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俄罗斯大寡头窃国之财、控国之权,他们又怎样培植属下人才的忠心

从2000年到2005年,普京在对寡头的第一波整顿中,无论古辛斯基还是别列佐夫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无论他们怎么折腾,最终他们都可以选择流亡这条路。为什么?流亡之后,对国内危害会小很多。

古辛斯基退出历史舞台

为了迷惑美西方,普京对于已经失去危害俄罗斯利益的古辛斯基并没有穷追猛打。然而,古辛斯基在别列佐夫斯基的蛊惑下再次想争一争,至少多弄些钱以备自己有更好的生活。

2001年4月,逃到国外的古辛斯基一方面希图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试图联合俄罗斯国内的各种势力对普京形成压力;另一方面也和之前的老对头别列佐夫斯基和好,双方为了自身的利益决定共同对抗普京。然而,这一切都需要古辛斯基将自己的资产有效利用起来,由此,他看中了美国资本。

在古辛斯基看来,把自己的股份卖一部分给美国资本家,这些人就会影响美国政府向俄罗斯政府施压,而2000年的俄罗斯普京刚刚上台没多久,尚不能扭转整个政府架构“亲美”思维。再加上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必然会得到内外部势力的支持。他准备以桥媒体为媒介,跟普京、跟俄罗斯再掰一次手腕。

桥媒体内部最重要的资产就是独立电视台,古辛斯基想把自己的部分股份转卖给特纳。特纳是世界上第一个电视新闻频道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创办者。

俄气行动了

就在古辛斯基和美国人谈判的同时,俄罗斯寡头中的寡头俄罗斯天然气集团也开始行动了。在独立电视台召开的临时董事会上,第一大股东俄天然气公司(占股49%,但古辛斯基拿自己的19%的股份抵押给天然气公司,以便作为古辛斯基向银行贷款的担保方,也就是说俄气占有68%的股份)、第三大股东鲍里斯·约尔丹(一作鲍里斯·乔丹,他个人占有电视台的4.4%股份)联合行动,最终,9名董事成员中5人来自俄气。

俄气下属的“天然气传媒”集团总裁科赫为董事长、约尔丹为总裁、俄罗斯国家通讯社“俄新社”的董事长库里斯季科夫为总编。

原总裁、古辛斯基的亲信基谢廖夫被解职后,开始鼓噪独立电视台的部分工作人员开始所谓的“抗争”。从4月4日起,独立电视台除播送新闻外,中断所有其他节目,电视屏幕上只有“抗议”二字。

因为独立电视台的影响力,其“抗议行为”迅速在国内外扩散。美西方的政府、媒体开始对俄罗斯全方位地进行围剿。

4月8日,独立电视台的记者和数千名抗议者为一方,与接管方、反对独立电视台的群众爆发冲突,警察只是将双方给予隔开。因此,双方开始“文斗”,冲着全国、全世界开始“摆事实讲道理”开始隔空论战。

古辛斯基为何拥有员工的忠诚度

寡头的影响力就在于利用腐败赢得起始财富,从而拥有一定的影响力,进而被各色人等看重。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国外的就会被称为“外国利益代言人”。通过国内国外的更多财富腐蚀更多强势人物。

然而,这些寡头未必有很高的智商和行动能力,他们拥有的是通达人情的能力,也即我们常说的情商。智商和行动能力的承载者是人才,高情商者就会用各种物质、精神上的财富让人才为己所用。

人才也不能干所有事情,所以,人才就会带领普通人去努力完成工作。

寡头的钱来得容易,也很笃信“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理念,所以,普通人在高工资高奖金高福利的诱惑下也就为其所用。

人们常说,吃着人家的,就得为东家说话。哪个国家都是如此。所以,“桥”媒体的运作方式也就必然被人们诟病,为什么?如果你能够让这些高工资、高奖金、高福利,与经营效益成正比的话,也就不会有人诟病了。

新董事会和新总裁要求对独立电视台进行接管的理由很简单:古辛斯基的“桥”集团,历年来经营不善,亏损严重。不但有大量外债,更有内债。例如1998年、1999年两年多的时间,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就向“桥”集团投资9亿美元,但这些资金却并没有投向经营。

其实,独立电视台以市场价格3倍的资金,购买了一家以色列出版公司,获得其25%的股份。有理由确信,古辛斯基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找条后路,作为一名犹太人,日后万一有什么问题逃往以色列是最安全、最便捷的措施。

尽管独立电视台经营不善,但其员工的住房贷款、年终奖金都非常丰厚。在福利方面更是大方,例如在莫斯科的郊外兴建高级住宅楼、经常去国外开会和旅游,而这些在一般企业是很难做到的。而这些前往国外的行为后面,有着很多密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