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官方重拳出击!9月1日开始,茶行业要变天了!

618购物节来袭,商品“过度包装”再成热议话题,这个现象在茶叶界也早已泛滥成灾。

因茶叶礼品属性强, “茶叶2两,包装两斤”情况时有多见!久而久之,甚至成为了茶行业顽疾......

PART

01

茶叶“包装刺客”猖獗

近日,全国多地开展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严整茶圈“过度包装”乱象。

(百度搜索截图)

“5000立方厘米的茶叶礼盒里仅仅放置一包10克的茶”“半斤茶叶,包装盒却重6斤”……

这些新闻报道中的刺眼字句,无一不让人诟病,现在市面上的茶叶“包装刺客”仍然猖獗不止。相信不少茶友们曾有过下方“套娃”般的开箱体验?

茶叶“套娃”式开箱体验太离谱!

打开精美的外包装纸盒,里面是一个中式木质盒子,当中铺着高级感满满的绸缎绒布,一个小小的瓷罐置于其中,再打开瓷罐,里面装的是两小包塑封茶……

一番开箱下来,让人不禁疑惑:这到底是卖茶叶还是卖包装?难道包装越高档?茶叶越好吗?当然不是! 包装越好,溢价越高, 不代表茶叶好

越来越多的茶商们看透人类“颜控”的本质,他们知道好看的包装会更让人有购买欲。

更有甚者美其名曰 “办事茶”、“送礼茶”利用高档包装炒起了“天价茶”!同样的一款茶叶, 简易包装和豪华包装的每克单价天差地别

然而, 一味顾着让茶叶住进“别墅”,往往会 忽略茶叶本身的品质据说有很多茶叶主播挑选茶叶时,只看中茶叶外包装的“颜值”,根本不审评茶叶品质。

结果导致 认真做好茶的被埋没搞噱头营销的茶叶在原料采摘、加工等问题百出,无怪乎“七万茶企不敌一个立顿”之声甚嚣尘上……

PART

02

过度包装“水分”多

茶叶需要“炒做”,不需要“炒作”!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说过:“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如若放任茶圈过度包装营销现象愈演愈烈,中国茶叶未来的发展堪忧。

“买椟还珠”的故事早已给予我们警示!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楚国有位珠宝商人,为了卖珠宝,在珠宝盒上极尽包装之能事,又是请名匠雕刻,又是熏名贵香料,又是装饰珠玉、玫瑰、翡翠等,最后把珠宝盒打造成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以致于大家都 对装珠宝的盒子感兴趣,没有人在意他卖的珠宝。好不容易有一个人买了,却 没想到他只看上了盒子,把珠宝退还给了珠宝商……

可见,过度包装营销的确不是长远之计。

茶叶不应是炒作攫利、攀比送礼的天价工具挤出 茶叶本不该背负的“水分”回归茶叶本身势在必行。

PART

03

国家出台包装“新国标”

据了解,这次的新国标细分了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的具体标准,包括茶、酒、罐头、糕点等日常所能接触到的各类包装将于 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包装新国标针对“层层包装不见货”的现象,分别对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包装空隙率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包装层数要求粮食及其加工品不应超过三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四层

在包装成本上,新国标严打“包装比产品贵”乱象,要求 产组织应采取措施,控制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 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

针对“大盒装小物”或“赠品比重大”的情况,新国标以 “包装空隙率”对症下药,官方称其 指商品包装内不必要的空间体积与包装总体积的比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包装新国标重拳出击,这对全体茶企都是一次超级大考!

茶叶宜喝不宜炒, 继续利用高档包装炒“天价茶”风险巨大,赶紧 根据新规要求自查、整改为好

茶叶过度包装虽具有普遍性、长期性,但不必要的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甚多……

对此,小懂认为过度包装合该休矣!专注茶叶本身,做好茶,是更好的发展之路,大家觉得呢?

(资料来源:懂茶帝)

编者注:

1、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2、热忱欢迎广大茶友投稿,投稿请发至: admin@chinadarktea.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