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常用试剂----氯化锌

【英文名称】Zinc Chloride

【分子式】Cl2Zn

【分子量】136.29

【CA登录号】[7646-85-7]

【结构式】ZnCl2

【物理性质】白色颗粒,mp 293 oC,bp 732 oC, d 2.907 g/cm3。溶于水、乙醇和甘油。

【制备和商品】商品化的氯化锌试剂为白色、 无味、容易潮解的颗粒,主要含有微量水和氯氧化锌杂质。氯化锌的纯化可通过在1,4-二氧六烷中加入锌粉回流,进而冷却析出来实现。

【注意事项】氯化锌非常容易潮解,必须在无 水环境中保存。它对皮肤和黏膜也具有一定刺激性。

氯化锌是一个在有机化学中应用非常广 泛的试剂,能够用于制备有机锌试剂,并作为路易斯酸实现环加成、取代和其它加成反应,另外也可以用于实现选择性还原反应。氯化锌能够与其它有机金属试剂如有机镁、有机锂、有机铜、有机锡等发生转移金属化反应,得到烯丙基、丙炔基或丙二烯的有机锌试剂,进而实现对羰基化合物、亚胺或亚胺盐的亲核加成反应,实现碳-碳键的形成 (式1,式2)[1,2]。这是一种在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选择性实现碳-碳键形成的方法。

有机锌试剂相比钯试剂和镍试剂具有更 高的反应活性,能够实现多种类型的碳-碳键偶联反应,如sp2-sp3 (式3)[3]、sp2-sp2 (式4)[4] 和sp2-sp (式5)[5]碳-碳键偶联反应。在有机锌试剂诱导下均能实现。

此外,钯试剂催化的sp或sp2卤代物与乙 烯基铝、乙烯基铜、乙烯基锆的偶联反应在氯化锌存在下能够进行的更为完全 (式6)[6]。

氯化锌也是一个非常温和的路易斯酸,它 在有机合成中被频繁地用于促进各种亲核试剂对碳-杂原子双键C=X 的加成反应。如1,3-丙二腈与芳基醛的 Knoevenagel缩合反应 即是 在氯化锌的催化下完成的 (式7)[7]。

氯化锌路易斯酸的特性也可用于活化碳- 杂原子单键C-X,苄基、烯丙基、丙炔基和三级卤代物都能在氯化锌诱导下与杂原子亲核试剂发生取代反应 (式8)[ 8]。

氯化锌与氮杂环丙烷作用可以高选择地 得到氯代的开环产物 (式9)[9]

与还原试剂组合使用,氯化锌也能实现多 种类型的还原反应。如氯化锌与硼氢化钠作用能得到高活性还原剂硼氢化锌,能够用于选择性羰基化合物的还原;氯化锌与氰基硼酸钠的组合则能选择性地还原三级卤代物、烯丙基和苄基卤代物 (式10)[10]。

在手性配体存在下,氯化锌与二异丁基氢 化铝DIBAL 作用能够实现芳基酮化合物的手性还原反应 (式11)[11]。

氯化锌与酰氯的组合能够有效实现硅基烯醇 醚的酰化反应,得到β-双羰基化合物 (式12)[12]。

氯化锌诱导的芳烃取代反应在有机合成 中也有许多经典的例子,如Fischer 吲哚的合 成反应 (式13)[13]。

氯化锌诱导腈和富电子芳环发生Houben-Hoesch反应制备芳基酮。

【 Tetrahedron Lett. 1994, 35, 6347-6350】

相关文献

1. (a) Masuyama, Y.; Kinugawa, N.; Kurusu, Y. J. Org. Chem., 1987, 52, 3702. (b) Tamao, K.; Nakaji, E.; Ito. Y. J. Org.Chem., 1987, 52, 957.

2. Evans, D. A.; Nelson, J. V. J. Am. Chem. Soc., 1980, 102, 774.

3. Tamao, K.; Ishida, M.; Kumada, M . J. Org. Chem., 1983, 48, 2120.

4. Russell, C. E.; Hegedus., L. S. J. Am. Chem. Soc., 1983, 105, 943.

5. (a) King, A. O.; Okukado, N.; Negishi, E. Chem. Commun., 1977, 683. (b) King, A. O.; Negishi, E.; Villiani, Jr.; F. J.;Silveira, A. J. Org. Chem., 1978, 43, 358.

6. Negishi, E.; Okukado, N.; king, A. O.; Van Horn, D. E.; Spiegel, B. I. J. Am. Chem. Soc., 1978, 100, 2254.

7. Rao, P. S.; Venkataratnam, R. V. Tetrahedron Lett., 1991, 32, 5821.

8. Alonso, F.; Yus. M. Tetrahedron, 1991, 47, 9119.

9. Ghorai, M. K.; Das, K.; Kumar, A.; Ghosh, K. Tetrahedron Lett., 2005, 46, 4103.

10. Kim, S.; Kim, Y. J.; Ahn, K. H. Tetrahedron Lett., 1983, 24, 3369.

11. (a) Solladie, G.; Demailly, G.; Greck, C. Tetrahedron Lett., 1985, 26, 435. (b) Hanamoto, T.; Fuchikama, T. J. Org. Chem., 1990, 55, 4969.

12. (a) Tirpak, R. E.; Rathke, M. W. J. Org. Chem., 1982, 47, 5099. (b) Reetz, M. T.; Kyung, S.-H. Tetrahedron Lett., 1985, 26, 6333.

13. Prochazki, M. P.; Cartson, R. Acta. Chem. Scand., 1989, 43, 651.

本文转自:《现代有机合成试剂——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等编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