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害怕被砍手砍脚做成“人彘”,所以不敢来泰国?

(原标题:恐怖蔓延!中国游客害怕被砍手砍脚做成“人彘”,所以不敢来泰国?《消失的她》真是一部“正能量”好电影啊!!)

不得不说,《消失的她》是一部“正能量”电影,它传递的是“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真理、“情侣间谁信任谁死”的顶级价值观,以及,“让中国游客害怕被砍手砍脚做成人彘的恐惧”。

这件事,都冲上新浪微博热搜了,原来,这么多的中国网友,相信这个年代的泰国,还有”砍手砍脚做成“人彘”的日常情况,甚至自己信了,还要逼着更多网友信。

布周真没想到啊——这事,居然,热搜第二。

泰国网,我们“留了一手”,提前在微信公众号创建了投票。下方就是当前的投票情况。还没投票的读者,投了票就能看见完整投票结果。

泰国网的投票结果清晰显示:中国游客不来泰国的最大原因,就是“签证太难办理”,而不是“治安问题”。但是!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投票——中国游客不来泰国的原因,变成了“担心治安问题”。

上述评论区,是这个画风——

其实,那些抹黑泰国的人,真没有必要这么费劲,直接吼一句:“活着的地球生物进了泰国都得死”就好了——还是那句话,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劝退每一个即将赴泰的中国游客,能劝一个是一个,必须拆一座庙,也必须要毁一桩婚。

反正,“泰黑派”眼中的泰国形象,必须要被“打伤”、“打残”、“打死”、“不适合旅游”。

中国游客才160万人

泰旅局下调预期至400万

近日,据泰媒报道称,泰国国家旅游局(TAT)东亚区域负责人楚维透露,2023年中国赴泰旅游的趋势来看游客数量将定能超过400万人,也依然有机会争取推动实现之前500万人的既定目标。

他表示,今年中-泰航线的座位数达600万个,较2019年疫情爆发前相比恢复约40%。

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中国游客出境游存在阻碍,加之出国旅游成本上升,如机票价格较高及领事馆签证申请及落地签费用,但依然有游客愿意支付相关费用赴泰旅游。

楚维补充道,现阶段中国赴泰市场尚未恢复的是旅行团,主要原因是签证申请限制。

目前赴泰中国游客累计有160万,近期平均单日有12,000-15,000人入境,因此预计今年后6个月将能达200万人。

至于签证问题,泰旅局已在中国杭州与支付宝合作推出E-VoA网上落地签申请支付,包括与驻华领事馆开发的签证预审系统(VPSS)来进行解决。

泰国国家旅游局亚洲及南太平洋市场副总裁塔尼特表示,此前泰国各大旅游机构协会因签证事宜担心中国游客或无法达到预期的500万人,而泰旅局的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担忧。

目前而言,越来越多的中国自由行游客通过落地签入境泰国旅游,此类群体平均单次旅行支出超过60,000泰铢,高于2019年的50,000泰铢。因此,这将使泰国2023年仅从中国游客身上便能创造3,000亿泰铢的旅游收入。

《消失的她》很火

但谁愿意做那热搜上的“原型”

有极端的评论指出,《消失的她》,其实主旨过于消极,并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义,除了在评论区让大家为了避免“噶腰子”而建议大家永生永世(包括后续辈子投胎)别来泰国、别来东南亚、别出国;

甚至只要别结婚、别活着、别出生、人就永远不会死了,也不会有“腰子”给人“噶”;

要不然,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文明了;没有宇宙,就不会有一切了...

整部片,传递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至于警示意义,那就更没有了。

一是“人彘”事件纯属富有争议的都市传说,存在各种传言和各大流行版本。《消失的她》,在复杂、恐怖的人性以及坠崖惨剧上过度消费,享受着被称之为“烧脑”的票房创收商业噱头。

娱乐性实在太强,就是为了让人能有部片子欣赏,美其名曰“艺术作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人愿意成为所谓的“原型”,所谓的“夫妻之间相互搞死”也不可能是人类社会的主流。

说到底,公众不该只在悲剧中唏嘘吃瓜,更不该借此丑化泰国、无限放大泰国的恐惧,而应当理智在犯罪遏制及防范中达成共识。

但这部片,为了票房,拍得太过了。

引发的效应是,全片没在提泰国,但是全网都在提泰国,变成了“泰黑派”专业写稿素材。

毕竟,谴责黑暗不是为了消遣黑暗,而是当驱散黑暗,使其一去不复返。

你对之倾注爱情及财富

他只想将你推下悬崖....

就算是枕边人,不管表现得如何相爱,也不得不防。

《消失的她》,原型就是在泰国被魔鬼丈夫推下悬崖的王女士。

赠送数百万的生意启动资金、每个月2万人民币的零花钱,可满脑子邪恶的“爱人”,只想把怀孕的她推下悬崖,让她悄悄在这个世界消失。

康复后的她,一直以坚强向公众传递:不以卑微的牺牲作为爱情升温的燃料,不以金钱的铜臭喂养人性泯灭的贪狼。

不要在恋爱中“单向发力”,偏移了“男女平等”及“相互尊重”的基本空间,更不要在托付终身的孤注一掷里,忘记十赌九输的残酷人性。

王暖暖称事发后丈夫打着陪护的名义24小时进行监视,威胁她不许报警。

无期转33年:并非判决无眼

而是作案刁钻,取证艰难

回顾一审二审和三审的判决结果,从无期改有期,有期改十年。

二审期间,泰国法院居然认定,不构成谋杀——没有录像的直接证据、没有人死亡、证据缺乏,法官说——没有刀具绳索,不算杀人。

三审,终于判决被告33年4个月有期徒刑。

可怕的是,泰法院仍不允许受害者离婚。

2023年4月,这算是王女士遭受的第N次打击。

不是泰国司法刻意偏袒,而是魔鬼丈夫的罪案手段,实在过于“魔高一丈”。

法院调查审定的背后,少有人知道王女士丈夫作案时的精心设计、选地偏僻,刻意制造极端环境——进而导致事发全程既无监控录像,也因人烟稀少缺乏最直接的证据,造成案件取证极为艰难,为正义将坏人绳之以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所以并不是泰国的司法坐视不管,而是法律不能以“公众愤怒值”充当审判证据。

越是“愤怒”,就需要“证据”的支持才能制裁。

在海外为中国挺身而出

“大拓律所”

孕妇坠崖案件,由泰国大拓律所代理。

对于本案判决结果,委托人王女士表示满意,认为符合事实,对于量刑的结果则表示服从泰国当地的刑罚。

同时,王女士表示很感谢泰国大拓律师事务所4年来的法律援助,主办律师亲赴现场收集证据,制作视频,反复查阅、调研卷宗,坚持不懈地为她书写上诉材料、追诉案情,与检察官默契配合,最终说服最高法院法官采纳了指控意见,即被告构成蓄意故意杀人。

中国人在海外维权,语言环境、法律环境、经验运用都受到极大的挑战。

泰国大拓律在坠崖案中默默付出,为案件不停举证,不断分析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和关键证据,才使“缺乏证据的案件”恢复真相,让更多的作案细节得以完善。

泰国大拓律所资深合伙人史大佗曾与律师团队多次前往案发地。

在律所的帮助下,缺乏中文举证的法官才因此了解到此案重要细节——

① 将妻子推下悬崖的丈夫在可疑时间差之内,驾车逃走,又驾车回返演戏,本身就存在“杀人”的动机和“逃离”的行为;

② 丈夫在作案后,还曾在医院威胁妻子不可公开此事,存在“掩盖”的行为;

③ 事发地为“死胡同、死路”,就连泰国本地游客都无法进入,而丈夫却执意前往。

也正是因为大拓律所的努力,此案才有了“证据”的判定和推进。

让原本“无解”的僵局,有了出路,让等待“逍遥法外”的凶手,至此没了后路。

从法律角度出发,一名被公众唾骂的“凶手”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在法律程序中遭到制裁。

举证工作,就成了此案的重中之重。

由华人及泰人组成的“大拓律所”,无疑成了此案最勇敢的“负重前行”。

在海外司法静默的时候,他们,愿为自己的同胞发声。

拿回在公义上失去的一切。

大拓律所深耕泰国多年,他们热心助人的“免费法律咨询”帮助了无数中国同胞及华人华侨,不管个人及团体,大拓律所都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当前的海外环境,太需要不偏不倚的挺身而出。

中国在泰利益需要保护,中泰情谊也需要守护,而大拓律所作为声张公义的机构,从始至终都能做到不为中泰增矛盾,不让同胞遭冤枉。

只愿这份公正和善良,能成为“接力棒”。

下图,大拓律所收到海外同胞的感谢锦旗。

那些为了公义

冒着风险出庭作证的泰国人

此案中泰国人,也是泰国社会公义的体现。

尽管,此案是“中国丈夫设计杀害中国妻子”,但泰国人,仍然感到悲痛,并且此案的相关泰国证人,也愿意冒着实名制和公开面部的风险,直接为受害“王女士”举证。

原本,这并不是他们的“强制行为”,但他们愿意冒这个风险,为受害的中国孕妇讨个公道,也愿意帮助自己的国家洗脱“法外之地”的嫌疑。

冷血丈夫在医院威胁妻子别报警的行为,也立即引起警察护士的察觉,王女士也及时被转移至独立的安全区域,每日受到工作人员轮班守候。

泰国人民自己,对赴泰杀妻的行为感到深恶痛绝。

而不管在世界任何地方,一切社会精神的主导,一定在驱逐邪恶,向往美好。

泰国不是法外之地

但常被误认为“法外之地”

泰国,一直以来,尤其在近期,常被外界打上“治安缺乏”的标签。

但种种证据表明,泰国并不是“法外之地”,但却常常被误认为“法外之地”。

泰国的警察,真的乱收钱么?治安真的没人理么?

要不是你有错在先,出现了酒驾、未带驾照、超速等行为,所谓的“被敲诈交保护费”,真的存在么?

相反,要不是警方开恩,在泰国不带驾照的外国人,早就被依法制裁无数次了。

没带驾照——违法——交钱跑了——骂泰国警察乱收钱....

有这样做人的么?!

同理,外国人在泰国杀人,泰国的警方和司法系统并不会坐视不理。

只是那些传言、那些电影,将犯罪分子和无知网民忽悠到“瘸”,主观认为在泰国就算犯了天大的事情也能逃之夭夭。

但真实的泰媒新闻,就是绳之以法最好的证据。

泰国需要正能量,中泰需要正能量。

某些博主要把泰国抹黑成“噶腰子”中心,他连泰语都不用学,张口动笔即可——这些低成本的字句,却能引发“高影响”的伤害。

但守护一个公义,让每个人都能理性地做好防范,远比一刀切的“千万不要来泰国”要诚恳和靠谱。

谣言四起,无非各自都在怀疑中利用“捕风捉影”相互攻击。

而真正的坦诚相待,是心口一致、携手共进地监督,

有则同步改之,无则联防加勉。

为了中泰重逢时的热闹,为了往昔才有的普天同庆。

文:泰国网布周十面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