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父亲突然死亡,母亲嫁到隔壁,儿子10年后开棺,母亲与继父被判刑

2002年的一天,生活在安徽省祁门县贵溪村的汪树林和往常一样,带着妻子为他准备的干粮和工具上山挖笋。

然而这一次,他在归家途中意外丧命,他的家人再也等不到他的归来。

事故发生后,大部分人们并没有觉得汪树林的死亡有什么疑点,然而,此时汪树林年仅九岁的儿子,对于父亲的死亡却充满了疑惑。

遗憾的是,年幼的他无法撼动成人的判断,一直到十年之后,他坚持开棺验尸,才让父亲死亡的疑团真相大白。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随着父亲死亡的真相被揭开,母亲却也因此陷入了风波之中。

汪树林遗像

据熟悉汪树林的同村人回忆,在村里人看来,汪树林为人随和善良,是个淳朴的老实人。

汪树林父母健在,妻子贤惠,家中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 生活虽然有些平淡,但也十分美满。

对汪树林来说,家庭就是一切,因此,他不怎么在外面玩,总是在山里忙农活。

相较于大城市而言,村里的一天总是在很早就开启,有时天还未亮,村民便出发农忙了。

那天一大早,汪树林便带着工具,上山挖笋,准备在年前卖个好价钱,当然,就算没有卖出去,也能让家里人享享口福。

挖笋

每次出行前,妻子都会为汪树林准备好干粮,以防他在山上饿了没东西吃,这次也不例外。

忙活了好一段时间后,汪树林才下山。

回家的途中,汪树林碰到了一个正在砍柴的同村村民。村民问他:“咋样啊,今天挖了多少竹笋?”

汪树林给村民找了支烟,顺便将撮箕转向他,说到:“看嘛,就这么多。”

聊完天,汪树林便继续赶路回家。然而,仅仅几分钟之后,便有村民发现,汪树林倒在了村口的小路上。

据目击者回忆,彼时汪树林面部朝下,两只手用力的趴在地上,口吐白沫,全身不自然的抽搐。

汪树林

很快,几个力气比较大的村民扶起汪树林,另外有人赶快叫来车子,准备把汪树林送到医院急救。

遗憾的是,这一次汪树林并没能抢在时间前面。还没赶到医院,便离开了人世。

在当时,村民们都一致认为,汪树林是不小心失足摔死的,算是一场意外,就连他的父母也并没有什么异议。

因此,尽管事发突然,但这件事情并没有被继续追究下去。不久之后,家人们便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将他入土安葬。

然而,对于还不满十岁的汪坚华来说,父亲的死因让他十分疑惑,他一直觉得,父亲或许并不是死于意外。

汪坚华小时候

事实上,早在父亲出门前,母亲为父亲准备的柿饼干粮的时候,汪坚华便觉得有些不对。

后来,在看到父亲尸体的那一刻,汪坚华就坚定地认为,父亲的死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遗憾的是,当时的汪坚华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尽管他曾经对父亲嘴角的白沫与血迹发出过疑问,但他的话并没有引起家人的注意。

就这样,他的质疑与不满随着父亲的尸体,一起被村民们草草掩埋。

不过,在所有人都或坦然、或勉强地接受了汪树林之死的时候,儿子汪坚华却无法认同大人的决断。

九岁的他还无法让大人相信他的话,无法扭转局势,那么他就继续等待,等他再长大一些,他便可以有机会改变一切。

汪坚华

父亲死后,家里瞬间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支柱,一般来说,在一个家庭中,倘若父亲去世,母亲会接过重担,成为家庭的依靠。

不过,汪坚华的家庭却有些特殊,他的母亲康爱琴向来身体虚弱,在嫁给汪树林的这么多年里,一直没有干过什么重活。

据悉,当初为了照顾康爱琴的身体,汪树林还特意为康爱琴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卖部,让她不用干重活。

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想让康爱琴担起抚养全家老小的重任,对她来说,实在是天方夜谭。

这时,住在隔壁的冯良超主动提议,让康爱琴和他一起生活,他们一个寡妇、一个鳏夫,可以一起组建新的家庭。

为此,冯良超还曾信誓旦旦地保证,除了细心呵护她,她的儿子汪坚华,他也会一起照顾,就像疼他自己的女儿一样。

康爱琴

冯良超与汪树林的父母关系向来都还不错,加上汪树林的父母都是朴素的农民,在他们看来,儿媳能够和他搭伙过日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就这样,在汪树林去世不久之后,康爱琴就改嫁给了冯良超。

母亲再婚之后,汪坚华并没有和她去继父家,而是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老房子里,还留有父亲生活过的痕迹。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似乎都在走向正轨,年迈的老人也在一天天走出悲痛之中,母亲也很快适应了新的家庭, 虽然母亲和继父经常会有吵闹,但这也是夫妻之间常有的事。

在最开始的几年,冯良超对康爱琴的确不错,可后来,他的本性不免暴露,常常对她拳脚相加。

不知为何,康爱琴很少反抗,甚至没有什么怨言,仿佛有什么把柄在冯良超的手上一样。

表面上看来,汪坚华也在慢慢适应失去慈父的生活。但谁也不知道,父亲的死,成为了汪坚华心里的一个结,他相信父亲的死去绝非偶然,但他却一直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也没找到一个坚定的理由,为父亲讨回公道。

然而,在一次偶然中,沉默已久的真相再次有了浮出水面的可能。

汪坚华

事实上,在母亲改嫁后,她与继父之间的关系就令他有些摸不着头脑。那天,母亲与继父大吵了一架。

虽然母亲与继父之间的争吵并非新鲜事,但没想到,这次两人越吵越凶,继父甚至准备动手打母亲,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汪坚华只能劝继父不要再继续了。

这时,继父忽然嘀咕起来,如果康爱琴再跟他吵的话,他就把那个事情跟他爷爷奶奶讲。

刹那间,汪坚华心中免不了疑惑起来,有什么事情不能直接说,而需要用“那件事情”来替代呢?究竟有什么事情,需要他们一直瞒着爷爷奶奶呢?

在思考的过程中,他的思绪忽而回到了十年前,难道继父指代的“那件事”,与十年前父亲的事故有关吗?

汪坚华想不通,他甚至不敢继续往下想,但直觉告诉他,这或许与父亲的死亡有关。

汪坚华越想越怀疑,带着种种疑虑,汪坚华找到了派出所,希望警方能够帮助他还原真相。

派出所

接到汪坚华的报警时,眼前这个十九岁的少年,脸庞清瘦,身形高高瘦瘦的,看起来还不经事,十分青涩。

了解到他是要为十年前的事情翻案,这让在场的警察感觉有些疑惑。

要知道,汪坚华所报的案子发生在十年之前,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大人们都没有什么疑虑,可十年之后,忽然窜出来一个刚成年不久的小孩子想要为父亲伸冤,这样的事情,多多少少让人怀疑,汪坚华是否在胡闹。

幸运的是,汪坚华碰到了一位愿意相信他的警察。听完汪坚华的报案,彼时安徽省祁门县公安局的刑侦大队的大队长曹班景决定,必须要展开进一步的调查。

他曾说道:“到底案件成不成立,是不是案件,这仅仅是他来报警所说,是真是假现在我们还不能肯定,因为人命关天,如果是案件,我们公安机关必须要立案侦查。”

曹队长的支持给予了汪坚华很大的希望 ,尽管距离事发已有十年,但在警方的调查下,必然会让曾经模糊的细节变得清晰,父亲的意外也会有正当的解释。

曹班景

很快,当地警方便派出专员,对汪树林的死亡作进一步的调查了解。

然而,想要调查一件最近发生的死亡案件都并非易事,更何况十年过去,想要接近案发的种种细节,属实不易。

为了了解事情经过,以及防止遗漏任何细节,警察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在汪树林当天经过的地点来回走访。

从汪树林的家中到挖笋的山林,从山林到摔倒的地方,警察们进行了认真地记录与考察。

当然,面对一个时间跨度如此之长的案件,光是做现场的调查完全不够,随后,警察开始走访当地村民,希望从村民们的口中获取当年事发经过的可靠信息。

在农村地区,村民们总是日复一日的劳作,很少会发生什么大事,因此,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数年,但当警察问到汪树林那天发生的事情,村里人都还印象深刻。

汪树林同村村民,向记者讲述当年发生的事情

警方了解到,汪树林去世时,面部朝下,双手用力支撑在地上,从这些细节来看,的确是向从高处摔倒下来的。

但令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他们多次考察了事故现场,发现汪树林摔倒的那个地方比较平坦,完全不像是一片能让人摔倒致死的地方。何况汪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又怎会在这么熟悉、平坦的地面突发意外呢?

另外,更令警方起疑的是,他们了解到,被发现时,汪树林口吐白沫,全身不停地抽搐。

种种迹象表明,这不仅仅是摔死这么简单,在这背后,一定有所隐瞒。事实的真相,一定要比摔死更加严重。

回忆起当初质疑父亲死因时的场景,汪坚华激动地说到:“他们说他们都没有看见,他们就说我看见了,就说我是跟他们瞎讲的,他们也没有在意什么东西。”

如今看来,汪坚华并没有看走眼。汪树林死去时的迹象很像是中毒,但在法律面前,凡事都需要讲证据。

办案民警查看汪树林当年死亡的地方

由于没有证据支撑,这也只能作为一个猜测。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该如何将发现的中毒迹象这个证据固定下来,思来想去,他们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便是开棺验尸。

虽然这并不符合传统道德文化,可想要调查出真相,只有如此。

在做开棺这个决定的背后,还需要警方承担许多责任。如果没能有所发现,警方也会背上更大的压力。

毕竟十年过去,就算汪树林真的是被人毒害致死,但体内是否还能留存有毒物,对此,警察们也不能确定。

回忆起这次经历,曹班景警官曾毫不掩饰地说道:“说实话,在开棺之前我们认为有可能会检验出来有可能检验不出来不是百分之百,因为每一种毒物它的存留时间有它的客观限制,有的毒物它残留时间长有的残留时间就比较短。”

当警察将开棺的要求告诉汪坚华后,立刻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在他看来,为父亲找到迟到的真相才是当务之急,开棺则是寻找真相的必经之路。

汪树林父母

不过,虽然汪坚华答应了开棺验尸,但这还不够,警方还需要征得汪树林父母的同意。

当警方找到汪坚华的爷爷奶奶,说明来意后,得到的却是他们严厉的反对:“接受不了,开棺我心里不大同意,不能开棺。”

汪树林死得突然,他的父亲母亲只希望儿子能够入土为安,如今为了重新调查儿子的案件,还要开棺检验,在老一辈人看来,这是不切实际的。

好在虽然爷爷奶奶表示反对,可汪坚华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和警察们一起,认真地给他们作了一番工作。在他们的耐心且专业的劝说下,最终,爷爷奶奶同意开棺。

汪树林父母向民警提出不能开棺

2012年2月17日,这是开棺验尸的日子,这天,除了汪坚华和其余法医、民警之外,汪坚华的爷爷也来到了现场,时隔十年,再次挖掘真相,这让现场发生的一切都变得更加严肃。

由于时间跨度大,偏差也会增大,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与准确,除了从汪树林的体内提取样本,警方还对棺材内的土壤、周边土壤都做了样本提取。

取证完毕后,法医很快将证据带回,进行专业的检测。在此期间,汪坚华与家人需要做的,便是耐心等待。

一周之后,检验结果如约而至。幸运的是,他们获得了有效的证据:法医从尸体和棺材里检验出了老鼠药的成分。

警方确定,汪树林是被人毒害身亡的。在经过较有把握的调查后,很快,警方将嫌疑人锁定在了冯良超与康爱琴二人。

开棺现场

正当警方准备对冯良超、康爱琴二人展开问话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警察也感到意外。

谁也没想到,康爱琴不等警察审讯便一五一十地承认了自己的罪状。

原来,就在十年之前,她与冯良超联手,杀害了汪树林。

这么多年下来,虽然她一直未曾暴露,但事后她并没有想象中的心安理得,嫁给情夫后的她,生活也并没有比以前好。

每一天她都活在愧疚之中,但她一方面害怕法律的制裁,另一方面,她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向自己的儿子与曾经的公婆开口。

康爱琴

事情在康爱琴的回忆下重现,时间回到十年前,那天,汪坚华在家里的桌子上发现一个白色塑料袋,九岁的他免不了眼馋袋子里装的食物,于是准备伸手拿一个尝尝,可还没等手摸到食物,便被母亲立刻喝止住。

母亲的呵斥让他感觉十分的反常,汪坚华有些疑惑,他们自己家就是开小卖部的,而且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每次自己想吃什么,母亲从来不曾亏待他。

现在袋子里装的柿饼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粮食,为什么这次自己想吃点零食,竟会遭到母亲如此严肃的反对呢?

次日,那袋母亲不允许汪坚华吃的食物,出现在了准备上山挖笋的父亲的身上。原来,这就是用来毒害汪树林的东西。

柿饼

康爱琴承认,自己并不是在汪树林死后才和冯良超在一起的,早在他出事之前,康爱琴与冯良超早就背着汪树林有私情。

据康爱琴自述,当时冯良超一直哄着她,骗她日后会如何对她好,也会对她的儿子好。

接连不断的甜言蜜语让康爱琴失去了人性,最终,在冯良超的指示下,她买来了柿饼,并把毒药加进了柿饼中。

十年后,汪坚华才明白,原来母亲当初之所以一反常态,不让他吃桌上的食物,是因为里面有谋害父亲的毒药。

在警察面前,康爱琴哭成了泪人,然而,无论现在她如何反悔、内疚,汪树林再也无法醒来,康爱琴和冯良超,都需要为了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代价。

冯良超

在知道真相后,汪坚华却没有想象中的欣喜:“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事情是我老妈自己做的。”

虽然十分意外,但他却又说道:“我自己觉得,她做的事情,肯定是有她的理由的。”

他不由得回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家里开了一家小卖部,父亲一直睡在店里,母亲有时候则担心汪坚华害怕,于是偶尔也会陪他在家里睡。

曾经有几次,他曾听见夜深人静时,有人悄悄溜进了母亲的房间,那时的他还不太懂,但他一直把这些事情悄悄埋在心里,不曾告诉任何人。

当真相大白后,汪坚华的人生陷入了从未有过的挣扎。

他用整整十年的时间,搞清楚了父亲的死因。但让真相被发掘的同时,母亲也成了阶下囚。

这时,前来采访的记者举起话筒,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把母亲送到监狱,你后悔吗?”

汪坚华坦诚地回答:“不后悔,因为我妈进去了,我现在对我爸有个交代了,但是我妈进去,并不代表我妈以后不能出来了,她永远是我妈妈,不会改变的。”

汪坚华与母亲康爱琴

在被报道后,许多网友也开始关注这件事,在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很多人也纷纷站出来为汪坚华点赞,在所有人不相信他的时候,他仍旧怀有对真相的坚持,最终为父亲讨回了公道。

同时,网友们也为他对母亲的爱所感动,尽管母亲成为了杀害自己父亲的帮凶,但他并没有为恨蒙蔽双眼,只要负起了法律责任,母亲仍是母亲。

这样的理解,很难在一个十余岁的少年身上看到。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也能够得到一些反思,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之于谁而言,生命都只有一次,防人之心不可无,而害人之心,也一定不要有。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很多犯罪分子抱着侥幸的心理做了案,认为自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但殊不知,一旦伸出了违法犯罪的手,即便是十年、二十年过去,依然会在某一天受到应有的惩罚。

一定要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