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迪士尼将落户长沙?官方回应,天津、成都、武汉、青岛、广州“疯抢”,迪士尼到底有多赚钱?

近期,有市民在问政湖南建议长沙争取引进中国第三家迪士尼乐园,带动经济发展。

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官方回复称,“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一直高度重视优质主题乐园项目的招商引进工作,但目前还没有迪士尼乐园落户长沙并投资建设的计划。”“您的问询给了我们很好的工作思路,我局将持续加大项目招商工作力度,高度关注并积极协同相关部门与迪士尼项目对接洽谈,争取未来项目落户长沙意向,并及时向市民游客发布相关信息。”

天津、成都、武汉、青岛、广州相继传出传出“落户”

据了解,截至目前,迪士尼乐园在全球一共有6座:美国2座(加州、奥兰多),日本1座(东京),法国1座(巴黎),中国2座(上海、香港)。此前,天津、成都、武汉、青岛、广州等地均传出引进迪士尼的消息,不过均未得到证实。

7月10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领导留言板回复了网友关于引进迪士尼乐园的提问,称广州市正积极寻求与迪士尼等大型项目的合作机会以推动广州旅游发展,为广州人民谋福祉。

6月6日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峰做客“民生在线”网谈直播间回应称,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直高度重视主题乐园项目的招商和建设工作,今年就引进迪士尼项目曾与迪士尼公司进行过多次对接。目前,还没有迪士尼公司落户青岛并投资项目的计划。

6月3日,有网友询问武汉市相关部门,能否引进迪士尼乐园,网传截图显示,武汉市蔡甸区回复称,市商务局刚刚与迪士尼展开初步洽谈,努力推进达成项目落户意向,后续会积极关注项目接洽进展。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公共事务与传讯副总裁Murray King (王凯) 代表迪士尼方面回复称,这是假新闻。在该事件冲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后,湖北发布已经删掉了该条推送。

5月16日,#成都迪士尼#冲上热搜,网传成都龙泉驿区将迎来迪士尼乐园入驻。对此龙泉驿区回复,个别网络平台发布图片系以我区最新基准地价成果作为底图进行编造。原材料并未标注“迪士尼预留用地”相关内容。

其实早在4月底,就有消息称,“迪士尼海洋乐园落户天津”。该消息指出,4月21日上午,迪士尼中国区领导来天津滨海新区海洋博物馆,并考察评估迪士尼海洋乐园。随后,有消息称迪士尼海洋乐园将建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中新生态城。天津中新生态城此前回应:“咱们没有建设计划,这个是谣言。”

迪士尼到底有多赚钱?

为什么多个城市都向迪士尼乐园伸出橄榄枝?答案自然是,迪士尼乐园的吸金能力太强。

美国华特迪士尼(NYSE:DIS)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4月1日的2023财年第二季度(即截至4月1日的三个月),迪士尼总收入约218.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33%。其中,迪士尼乐园、体验和产品收入约77.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9%。此外,2023财年上半年,迪士尼总收入约45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37%。其中,乐园、体验和产品收入约165.12亿美元,同比增长18.91%。

也就是说,当前,迪士尼乐园所在业务板块占华特迪士尼营收超过三分之一,对母公司营收贡献颇大。

截至7月13日,迪士尼总市值约1653亿美元,约合1.18万亿人民币。

除去在集团内部的存在感,对城市来说,迪士尼乐园也被看作是吸金能力的代名词。

今年4月,上海迪士尼乐园所在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披露的七周年成绩单显示:度假区开放运营7年来,已累计接待游客逾1.13亿人次,共实现旅游收入超615亿元,创造直接就业岗位1.5万个。目前,上海迪士尼乐园是迪士尼历史上第一个开园首年即实现财务收支平衡的主题乐园,也是全球最赚钱的迪士尼乐园。

此外,2021年,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快乐旅游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6月—2019年6月,上海迪士尼乐园固定资产投资对上海全市GDP年均拉动0.13%。乐园消费对上海全市GDP年均拉动0.21%。乐园游客在沪消费对全市旅游产业收入年均贡献4.09%。

除去经济贡献,迪士尼乐园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此前,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迪士尼乐园落户前,其所在的川沙片区在上海浦东来说还比较冷清。而随着上海迪士尼的建成和开放,川沙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土地价值和资产价值也迅速攀升。

多城“争夺”的迪士尼,股价为何下跌不止?

在主题乐园和后劲十足的流媒体矩阵加持下,迪士尼本应占据很好的竞争优势。但从迪士尼这几年的经营状况以及资本市场的价格表现来看,市场似乎对迪士尼的表现并不乐观。著名财经评论人郭施亮分析原因:

首先,这些年迪士尼在IP打造以及创意设计方面,并没有推出新的爆款产品,经典情怀IP难以捕获新一代受众群体。耗费巨资打造的流媒体矩阵,在内容上却缺乏创造力。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深耕电影行业的迪士尼,在票房表现上也并没有给市场带来太多的惊喜。归根到底,迪士尼的项目开支成本高昂,却并未制作出许多让人满意的内容,而且多年来依赖传统的经典IP,迟迟未能够产生出具有爆款性的新IP与内容,这是市场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在这一局面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之前,市场不会轻易改变对迪士尼的估值定价态度。

其次,迪士尼已超三年未派息。如今,全球经济正在逐渐复苏,本应该对迪士尼这类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但迪士尼当前或正处于迷失方向,不断摸索的过程。在迪士尼现金流与财务状况还没有得到持续显著改善之前,分红意愿可能并不高。

迪士尼拥有良好的竞争优势,却没有将这些优势发挥好,甚至让竞争对手“反超”,未来迪士尼或许需要认真斟酌与调整经营战略。同时,股票价格是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晴雨表,面对当前的股价情况,迪士尼应该考虑拿出实际行动安抚股东,让市场看到迪士尼的诚意。(综合时代财经、中新经纬)

来源:金融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