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东升童筑未来”共成长,关爱儿童公益研学活动举行

在广东省博物馆看恐龙化石、自然标本,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聆听红色故事……7月19日,“童筑成长”关爱乡村儿童公益研学活动举办首次活动,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主题,依托“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红色足迹,引导40余名来自从化的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赓续红色血脉。

博物馆里寻见自然奥秘

位于珠江新城的广东省博物馆,是华南地区藏品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特色最鲜明的博物馆,现有藏品总数32万余件(套),包括自然标本、化石等5.3万余件(套)。其中,位于古生物展厅的1:1还原的恐龙骨架模型和海洋展厅的鲸鱼模型最受孩子们的欢迎。

“很多恐龙化石都形成于亿年以前,很难有机会能看到。”今年11岁、就读小学五年级的钟梓妍在展厅里流连忘返,开心地跟大家分享着参观体验,她说自己以前都是在电视、在课本里见到恐龙和鲸鱼,这次来到博物馆感觉很震撼。

参加研学的孩子们里不少就是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第一次来到省博的谢若兰和谢若冰姐妹也对恐龙化石和鲸鱼模型印象深刻。这次一起报名研学活动的姐妹俩笑着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有机会实地接触、看到这样的化石模型!”

沿着红色足迹了解革命故事

“趁这洪炉火热,正好发奋锤砺。”……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里,孩子们第一次听到各个不同版本的《国际歌》。今年10岁、就读小学四年级的刘哨奇就说,“以前只听过团歌,《国际歌》是第一次了解。”

认真聆听广州起义前后的革命故事

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讲解员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回顾了广州起义前后的革命故事,“人们常说,革命人永远年轻,那是因为当年参加革命的先辈们都是在正值青春年少的时候投身革命甚至牺牲……”参加研学的孩子们虽然年纪不大,但一路认真倾听讲解,张太雷、彭湃等革命先烈的故事在他们年幼的心中播下种子。

随后的特色DIY研学课程中,志愿者向孩子们耐心讲解钻石画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展身手完成一幅专属自己的钻石画,他们认真地用工具笔将一颗颗人造小钻石嵌到画布对应的位置。“没想到大家动手能力这么强”,志愿者为孩子们的作品连连点赞。

一天的参观学习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满满知识,还让她们结识到了新的朋友。像来自从化区不同地方的钟梓妍和刘哨奇,虽然彼此是第一次见面,但很快就成了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今天的活动收获满满,我们还成了好朋友!”不少小朋友一天下来,笑容灿烂。

关于“童筑未来”

东升“童筑未来”公益项目由广州市东升公益基金会发起,项目以乡村儿童及其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建立“物质帮扶+多元服务+发展赋能”的模式,逐步推动打造乡村儿童友好社区,助力广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2022年,项目获评“广州慈善项目榜样”。

2023年起,东升公益基金会联合广州市从化区慈善会设立“东升童筑未来专项基金”,打造“童筑空间+童筑心愿+童筑成长”等三大品牌子项目,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高校、村集体等紧密合作,共同构建从化乡村儿童的多元福利供给侧,探索乡村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福利多元供给模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