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汶川地震蒋雨航,被埋废墟124小时后获救,如今去当消防员拯救他人

2008年5月12日,原本是非常平常的一天,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它原本的平静。

下午两点二十八分,大地剧烈晃动,原本矗立在大地上的一栋栋高楼,瞬间成了一片废墟。

接着,全国新闻报道,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

听闻此事,举国悲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上下一心,同心协力,为汶川送去物资,一批批的救援人员也飞速赶去。

时间紧迫,救援人员在艰难险阻下与灾难抢人,救出一个个幸存者。

可是,却依旧有很多人在那场大地震中永远失去了生命,更有数不清的同胞们,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汶川大地震中的幸存者之一——蒋雨航。

他原本只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因毕业工作分配而来到汶川,过着简单而又安逸的生活,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盼和憧憬,但是,一场大地震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或许是感受过大地震时被困的险境,他更加懂得了生命的宝贵。

历经生死劫难后,面对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的汶川,他毅然决然,去当了一名消防员,成为了那个拯救他人生命的人。

地震来袭,满目苍痍

汶川原本是岷江河畔的一个城镇,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之美称,这里经济虽然不算特别发达,但人们安居乐业,也是一片安宁祥和。

但这样平静的日子却被一场地震扰乱。

2008年5月12日,汶川像往常一样,睡卧在群山之间,人们也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突然,一向安稳的大地在下午两点二十八分震颤起来。

这时,地上的所有东西都在摇晃,宛如科幻电影中的世界末日一般,居民也是第一次的面对这样的事情,慌乱之中充满着无措。

但大地没有给任何人准备的时间,短短几分钟,高楼倒塌,大地开裂,所有的东西都历经了地震的摧残。

当时,人们所知道的地震知识也少之又少,并没有意识到这场灾难的严重性。

大地刚开始震动的时候,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是地震,只当是自己的错觉。

可震感越来越强,众人才觉得不妙,开始纷纷往外跑,然而残酷的灾难没有给人逃生的机会,建筑一瞬间倒塌,很多人被困,更是有不少人被坍塌物砸中而失去了生命。

幸运地,跑到了空地上;不幸的,被困废墟,生死未卜。

劫后余生的人,看着周围的惨象,脸上也是充满了迷惑和茫然。

他们开始联系自己的家人朋友,但因通讯信号被破坏,很多人并未被联系上,也有人再也联系不上了。

在一群群受难者中,不乏学生和孩子,他们原本在教室里安心地上着课。

灾难来临的那一刻,他们显得多么的渺小,他们不仅没有应对灾难的能力,就连逃跑也是极其困难的。

更有不少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跑出教室,学校倒塌之时,他们也被掩埋在了一片废墟之中。

在汶川,有一所幼儿园,当时正值午休,孩子们睡在自己的小床上,盖着小花被子,带着对爸爸妈妈的想念,安然地入睡。可灾难是残忍的,他们在睡梦中被灾难卷走了生命。

当救援人员赶到的时候,挖出来的只有一排排排列整齐的小花被子,还有一具具冰冷的遗体,孩子们好像睡着了一样,死亡仿佛离他们很远很远。

在救援中,施救人员几经崩溃,他们想着万一呢?万一还有幸存的孩子呢?带着这样的信念,他们不断地挖掘、救援。可是事与愿违,现实总是残酷的。

这些孩子是需要呵护的,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父母眼中的天使,他们的人生还没有绽放,还没有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就已被残忍地夺去了生命。

这样的惨状,是灾难的中的真实写照,也是让我们痛彻心扉的真实事件。

被困废墟,险象环生

当时的蒋雨航只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汶川公路管理处工作。

面对毕业后分配的工作,他的内心是充满憧憬的,他期待着自己在汶川的工作,也希拥有一个崭新的未来。可惜天不遂人愿,也正是这场灾难,彻底改变了他。

5月12号,蒋雨航和往常一样,在宿舍午休。

睡梦中,他感受到了一阵颤动。

宿舍内,灰尘四起,沙石掉落,他陡然惊醒,尚未来得及起身,天花板突然开裂,石块砸了下来,他被压在了石块和床铺的三角空间中,无法动弹。

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发生了地震。

幸运的是,他并未受伤,可是周围一片黑暗,两个室友也受了不同程度的伤,蒋雨航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待。

他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来救他,也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怎么样,更不知道家人的安危。

他的一名室友被砸伤了,非常痛苦,蒋雨航不知道他的具体情况,但凭空气中的血腥味,室友的伤应该很是严重,他只能默默为他祈祷,希望早日得到救援。

但渐渐地,那名室友粗重的呼吸声停止了,蒋雨航叫他,也没有了回应。

纵使心中有再多的不愿接受,蒋雨航也不得不承认,这名室友凶多吉少,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位室友再也没有了生命特征。

面对一个室友的离开,仅存的二人悲痛万分。

幽闭的空间中,没有水,没有食物,甚至连空气都很稀薄,俩人就一直撑着,但在这种环境下,是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室友慢慢失去了求生的希望。

人一旦失去了希望,身体就撑不下去了,很快这位室友就陷入就昏迷,再也没有醒来。

蒋雨航在面对两位室友的接连死亡时,突然就变得异常平静,他开始在心中默默地想,会不会有人来救我,我能活下来吗?

在这种情况下,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不是死亡,而是等待死亡降临的时间。

蒋雨航在一片黑暗中等待着,有时他会昏睡,而后又会慢慢醒来,他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

离他最近的只有室友的两具尸体,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挺过了124个小时,终于,熟悉的声音传来。

他听到了妈妈的声音,妈妈在焦急地呼唤着他,与母亲一块赶来的,还有救援队,这是一支由消防员构成的救援队。

他们凭借着生命探测仪找到了蒋雨航被埋的位置,蒋雨航听到呼喊后也回应了救援队。

救援队迅速地清理着蒋雨航周围的倒塌物,确认着蒋雨航的情况,最终蒋雨航幸运获救了。黑暗被击破,露出了光明,和光明一起的,是一个个消防员的身影,蒋雨航便把那身影刻在了心里。

被困了124个小时的他,被救后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劫后余生的欣喜,而是将来也要成为一名去救助他人的人。

很幸运,蒋雨航被救后,除了脱水和体力不足外,并没有其他的不适,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只是在漆黑狭小的空间里,接连经历的两位室友的死亡,以至于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患有幽闭恐惧症。

应征入伍,拯救他人

蒋雨航在修养之时,也不忘关注灾区情况,他积极组织募捐,参加志愿活动,投身于灾区的重建活动中,想为灾区人民出一份力。

然而,他身边的不少人,都失去了亲人,朋友,沉浸在痛苦之中。

面对这样的场景,蒋雨航难受却又无能为力,因为他亲自经历过,知道其中的痛苦,他秉承着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多一份力就可能多救一个人的原则,成为了一个救援者。

救援工作危险重重,蒋雨航的父母虽然担心他,但也知道,是消防员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儿子想要救更多人,他们应该感到骄傲。

最终,他们选择支持蒋雨航的决定。

后来,蒋雨航的事迹被各个卫视新闻报道,蒋雨航也被称为生命的奇迹。

在那年奥运会来临之际,他被选为火炬手,代表汶川所有的人去传递奥运圣火。

当他手举奥运圣火奔跑的时候,他心怀感激,是对救援人员的感激,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激。

后来他开始学习各种消防知识,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官兵做准备。

在看到当初救自己的上海消防总队开始选人时,他毅然决然地报名,在他的努力之下,通过了选拔,应征入伍。

他在消防队努力训练,学习消防知识,天生扁平足的他,为了把三千米跑的成绩提高一分钟,足足苦练了两年,就是为了以后能在危急的情况下迅速救人。

入伍时,他身体过瘦,为了拥有强健的体魄,他更是每天坚持训练,无论隆冬烈日,终于,他的体格符合的消防队的要求。

2011年,他成为上海彭浦中队的一名班长,他在队中努力学习,考上了昆明消防指挥学校的灭火指挥专业。

毕业后,他又回到上海彭浦中队,和之前不同的是,此时的他更加的专业,之后,他不仅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救援活动,更是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每次当提及他被困的124个小时,他总是特别的淡然,他没有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大喜大悲,痛哭流泪,他只是把那段经历默默地记在了心里,化成自己救援生涯中的动力,促使他在每次救援活动,都冲到最前线。

也许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他人撑伞,因为自己经历过生离死别,所以不想再让其他人经历。

如今,他的脸上多了坚毅稳重,肩上多了一杠两星。

这是他一次次冲进火中的勋章,也是对他成绩的肯定,但他救助他人的初心却始终未变,尽管每次出警,都是生与死的博弈。

一次出警中,他们去仓库救火,那一次,他和死神擦肩而过。当他撤离出来的时候,身后的仓库轰然倒塌,当时情况极其危急,再晚几秒钟,就会有人丧生在那场火灾之中。

面对危险,他从未想过退缩,因为是消防员们冒着生命危险将他救出,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从当初的不知所措,到如今的游刃有余,这个青涩的少年已然成长为一名勇敢的军人。

他曾坦言,在救援过程中,害怕是肯定有过的,但消防员就是要一次次经历害怕,克服害怕,对其他人进行施救。

从被救者到施救者的转变,他一直心怀感恩,勇往直前,不断克服困难。

在消防队,蒋雨航已经几年没有回过家了,他和众多消防员一样,坚守在岗位,为人民保驾护航。

他曾说:“虽然这里的生活比较枯燥,但是它教给我的更多,对生命的尊重,责任的意识,都是在当兵之后,慢慢的一点一点教给我的。”

“我将牢记党和人民的恩情,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为部队建设奉献青春。”

这是蒋雨航在经历灾难后对社会的感恩方式。

灾难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却也让他获得了新的人生意义。

灾难无情,人间有情,当初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血和泪的背后也存在人间的温情,有很多人因为这场灾难改变了人生,蒋雨航就是其中之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