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南极手记丨穿越“魔鬼西风带”

原标题:南极手记丨穿越“魔鬼西风带”

穿越“魔鬼西风带”

杨 阳

2022年4月26日,历时174天的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本次科考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为推动极地强国建设的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全程参与南极科考的科研人员之一,中国海洋大学博士杨阳记录了他在科考过程中的科学观察和人文思考。

我们在2021年11月自上海启程,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进行为期半年的科学考察。“雪龙号”经过热热闹闹的东南亚渔场和碧水蓝天的印度洋,在非洲东部的毛里求斯进行补给。

完成补给后的第一顿饭让我记忆犹新,我记得有炒青菜和红烧牛肉,爱吃牛肉的我吃了好多牛肉。老队员们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吃蔬菜,我当时还很疑惑:这群人平时可不是吃素的呀!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参加过10余次南极考察的老队员,他抬头看了看我,用一种疑惑的语气问我:“杨博士,你怎么还吃牛肉?抓紧吃蔬菜呀!咱们马上要进入4个多月没有任何补给的航程了,估计要跑2万海里呢!冷库里的绿叶蔬菜可放不了那么长时间,到时候吃牛肉让你吃到想吐呢。”

我这人有一个优点,就是听人劝。第二天,我便开始狂吃蔬菜,储存维生素。我们的食堂处在“雪龙号”的二楼,一到饭点,100多位队员就会蜂拥而至,通常是热热闹闹的,尤其是这几天,听了劝来抢绿叶蔬菜的人还真不少。可是没过几天,餐厅便清静不少,甚至来吃饭的人也没多少,这都是因为“雪龙号”正在穿越“魔鬼西风带”。

“魔鬼西风带”位于南纬45度至60度之间,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从副热带高压带向副极地低压带移动的气流偏转成西风。由于这个区域的陆地较少,西风格外“热情”,动不动掀起三五米的大浪,船只在此行驶极为危险。在没有气象预报的年代,无数船只沉没于此,因此这个区域被称为“魔鬼西风带”。

“魔鬼西风带”的海鸟

从毛里求斯出发航行了约4天,我们就遇到一个来势汹汹的气旋。我那天在驾驶台眺望景色,原本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天气就变得阴沉沉的,云层成了铅灰色的。远处的海面上有一点白头的浪花,操舵的水手告诉我,那叫白头浪,3级以上海况会出现这种浪头,船要开始晃了。

白头浪

话音未落,几层楼高的浪头便一层一层地拍过来,我感觉船头不停上扬,脚下像踩了棉花一样发飘。还没反应过来,船头又重重一沉,我手忙脚乱,慌忙去够手边能抓住的一切物品。只见底座没锁死的新风机骨碌碌地从驾驶台左侧滑行到右侧,值班水手忙去固定。没等站稳,就听到砰的一声巨响,还带着金属发出的特有的浑厚尾音。我有点茫然,不知这是哪里传来的声音,老船员告诉我,是巨浪拍打船身的声音。

打到六楼的巨浪

船尾时而隐没在海平面之下,时而高高翘起。“雪龙号”东倒西歪,这可苦了我们这些乘客。晚上躺在窄小的床铺上,刚迷迷糊糊地快睡着了,就觉得天旋地转、头重脚轻,原来是长波掀起了船头;刚把自己的脑袋重新摆好位置,忽然又是一阵又急又快的摆动,柜门晃得悉数打开,里面的物品仿佛被施了咒语一样飞了出来。

霎时间,宿舍可就热闹了,惊叹声和呼号声此起彼伏,每个宿舍都遭了劫难。不一会儿,走廊里就飘起了阵阵味道:老Y洒了红牛,老C摔碎了酒,老L摔碎了香水,还有老M带的正宗香醋也洒了一地……各种味道在一块开起了会,像极了一场没有排练过的拙劣的交响乐演出。

我的室友倒是一直躺在床上一言不发,我还以为他睡熟了,心中赞赏:这小子第一次出远洋就能克服晕船,真不错。谁知道,他忽然翻身爬起来,跑进厕所抱着马桶吐了一通——原来他一直憋着呢。

好不容易挨到天亮,我拿着碗筷走进餐厅,人果然少了2/3,稀稀拉拉的,来的不是老船员就是老队员,或者像我这种天生不晕船的人。我们几个坐一桌的互相问候,时不时站起来添点稀粥——每次只能添一口,不能盛太多,船一晃洒出来烫人。

吃完饭下楼遇到大洋考察队的队长L同志,他招呼我:“放在甲板上的物资捆扎好了吗?”我骄傲地一挺胸脯:“您放心吧!甲板上那些科研器械全都绑扎好了,绝对不会乱晃的!”L队长咂了咂嘴:“昨天晚上船晃得可不一般,你还是去后甲板巡查巡查,我叫上在后甲板作业的人一起去。”我点了点头,便自己先走一步去后甲板查看。

“雪龙号”前部的一楼和负一楼是实验室,一楼还有一个平台用来放分层采水设备(这可能是海洋科考船最重要的设备了);实验室楼上是我们的住舱和驾驶台,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最高的部分。中间是硕大的货舱,舱盖上放着几十个集装箱,里面装着给科考站送的物资,已经由水手捆扎好了。货舱后面是轮机舱和直升机库房。再往后便是后甲板,也是用来存放采泥设备、捕鱼设备等重型科考设备的地方。

船依旧很晃,一路上走都需要抓着点什么,要不然脚下发飘。走到直升机库房旁边,还没下到一层甲板,便听到了规律的哐哐声,我心里一凉:坏了,准是有什么设备没捆扎好,现在正在甲板上撒野。听到这声音,我也不敢轻易下到甲板上:轮船上没捆扎好的货物不亚于下山的猛兽,我们无法预测波浪的流动,当然也不知道“猛兽”下一次要冲向哪里。

暴风过后,钢缆全部松开了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脑袋看了一眼,脚踩在楼梯上随时准备撤退,一看闹事的并不是想象中的庞然大物,谢天谢地!不过也不是什么善茬——是一根脱出绳套的钢管。这个圆滚滚的东西有十几厘米粗,管壁足有1厘米厚、3米多长,有200多斤。现在,这家伙随着海浪摆动的节律,轻巧地从这头滚到那头,直到轰然撞上船帮,稍微顿了顿,随着船身慢慢倾斜,它又慢慢加速,朝着另一头的船帮冲去。

可不能让这家伙在甲板上发疯!我慢慢挪动着身子,在安全区域等待着机会。船身又是一阵晃动,我看准时机飞身上去,一脚死死踩住钢管,迅速把手里的几个垫块往钢管底下一塞——秤砣虽小压千斤,几个垫块一衬,这头“野兽”现在总算稳稳当当,不再动弹了。

我心里松了一口气,赶忙拿出捆扎带把钢管绑好。又过了20多分钟,队友来了,我们一同检查设备的捆扎情况,把它们一一加固。

捆扎好一切设备

一直蹲在晃悠的甲板上干活,晃得我脚脖子疼。同行队友安慰道:“别着急,再过五六天,过了西风带就不晃啦!”我嘟嘟囔囔:“那得多久呀,熬不住了。”“没事儿,很快的,什么时候一看见冰山呀,风平浪静的日子就来喽!”我一听能看到冰山,顿时来了劲头,完全没想到接下来的几个月会看腻冰山……

END

编辑|万奕骞

校对|肖黄辉

责任校对|贾 琼

审核|王晓岚

核发|王 军

★荣获中国少儿报刊金奖

★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报刊

★全国年度最受读者欢迎的五十种期刊奖

《小星星》低版邮发代号:44-123

《小星星》高版邮发代号:44-124

《小星星》初中版邮发代号:44-153

投稿邮箱:

低版(小学1至3年级):

zuowenmgc@163.com

高版(小学4至6年级):

xiaoxingxinggnj@163.com

初中版:

xiaoxingxingcz@163.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