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淡水鱼病毒暴发,你知道如何防治烂鳃病吗?

惊!淡水鱼病毒暴发,你知道如何防治烂鳃病吗?

惊!淡水鱼病毒暴发,你知道如何防治烂鳃病吗?

1.病原

细菌性烂鳃病原为黄杆菌属的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columnaris),隶属于黄杆菌目黄杆菌科黄杆菌属。该菌的学名几经更改,主要有柱状粒球黏细菌(Chondrococcuscolumnaris)、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columnaris)、柱状屈挠杆菌(Flexibactercalumnaris)和鱼害黏球菌(Mycococcuspisciola)等,直至1996年,Bernardet等根据DNA-rRNA原位杂交试验数据、脂肪酸甲基酯的分析结果,将该菌归至黄杆菌属,正式命名“柱状黄杆菌”。1999年,Triyanto等通过RFLP等DNA标记技术、基因组杂交技术、16srRNA测序技术等将柱状黄杆菌细分为3种基因组型。柱状黄杆菌菌体细长、柔软而易弯曲,具有滑动能力和团聚性,其形态比较均一,大小(0.5~0.7)微米×(4~8)微米,少数菌体长度达15~25微米,两端钝圆,一般稍弯曲,有时弯成半圆形、圆形、“U”形、“V”形或“Y”形等,但较短的菌体通常为直的。其长短很不一致,菌体长2~24微米,有的长达37微米,菌体无鞭毛,革兰染色阴性;以横分裂繁殖,通常横分裂成2个差不多相等长度的个体;常见2种运动方式,即滑行运动、摇晃运动。柱状黄杆菌具有氧化酶、细胞色素酶、接触酶反应均为阳性;产生硫化氢、液化明胶,分解酪素和酪氨酸;水解吐温20和吐温80,溶解大肠杆菌;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试验阴性;不利用淀粉、几丁质、琼脂、纤维素;不利用除葡萄糖以外的其他碳水化合物,不还原硝酸盐等生化特性。

柱状黄杆菌具有独立的血清型,其血清型与地理分布及致病力大小之间没有关联,即使是血清型相同的菌株,其毒力也是强弱各异。在国内,陈昌福等通过对从1972~1992年分离自不同患病淡水鱼上的40个菌株进行交叉凝集和琼脂扩散反应,发现从我国各地收集的柱状黄杆菌存在3种血清型,即GR-1、GR-2及GR-3。柱状黄杆菌为条件性治病菌,它的毒力受到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如水体盐度、温度、饲养应激等,当鱼皮肤或鳃机械性损伤后,柱状黄杆菌会随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感染,不同菌株之间由于毒力存在差异,引起鱼类发病率和死亡也明显不同。

2.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体色发黑,尤其头部颜色更为暗黑,因而被称之为“乌头瘟”,病鱼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柱状黄杆菌一般是从鳃丝末端开始侵袭,然后往鳃丝基础和两侧扩展,造成鳃丝腐烂,特别是鳃丝末端黏液增生,黏脏严重,有时在鳃瓣上可见血窦;有时先在鳃瓣边缘出现斑点状白色腐烂鳃丝,然后逐渐扩大蔓延。

显微镜检查,一般可见到鳃丝骨条尖端外露、黏脏,并附有很多细长的柱状黄杆菌。病理组织观察,可见患病鱼鳃丝及鳃小片变得软弱,失去张力,鳃丝和鳃小片排列不整齐,排列杂乱,有的鳃丝出现弯曲,鳃小片呈波状扭曲。鳃组织病理变化一般经过炎性水肿、细胞增生和坏死3个阶段,且分为慢性和急性2个类型。

慢性型以增生为主,在病变早期,伴随着鳃丝上皮细胞的增殖,黏液细胞也相应增加。该组织的不断增生使得鳃小片间隙缩小,进一步扩张导致鳃小片闭塞,血液循环不畅,呈现鳃部淤血及炎细胞在炎症灶的聚集。水肿进一步扩展到表皮细胞,鳃片或鳃丝融合。鳃部溃烂致鱼类无法正常呼吸,呼吸循环被破坏,出现鳃出血。此时,鳃丝上只剩软骨,周围有很多由坏死的细胞碎屑及细长的柱状黄杆菌等形成的混合物。

急性型由于病程短,炎性水肿迅速转入坏死,增生不严重或几乎不出现,而且可延伸至皮下组织和肌肉,进而使相应组织水肿,导致鱼体组织防御屏障被破坏,真皮层水肿;色素细胞,特别是黑色素细胞破裂,皮肤苍白,成群的柱状黄杆菌还可在真皮层的胶原纤维聚集。当以上过程集中发生时,则出现相应组织坏死及表皮脱落。

3.流行与危害

该病在水温15℃以上开始发病,在水温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短,常引起大量死亡。该病一般流行于4~10月,尤其在夏季,6~9月为发病高峰期。此病流行地区广,全国各养殖区域都有此病流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鲢、鳙、团头鲂、鳜、鳗、鲤、鲫和加州鲈等多种淡水鱼,从鱼种到成鱼各阶段均可危害。

引起柱状黄杆菌感染的条件并不是单一的,除了菌株自身毒力以外,常常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细菌性烂鳃的暴发可能与水温、养殖密度、水质状况、水中有机物浓度以及鱼体感染寄生虫或体表受损伤等密切相关,养殖水体中病原菌的浓度越大,鱼的密度越高,鱼的抵抗力越小,水质越差,则越易暴发流行。本病常和传染性肠炎、出血病、赤皮病等并发。

临床上发现,柱状黄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可用于治疗柱状黄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也十分有限,因此,一旦发生柱状黄杆菌感染并造成流行时,病情便很难得到理想的控制。全面开展对柱状黄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耐药性分析,同时加强对该菌侵染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对该菌感染的科学防治,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该菌造成的经济损失。

4.防控技术

(1)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消毒,对于已经发生过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池塘,将池水放干后清除淤泥,让池塘底部在阳光下暴晒7~10天,再按照2250~3000千克/公顷用量泼洒生石灰,实施带水清塘,杀灭病原体,1周后试水后再放入鱼种。

(2)选择优质健壮鱼种。鱼种下塘前用漂白粉10克/米3,或漂粉精5克/米3,或二氯异氰尿酸钠5克/米3,或高锰酸钾15~20克/米3,药浴15~30分钟;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20分钟。

(3)合理放养密度及搭配比例,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投喂优质饲料,增强鱼体抵抗力。

(4)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1~2次,用药量视水的pH而定,一般为15~20克/米3,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

(5)发病季节在池塘周围每周泼撒消毒药1~2次,消毒食场,用量视食场的大小及水深而定,一般泼洒漂白粉250~500毫克/次,如泼洒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则用药量为漂白粉的一半。

(6)从患病草鱼体内分离细菌性烂鳃病的致病菌,即柱状黄杆菌后,制成具有抗原性的菌苗,对草鱼实施免疫接种。这是预防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最为有效的方法。

(7)在疾病流行高峰季节来临之前,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免疫增强剂(酵母多糖、中草药多糖、维生素C等),通过提高草鱼自身具有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技能,达到抵抗致病菌入侵机体的目的。

(8)在疾病流行季节,使用二氯海因0.2~0.3克/米3、二溴海因0.2~0.3克/米3或溴氯海因0.2~0.3克/米3,全池泼洒,每15天泼洒1次。

(9)在疾病流行季节,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1%)1~2克/米3,全池泼洒,每15天泼洒1次。

(10)在疾病流行季节,使用五倍子4克/米3防治,将五倍子磨碎后用开水浸泡,全池泼洒,每15天泼洒1次。

(11)在疾病流行季节,使用大黄2.5~3.7克/米3防治,先将大黄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浸泡提效后,再连水带渣全池泼洒,每15天泼洒1次。

(12)在疾病流行季节,使用干乌桕叶3.7克/米3防治,先将乌桕叶用20倍重量的2%石灰水浸泡过夜,煮沸10分钟,再连水带渣全池泼洒,每15天泼洒1次。

(2)治疗措施。

(1)对于已经出现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池塘,全池泼洒二氧化氯制剂,使池水中的药物浓度达到0.2~0.3克/米3,隔天泼洒1次,连续泼洒2次,旨在消灭和抑制水体中的致病菌。

(2)高碘酸钠溶液(暴发出血停)0.15~0.2克/米3,全池泼洒,每2~3天泼洒1次,连用2~3次。

(3)苯扎溴铵溶液(鱼血康)0.22~0.33克/米3,全池泼洒,每隔2~3天泼洒1次,连用2~3次。

(4)水产用戊二醛(5%)0.8克/米3,将溶液稀释300~500倍后全池泼洒,每2~3天1次,连用2~3次。

(5)杀菌红0.15~0.22克/米3,全池泼洒,1天泼洒1次,连用2天;同时用氟苯尼考粉,每千克鱼体重0.1~0.15毫克,拌饲料投喂,1天投喂1次,连用3天。

(6)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每千克鱼体重5~15毫克或5~15毫克,拌饲料投喂,1天投喂1次,连用3~5天。

(7)复方新诺明每千克鱼体重100毫克,拌饲料投喂,第二天开始药量减半,连用5天。

(8)山青五黄散(鱼血安泰)每千克鱼体重2.5克或每千克饲料用50克,拌饲料投喂,1天投喂2次,连用3~5天。

在明确病原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基础上,选用致病菌敏感的药物,确定适当的用药剂量,根据全塘养殖鱼体的重量,将全天药物的用量拌在饲料中,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1个疗程。使用以上药物的休药期分别为磺胺间甲氧嘧啶与复方新诺明30天,氟苯尼考与甲砜霉素14天。

请关注,点击我的头像进入或 在今日头条搜索{吉山花瑶}个人主页可以查看我的更多作品,今日头条会对关注者推送我的更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