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神十六太空会师!历数两次“太空会师”,太空方便餐保驾护航

原标题:神十六太空会师!历数两次“太空会师”,太空方便餐保驾护航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和中国天宫空间站成功“太空会师”啦!空间站的三名航天员贴上对联表示对这次上天的三位航天员的祝贺和欢迎!

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可谓筚路蓝缕,步步踏实。自从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在太空成功对接以来,我国已经在太空中成功完成17次对接任务、15次分离任务。这个过程经历了从无人到有人、从自动到手控、从几天到6.5小时、从轴向对接到径向对接的创新突破。

在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的定位辅助下,只用了大约6.5个小时,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就已经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三位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已进入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五号的三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进行在轨相会,中国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人数又一次达到6名。

要实现神舟十六号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非常高的入轨精度。这次发射中,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表现非常完美,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精确送入预定轨道。

入轨后通过北斗卫星的精确定位,空间站和神舟十六号的相对位置被完美确定。神舟十六号基于空间位置信息进行6次轨道控制,飞到了距空间站50公里的地方,耗时约4.5小时。接下来,神舟十六号的交会测量敏感器就会与空间站进行交互,不断地靠近空间站。当神舟十六号飞到距离空间站只有2公里的“中途瞄准点”时,就会调整自身的飞行姿态。

一直飞到空间站下方200米。神舟十六号开始向上靠近空间站,直至最终和天和核心舱的径向端口对接。两个飞行器将在空中完成史诗级的“亲密一吻”,整个过程是全自动的。

按照预定计划,六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一同生活5天。这意味着深州市五号的返回时间是6月4日。只要出现返回时间窗口,飞船就可以迅速地返回地球。为此中国空间站已经进行了轨道的微小调整。

到此,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完成了“太空会师”!景海鹏和邓清明也完成了他们的第三次拥抱!

太空交会对接既是万里穿针、亦是浪漫之吻。除了这次浪漫的相会,在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3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四号的6位航天员也曾同时在轨驻留,在空间站完成过一次历史性的“握手”。

这次交会对接主要有五大看点。

  1. 一、首次太空“会师”

这是首次实施乘组在轨轮换,面临诸多挑战。对此,航天员系统在选拔训练,健康、工作、生活等驻留保障技术方面,都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准备。

在轨资源优化保障。6名航天员驻留在空间站狭小环境内,合理分配睡眠区、厨房、卫生区,以及锻炼装置的资源,确保有限的空间、设备、物资能够实现高效的保障。

管理与协调好工作计划。统筹两个乘组工作计划安排,避免工作项目时间、空间和设备使用上冲突;针对一个乘组撤离准备、一个乘组进驻适应期,特别加强了每日工作计划管理,确保乘组间工作有序交接。

  1. 二、空间站组合首次形成最大构型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是T字基本构型搭建后首艘造访空间站的载人飞船,它的安全到“站”,标志着空间站首次建成了“三舱三船”的组合体。这也是空间站目前的最大构型,总质量近百吨,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卓越能力。

  1. 三、实现首次两艘载人飞船停靠

中国空间站首次同时停靠两艘神舟载人飞船,给飞船身份识别和在轨控制带来新挑战。乘组轮换期间,空间站要确保两艘载人飞船信息传输的唯一性和正确性。空间站系统也将同时向两艘载人飞船通风热支持,送风量根据两船不同热环境进行合理分配,并可根据需求进行分档调节。同时,针对两船同时停靠的情况制定了协调匹配的紧急撤离策略,全力确保航天员安全。

  1. 四、改进45项技术,火箭可靠性再提升

自执行神舟十二号发射任务起,长二F火箭采取“发射1发、备份1发”“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为航天员安全加上“双保险”。此次发射特别之处在于,以往长二F火箭发射神舟载人飞船前,航天员乘组均已安全返回地面。但本次任务中神舟十四号与神舟十五号两个航天员乘组要进行在轨交班,这意味着同一发长二F火箭在准备发射神舟十五号的同时,还承担着对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的应急救援任务,救援任务直到发射前才能解除。

  1. 五、全面启用三舱科学实验机柜,开展40余项科学实验

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中将全面启用三舱科学实验机柜。除日常维护照料空间站外,神舟十五号乘组还 将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开展涵盖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这两次太空“会师”可谓是大获成功,当然这背后少不了科技人员的辛勤付出,是他们保障了我们国家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众多高科技中间,也少不了后勤保障的技术。在众多上天的食品中,有一款太空能量餐,地位非常重要!

航天员在飞行过程中要承受8G的自重,非常的辛苦,返回舱回来的时候也需要提前预警以防不降落在预定地点。在刚脱离地球引力和万一出现意外等待救援的时候,就需要一款体积小、能量高、能抗疲劳的食物,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太空方便餐。

这款太空方便餐从第一次杨利伟飞向太空的时候就带在飞行器上,到现在的十一次载人航天,每次它都会出现在核心舱,足见它的重要性。

这款太空方便餐,专利如今已经转让给民间公司啦。他被中国航天中心转让给了神舟太空产品有限公司。这一款专利也可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查询得到。

以太空方便餐(专利号:ZL201310066992.3)为例,具体查询路径如下:

查询结果如下:

“神舟天宫接成功,六人会师在太空。保驾护航能量餐,后勤有它任西东。”不知道大家对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期待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