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出现新冠“二阳”如何应对?最全家庭备药指南图来了

28日

福州卫健委官微发文

文章指出

近来

新冠“初阳”或“二阳”患者有所增多

多数患者症状较轻

以发热、咽痛、咳嗽为主

上一轮没有‘阳过’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基础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要重点做好防护,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的好习惯。

昨日

福州肺科医院结核科主任医师

陈晓红教授提醒

市民朋友们要科学看待疫情

既不要过于恐慌,也不能麻痹大意

保持良好的心态

同时要保持已经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

做好个人防护

😷😷😷

陈晓红教授说

根据最近两周门诊情况来看, “初阳”患者大多为中老年群体,“二阳”患者大多集中在20岁至50岁。

由于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XBB系列毒株致病力与早期奥密克戎各亚分支变化不大,“初阳”患者症状与上一轮患者相比没有区别。老年人、存在基础病的人群依然有发展为重症的风险,一旦症状加重,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阳”患者由于体内还存在抗体,感染症状相对较轻、病程相对较短,重症病例也很少,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

不过, 无论是“初阳”还是“二阳”,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表现均集中在上呼吸道。

大多数人免疫力正常,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必恐慌,对症处理即可。

  • “二阳”患者多数以咽喉痛为突出症状,且年龄不超过65岁,建议可以吃疏风解毒胶囊或金花清感颗粒等中成药;

  • 若体温超过38.5℃,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同时多饮水、吃容易消化食物,注意休息;

  • 如果咳嗽、咳痰、气喘明显,建议到医院做肺部CT,排除肺炎可能。

  • 若年龄超过65岁,或者有其他高危因素,如未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者;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及肿瘤等基础疾病,以及维持性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等,合理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感染后重症几率。

需要注意的是

不要自行随意吃药

因为有些患者可能同时服用慢性病药物

很可能和新冠病毒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为了安全

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陈晓红教授表示

不管什么病毒,做好日常防护很重要!

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简单高效的措施。戴口罩可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风险,不仅可保护自身,也能防止飞沫喷溅,保护身边的人。对于已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应该尽量避免外出,以免感染其他人,若外出要戴好口罩。此外,身体健康的市民在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并保持距离。

同时,还要注意勤洗手、不扎堆,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最全家庭备药指南图来了

新冠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需使用解热镇痛药等对症治疗药物,如同时伴有进展为重症的高风险因素,还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务必及时就医。 面对众多的治疗药物,在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具有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

特别是对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等),原发病的治疗药物、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抗病毒药物间极容易发生不良相互作用,进而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鉴于人民群众居家用药安全的需要,自我药疗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宣传引导势在必行。

为此,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发起,以合理用药为导向,组织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来自全国15家单位的36位专家, 制订了《新冠病毒常态化防控居家用药指南图解系列》。本系列重在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因此以图文形式发布,方便广大公众日常使用。

新冠轻症患者

居家用药指南

一图看懂

↓↓↓

慢病人群新冠应对指南

一图看懂

↓↓↓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来源丨福州疾控、福州卫生健康、福州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健康时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福州晚报、网络等

责编 | 庙小妖风大

校对丨古力波

该文谨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如侵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