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683.3万对!创37年来新低!

683.3万对!创37年来新低!

我国结婚人数持续走低

去年结婚人数跌破700万对

近9年结婚人数几乎腰斩

发生了啥

根据民政部官网6月9日公开的 “2022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去年全国结婚登记量为683.3万对,再探新低。

图源:民政部官网截图

此前的2021年,中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这已经创下民政部自1986年以来公布结婚数据的历史新低。同时,这也是自2013年达到1346.9万对的最高峰后,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

这其中,2019年我国结婚人数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2021年跌破800万对,到2022年则跌破了700万对大关。从数据来看,2022年结婚登记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80.3万对,下降10.5%。与2013年最高峰相比,9年来,我国结婚人数下降了49.3%,下降幅度近半。

1986年以来历年结婚登记人数(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民政部数据整理)

目前,2023年1季度的结婚登记数据尚未披露。

离婚登记方面,据民政部统计,2022年有210.0万对夫妻登记离婚,较2021年的213.9万对减少约1.8%。

为何结婚对数会逐年减少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主要包括基础性原因和其他外在影响

“从基础性原因来说的话,主要是20岁至40岁的适婚人口数量在下降,也就是说从1982年到2002年的出生人口呈下降趋势,其中在1998年时,出生人口跌破了2000万,并一直减少。”原新教授介绍,基础性原因还包括性别失衡。“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980年代初期到现在一直是偏离正常值的,正常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在103至107个男孩应该对应100个女孩,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1980年代初期高于107并一路升高,2004年达到最高值121.2,然后下降,目前依然为108.3,略高于正常值上限。我国出生男女比例到2022年还在108:100以上,这也导致了适婚年龄段的部分男性想结婚而无法结婚。”

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20-40岁年龄段的适婚人口(1980-2000年出生对列),男性比女性多了1752万人。

除以上基础性因素,其他还包括经济因素、婚姻观念改变、社会包容性的提高等,这些因素也对结婚对数的下降起到了助力作用。”原新教授举例说,根据中国人的习惯,结婚要买房子,现在总体来说房价与收入相比,房价是偏高的。性别比例的失衡,男多女少,又导致婚姻竞争性不断增加。婚姻成本增加,彩礼随之水涨船高就是例证。还有,就业的竞争性在加强,内卷压力愈发严重,在“先立业后成家”的文化氛围中,如果不能为婚姻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经济基础,那么很多人会选择推迟结婚。所以,婚姻成本的增加自然而然约束了一部分人的婚姻行为。

而目前婚姻观念的改变对结婚人数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2010年到2020年,中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24岁提高到28岁,近年来提升幅度在明显加快。婚姻年龄提升无疑减少了当下时点的结婚人数。

“甚至有些人选择不婚,如果把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失衡导致的不能结婚称之为‘失婚’的话,那么现在的‘不婚’是有些人做出的主动选择。”原新教授说,失婚人口大多为男性,因性别失衡所致;而不婚人口则大部分在女性。

“另一方面社会的包容性在增强,对性少数人群的接纳性也在提高。”原新教授表示,这些社会性因素都在导致结婚对数的下降。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偶发性因素,去年的统计数据还包括新冠疫情因素,疫情导致一些人收入不稳定,对未来预期不稳定,这些也会使一些人推迟结婚,甚至放弃结婚。”

一句话,结婚人数的逐年减少是多因素综和作用的结果。

好消息传来:

这些省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

6月1日起,我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试点省份扩大到 21个省份,在这些省份办理婚姻登记不用返回原籍,可以就地办理。

实现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21个省份有: 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等

来源:中国小康网微信公众号综合 民政部官网、第一财经、温州都市报、红星新闻、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编:王芳

审核: 武金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