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季红领巾爱学习⑬|“天问一号”的“千里眼”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张茜)“天问一号”是中国首次独立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它有一个可以俯瞰火星的“千里眼”,它是如何确保不会迷路的呢?

“天问一号”的“千里眼”由高分辨率相机和红外成像谱仪组成,其中高分辨率相机能够拍摄到火星表面1米以下的高分辨率图像。相比起研究全球火星地貌、构造、物质循环和水文地质等科学问题而言,可靠的导航和自主控制是保证探测器成功落地并进行有效探测的前提。据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具备了自主导航和实时修正的能力。

在“天问一号”发射的当晚,控制中心收到“天问一号”数据时,发现探测器姿态存在反差,探测器发射时射流冲击力对探测器产生了扰动。该扰动条件自适应控制系统实时响应,控制措施也立即生效,通过制动仪的调整,对探测器进行了实时矫正,确保了任务成功完成。

从“天问一号”到“嫦娥五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带领着全国科技工作者一次次攀登着双倍体系、超大直径等“阶梯”,我们期待着中国航天技术的日益精益求精,为实现中国梦,为人类探索宇宙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张茜报道:中国首次独立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有一个可以俯瞰火星的“千里眼”,如何保证这个“千里眼”不会迷路呢?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据介绍,“天问一号”的“千里眼”由高分辨率相机和红外成像谱仪组成,高分辨率相机可以拍摄到火星表面1米以下高分辨率图像。而要保证探测器成功落地并进行有效探测,可靠的导航和自主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前提。而“天问一号”探测器具备了自主导航和实时修正的能力,确保了探测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不过据工作人员透露,“天问一号”发射当天控制中心曾收到探测器姿态存在反差的信息,因为发射时的射流冲击力会对探测器产生扰动。但该扰动条件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实时响应并调整控制措施,通过制动仪的调整,对探测器进行了实时矫正,最终确保了探测器任务的成功完成。

从“天问一号”到“嫦娥五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带领着全国科技工作者一次次攀登着双倍体系、超大直径等“阶梯”,我们期待着中国航天技术的日益精益求精,为实现中国梦,为人类探索宇宙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