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我们的父亲母亲

(作者:戴冠伟)

楼里有两对老年夫妻,后来两个家庭先后有一位老人辞世。时间一久人们发现,母亲故去的那家门庭冷清,鲜有儿女来聚会探望。而父亲故去的那家,儿女光顾的频率很高,老太太在儿孙绕膝中安享天伦之乐。环顾左邻右舍,类似情况并非偶然。

不论从血缘上还是亲情上,父亲与母亲都是平分秋色,绝无厚此薄彼之分。然而,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母亲在还是家,母亲不在就不像家”的不同呢?

要厘清这个问题,要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寻根探源。文化学者易中天认为,在父权文化的表象之下,中国社会始终埋藏着深层次的母系结构,一个姑娘出嫁了,她原先的家被称为“娘家”,自己的家则称为“婆家”,为什么不叫“爹家”和“公家”呢?因为中国的家庭实质上是靠母亲来操持和维系的,母亲才是中国家庭的标志。

从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到当代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历数中国文学史和社会生活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大多是赞美母亲的。甚至封建时代学子当官后封妻荫子的共享尊荣,常常是母亲被封诰命。传统文化中,子女情感偏向母亲也显而易见。再以二十四孝的故事为例,更多是孝母而不是孝父。《红楼梦》里的最高家长往往都是贾母与凤姐一族。

尽管传统文化中存在亲情伦理方面的不平衡,但每个为人子女者都需明白,对父亲母亲的感情与孝敬应该不分伯仲,必须一视同仁。因为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讲任何条件爱你的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