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丨分泌恶臭味的假臭草

(来源:天津海关12360热线)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共同发布《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名录》所列物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重点所在,自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外来入侵生物——假臭草。

假臭草简介

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 R. M. King & H. Rob.)是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长柔毛,茎直立,叶片对生,卵圆形至菱形,先端急尖,基部圆楔形,揉搓叶片可闻到类似猫尿的刺激性味道。头状花序,总苞钟形,总苞片3层,小花,藏蓝色或淡紫色。瘦果黑褐色,长椭圆形,种子顶端具一圈白色冠毛,花期长达6个月, 在海南等地区几乎全年开花结果。其对土壤肥力吸收力强,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能分泌一种有毒的恶臭味,影响家畜觅食。

假臭草地理分布

假臭草原产南美洲,主要分布于阿根廷、巴西以及南美其他一些国家,现散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香港首次被发现,到了90年代开始在深圳被发现,后来陆续在广州等其他地方也被发现,在中国主要发生于华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广东、福建、澳门、香港、台湾、海南等地广泛分布。

假臭草生物学特性

假臭草是多年生草本,花果期全年。全株被长柔毛,茎直立,高0.3-1米,多分枝。

叶对生,叶长2.5-6厘米,宽1-4厘米,卵圆形至菱形,具腺点,先端急尖,基部圆楔形,具三脉,边缘明显齿状,每边5-8齿。叶柄长0.3-2厘米,揉搓叶片可闻到类似猫尿的刺激性味道。

头状花序生于茎、枝端,总苞钟形,(7-10)毫米×(4-5)毫米,总苞片3层,小花25-30朵,藏蓝色或淡紫色。花冠长3.5-4.8毫米。瘦果黑褐色,长椭圆形,具5棱。种子长2-2.5毫米,宽约0.6毫米,顶端具一圈白色冠毛,30-34根,冠毛长约4毫米。花期长达6个月。

热带亚热带地区,花期一般为6-11月,但一些植株花期可为全年;种子成熟和飘落通常贯穿夏秋两季,传播能力极强,在适宜条件下,种子全年可以萌发;假臭草嫩枝极容易扦插生根成活,说明其可进行无性生殖。

假臭草生物危害

假臭草所到之处,其他低矮草本逐渐被排斥,严重影响当地的植物多样性分布。由于其对土壤肥力吸收力强,能极大地消耗土壤养分,对土壤的可耕性破坏严重,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同时能分泌一种有毒的恶臭味,影响家畜觅食。假臭草的入侵性极强,具较强的吸肥能力,常与庄稼、果树等争夺肥水,并迅速发展成为优势或单优种群,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抑制其他本土植物的生长。假臭草的扩散与入侵,对原有植被带来威胁,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甚至灭绝。

假臭草防治措施

1

人工清除

对于初期发现的假臭草,可以采用人工清除的方法,将其根部彻底拔出,避免其残留根系还会再次发芽。对于较大面积或密集生长的假臭草,可以采用机械割除或铲除的方法进行清除。

2

土壤消毒

对假臭草种子较多的土壤进行化学控制防治,可采用药物灌溉或喷雾的方法,使用有效的药剂进行土壤消毒,以限制假臭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3

种植代控

种植其他物种,如高密度果树、草坪等,遮盖土地,防止假臭草再次生长。同时,合理地施肥,加强土壤管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增强作物抗逆能力,预防假臭草在土地中的发生和传播。

4

预防为主

采用科学的耕作措施和合理的施肥方法,保证土壤有机质含量,避免土壤酸度过高或过低等不利于作物生长的条件,从而预防假臭草的生长。还可采用地膜覆盖、排水等方法来防治假臭草。

海关

提醒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实行动态调整原则,后续将在加强物种发生情况信息收集和危害风险研判的基础上,进行物种的适时增减。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不仅导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破坏,还不断引发新的生物疫情出现,其破坏力会导致跨国家、跨区域甚至全球性的灾难。因此我们要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来重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危害。

敲黑板

根据《生物安全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禁止携带、寄递活体动植物进境。违反规定的,海关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

供稿单位:动植物检疫处、塘沽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编辑:杜宇、孙凤磊

审核:高建、康芬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