学习大师们的经典精神,或者他们的热情,但并不是现在要模仿他们,因为他们有他们的年代,有他们那时候的新鲜感或者那时候的表达方式,但我们这代人要有怎么样的表达方式,这是现在我们必须更多关注的。”

本次论坛,邀请到演员周冬雨、王智担任颁奖嘉宾。

本次活动京商传媒作为纪录片领域媒体合作伙伴与主办方协同推广宣传。

本次活动设有评审单元,多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以下为获奖作品信息:

除获奖作品外,本次评选活动入围的多部作品都具有独特的创作思路及角度:

| 创投单元故事片入围作品

《冰棍》

导演:姜晨

“拆迁”似乎是汹涌澎湃的现代中国乡土社会变迁中,让人难以忽视的一波浪潮。巨浪之下,涌动着无数阴差阳错与造化机缘的浪花。这一切看似天意,然而其中矛盾的漩涡,始终是真实纠葛的欲望与利益。《冰棍》中所探讨的深层情感核心,就是这样两种人的本来欲求——对于真情和生存的渴望。然而一番劳碌挣扎,却始终找不到和解之道,这样的尴尬萦绕在故事中每一个人的生命深处,体现在每一次利益与情感的选择与冲突之中。故事背景所在的江浙传统农村,土地意识、道德观念、人情纠葛是紧密联系的一股绳,当这条绳子濒临断裂时,人们的目光该落向何处?

《第一天,月亮真大啊》

导演:吕昊原

本片最早灵感来源自同名散文诗,从一个失眠老人在临终前的琐碎小事切入描绘东北留守老年人的群像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所以本片没有过多的去单一描绘主角的生活,而更多地在镜头里注入了真实的生活环境(这些环境是否要实拍还是表演出来仍需商榷)。在影像风格上借鉴电视剧《平原上的摩西》,用长镜头和内部运动保持镜头内的时间段落的完整,已达到更突出人物的生活。

《恐龙蛋事件》

导演:刘知铨

长期以来,我在创作的选题方面,多会强调概念的奇遇性,强烈地想要在现实故事中挖掘超现实元素的落地可能,换言之,它可能是关于童趣或荒诞的选题。在这个逻辑下,正态分布式地囊括了其特殊的人物、事件与成长。视觉化地来讲,好似东南亚影片中迷雾式的奇异呈现,但由于土壤的不同,只是借用其装饰的那些称之为范式的东西,嫁接到个人经历的叙事中来。在推进这部短片以前,我曾惊诧地了解到身边有位亲戚富裕起来的原因是因为火车失事后的巨额赔偿,同日常一样,生活流的场域中,平静但也潜藏着矛盾与冲突。

短片部分主要围绕张家鸣性格的成长和玲姐自身情感的选择上,虽会稍涉及部分超现实的设定,甚至戏谑的情节,比如恐龙蛋、逃跑的孔雀和门后的亲吻等,但归根结底还是在关注传统的家庭结构。在此期间,我还尝试去塑造一个不在场的平行时空,也就是正在印度尼西亚的父亲段峰所牵涉的暗线。回到母子的主要人物关系上,他们的身份和所处的事件都是相对特殊的,即将前去印度尼西亚的陪读家庭也反映着社会议题的讨论,归根结底,主题永恒地是关于情感上共同的孤独,除此之外,个体的焦虑、认同及对家庭的依赖也列处于表达的范畴之内。

《蓝色纸鸢》

导演:卓绍斌

这个社会好像在给我们下定义, “我”是谁?

就如专升本的非全日制本科,它到底是不是本科?又如在同一个工作环境的人,有些是编制,有些是合同,他们真的有很大的不同吗?故事中的中英混血儿卢卡斯,他也在面临着“我”是谁的问题,也面临着身份认同问题,他活在两个家庭中,他到底属于中国家庭还是英国家庭?或许我们的快乐就是在一直地被社会的定义或者旁人的看法所消磨殆尽,我们的不快乐或许是太在意我们本体以外的东西,那些本不该有的偏见,那些世俗看法和观念。故事的最后,卢卡斯独自牵起风筝奔跑时,他是快乐的,他原本只是希望放风筝而已,但是他却忘了,放风筝其实也可以一个人,快乐是可以自给的。

《牧羊海上的白昼》

导演:蔡坤宇

本片是根据真实新闻事件改编、融合地域文化的一部带有悬疑色彩、犯罪元素的剧情短片。可能同时还拥有纪录片导演身份的原因,我一直对社会新闻事件有蛮高的关注度,很多灵感和想法经常会从这些真实事件中来,这部影片发生的背景也是取材自三、四年前发生在东北乡村的一个智障奸杀案。这起案件吸引我们的点在于,在这个闭塞的村里的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村里的傻男孩开始有了性冲动,他们一直没有把这个男孩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也就自然而然地认为他没有危险,放松了警惕。这个男孩就像房间里的大象,因为所有人的冷漠,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每一只撞死的鸟》

导演:陈嘉玥

曾经无意间知道了鸟儿会在高层玻璃上撞死的现象,因为它们并不知道哪里有玻璃,更不知玻璃为何物。一下子就感觉撞死的鸟儿像是一个冷峻的譬喻,因此写下了这个故事。姨妈在生活中磨平美貌,姨父奋斗很多年还是被人看不起,阿雀想走出乡下的过去但是却做不到。每个人都想跳出自己的阶级,但是不得其法,就像鸟儿撞向看不见的玻璃。影像风格上会参考长久允导演的《我们是小僵尸》,以及牛小雨导演的《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希望能在影像中更多地去表现广州老城区那种新旧杂糅的质感,以及广东地区特有的闷热与潮湿,在语言上以普通话为主,参杂部分雷州半岛口音的粤语。

《农胎柯吐》

导演:王晨、李函芮

本片的创作团队包含许多白族和女性创作者,并在 2022 年下半年以来进行了多个阶段的相对扎实的调研勘采和实地走访。白族相较于我国其他民族而言,具有更深刻的母系社会的历史和精神传统,本片作为少数民族题材的女性故事,以当今的大理白族为切入点,展现现代转型过程中白族女性所面临的社会和精神境遇,塑造切合当下的白族女性形象,书写其内在经验和力量,力求在白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和女性 (母性)经验中寻找新的影像内容与形式,填补这一领域创作的空白。

《三好学生》

导演:黄子烨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内心中所相信的正义被背叛的故事。成长中的一些瞬间,我们都曾经历不同程度的背叛。在如今回想起来,是这些时刻击碎了我们最初认知中对于世界与他人的幻想,让我们的认知一次又一次地在这些背叛中得以重筑,适应这个社会、成为如今的自我。

故事灵感来源于个人真实经历。我在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曾为了一堂公开课反复排练多达八次。长大以后我再回想起来发觉一些小时候倍感困惑的事情,在成人世界看来却如此司空见惯。至此,我想要用一堂公开课作为故事的切入点,以一个女初中生的视点,记录孩子的视角下对于那些看似习以为常的事情所发起的奋力反抗,用细腻的影像去建构他们对于权威的信任,以及他们所相信的事情如何将他们背叛。

《四牲六道》

导演:游智杰

讲述一个发生在寒冷冬夜里,一辆计程车上的行车纪录仪意外拍下了真实而恐怖的场景,一场灾难正向全人类袭来的故事,反映出人类社会中各种阶层和族群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沉沦,呈现出对于人类命运和世界本质的深刻探究。

参考台湾地区的出租车真实事故,很多师傅为了自保会在车上安装两台或以上的行车记录仪,以进行多视角的捕捉保护自己,上述的方法提供给了作者一种全新的客观叙事手段,本片尝试以一镜到底的旁观方式,突破既有的类型叙事手法,讲述极具创意的宏观故事,并融合猎奇色彩与惊悚悬疑而成的客观视角,借此除了吸引观众目光外,也能为故事后续发展多了更多可能性。

《香火》

导演:曾雨蕊

《香火》是关于对抗遗忘的故事。情感的本能,以及情感与庞大的社会秩序和规矩的较量,是这个故事的主要体现。

基于真实的故事背景,在马坪这所小镇上,未成年人的死亡意味着“人” 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遗忘。不能有葬礼,不能进祖坟,不能被祭祀,甚至死者要背上“这辈子来讨债”的污名,听起来魔幻又荒诞, 而这个却荒诞又真实地发生在我的家庭。闲聊时听说自己有个 10 岁就溺水身亡的小叔叔,而这位小叔叔正在经历人的第三次死亡。然而爱是 一种本能,面对死亡,遗忘不是最好的办法,因此,《香火》是关于 对抗遗忘的故事。情感的本能,以及情感与庞大的社会秩序和规矩的较量,是这个故事的主要体现。

《寻牛》

导演:刘一磊

游牧人莫德格在那片熟悉土地的吸引下,重回了故乡的村落。在放牧的过程中,走失了一头牛。莫德格几经辗转,通过牛贩子王梅的告知,才知道老牛重回了它的老主人高娃那里。依照蒙古族习俗“老牛回家,再不出门”,以及萨满告诫高娃“唯有长生天的赠予才能治愈她的腿疾”使其误以为老牛就是长生天的馈赠。于是高娃面对莫德格与王梅的接连讨要,通通拒绝。在高娃质疑了莫德格蒙古人身份之后,莫德格一怒之下请警察出面,才讨回了牛,却也因此与高娃结仇。一日,老牛难产,莫德格不得不求助于高娃,高娃面对生命,摒弃前嫌,出手相助。莫德格感激之下,将小牛赠予高娃,二人达成和解,一笑泯恩仇。

《羊群,老人,村落》

导演:贺梓闻

影片讲述了一位年迈的老人因需要改建自己的农村住宅,而不得不放弃与告别自己心爱的羊群的故事。

我的姥姥姥爷均是北京市延庆区某一村庄地道的农民,我自幼生活在那里。二十年的时光,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成效,如今的农村早已不同于往年,土地的合理规划与延绵的山峰相辅相成, 梯田与绿色植被的规划甚是美丽与壮观;大部分村民已经住上了二层小洋楼,并且落实新能源设施与垃圾分类,旱厕问题早已解决等;不仅如此,如今有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返回并建设家乡:这一切都是在受党与国家以及北京市政府的积极影响,遵守方针,才能脚踏实地的实现如今的美丽乡村,实现共同富裕。

这部短片有着最真实,积极,并且有着人文关怀的部分:我们在这部短片中不仅会看到新农村建设的成功,还可以看到人与自然,与生灵,牲畜间所流露出的最朴实,最真挚的情感。新农村建设,农村会变好,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唯独那颗最真诚的心,永远不会枯竭。

当人们在为伟大时代所奋斗的同时, 偶尔看看脚下的那片沃土,回首望一望养育自己的那片田野,感受大自然最温柔的安抚,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创投单元纪录片入围作品

《蜉蝣》

导演:蔡坤宇

影片聚焦于祖祖辈辈生活在九龙江上的连家船民,他们终日漂浮在水上,以渔为生,以舟为马,以船为家。然而,伴随着城市的扩张,他们不得不踏上陌生的陆地,在别人认为的稳定的生活中,却感受到漂泊的惶恐;当别人把他们逐渐消失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来保护的时候,他们却极力地想摆脱这尴尬的身份,成为普通的人。为此,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归途》

导演:邱婧熠

在河南省焦作市纪孟村,年近百岁的老人邱贵荣身体不便,卧床在家,老人的四个儿子也住在同村。为照顾老母亲,四人以五天为一个周期,轮流为母亲做饭、守夜,进行着农村典型的“家庭养老”模式,老人的三个女儿也会不时回村探望照顾。

疫情的放开打破了这个本平静的养老模式,老人感染新冠,身体状况极速下降,儿女们24小时在床边守护。而以老人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大家族,也似乎处在风雨飘摇中……

这位老人就是我的姥姥,这是一个和我最亲近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情的片子。

《火把戏班》

导演:陈吉

《火把戏班》聚焦于一个漂泊在成都的民间戏班——清泉川剧团,清泉川剧团是赫赫有名的电影《活着唱着》的全体演员,褪去光环之后,他们依旧按时在镇上演出。简陋的平房,潮湿昏暗,厨房搭在屋檐下,演员们就在屋檐下化妆、换装。他们中有夫妻,有80岁的老演员,还有90后演员,他们就这样追随着团长赵小利走南闯北,坚守着中国传统的地方文化戏曲。本片记录该剧团在“高光时刻”之后的真实生活写照,以此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落日余晖》

导演:钟时晶

早年因成分不好错过婚姻、工作的三位孤寡老人晚年时的追梦生活:痴呆的94岁老大在等待一个“平反”;沉迷命理的79岁老二自创婚配秘籍期待一段姻缘;去拆迁房里收集地图的73岁瘸腿老三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女孩,女孩》

导演:孟艺格

本纪录片将会用镜头讲述一个为了寻找童年伙伴的女孩为此攒钱离开小城的过程,以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跟身边的人所发生的种种有趣的小事以及女孩内心的变化,同时也会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一位大城市女孩丰富多彩的生活。两个人时常用电话联系,诉说着各自心中的烦恼和秘密,尽管在小城市的女孩不断努力追寻,然而两个女孩的人生轨迹其实早已经渐行渐远......

《沙漠,彼岸》

导演:黄京昆

2022 年 4 月 15 日,美国查普曼大学和南加大的学生剧组,在洛杉矶一片沙漠景区拍摄时发生事故。意外发生后,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王棚父亲得知了孩子逝世的噩耗。在半个月内,他办理好了签证并抵达美国来处理自己儿子的后事。同时,王棚生前的室友和朋友还在剪辑他的毕业作品,他们也在面对他的死亡和自己对电影梦想的未知。王棚父亲在主持完自己儿子在美国的追悼会之后,带着他的骨灰回国。而在国内,一个学生剧组决定要在国内重拍这个剧本,并且要以完全正规合法的流程进行。这个剧组正在进行勘景和试镜的工作。王棚的父亲带着王棚的骨灰回到自己家中,为他举办一个中国的葬礼。远在美国的王棚的朋友,还在挣扎于剪辑王棚最后的毕业作品。面对他所拍摄的影像,他们很难不会想起王棚。但是他们也同样在背负着王棚的影像理想寻找着自己前进的方向。在北京,另一位王棚生前的朋友,已经放弃了电影的梦想,但是却在帮助这个学生剧组的工作,联系着政府机关寻求合法的拍摄许可,但是进展却并不顺利。而在四川,王棚的葬礼进行了几天,在美国那边的官司还时刻不停地缠住王棚父亲的生活。

《十五》

导演:龙娉如、李雨函

彭阳县福利院的两个十五岁女孩,是室友,亦是亲密无间的伙伴。贾婷上高一,短短几天她社牛奔放的个性在新的校园里展露无遗;马小燕升初二,乖巧懂事好学,希望日后能找个好医生给妈妈治精神病。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县级民政部门将不再办福利院,女孩们也即将转到市里新的中学,对于未来,她们期待又抗拒。但是走向未来的第一步,是直面身世的勇气。

这些新血导演们将镜头对准真实生活,对创作满含炽热情感,呈现出闪闪发光的故事巧思,期待看到这些灵感的种子能够开花结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