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希特勒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英法为何没阻止?多亏了意大利!

原标题:希特勒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英法为何没阻止?多亏了意大利!

文/灭霸他爸

1936年3月,希特勒命令德军开进莱茵兰非军事区,英法为何没有阻止?多亏了“猪队友”意大利的帮忙。

莱茵兰位于德法交界,东北是德国鲁尔工业区,西南为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位置极为重要,但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莱茵兰被设置为非军事区,德国不得派部队进驻。

这样一来,德法边境德国一侧就会出现一个缓冲地带,对保障法国安全极为有利。

希特勒上台后,扩充陆军和海军,重建空军,肆意践踏《凡尔赛和约》,而英法等国却不断姑息退让。

嚣张气焰的希特勒,终于在1936年3月作出进军莱茵兰的举动。

虽然德军进展顺利,成功进入莱茵兰,也得到当地平民的欢迎和拥护,但德军各级将领却坐立不安,担心遭到法军攻击。

因按照公约规定,法国有权力出兵将进入莱茵兰的德军赶走。

德国将领约德尔后来回忆道:“我们就像一个在轮盘赌中将所有财产都押上去的赌徒,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恐惧……以我们当时的处境来说,单单法国的掩护部队就能把我们打得落花流水。”

希特勒后来也承认:“进军莱茵兰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最着急的时刻,如果法国人当时果真向这里进军,我们只有忍辱退出,别无他法,因为我们当时拥有的兵力连稍微抵抗一下都办不到……”

然而,令人称奇的是,法国虽然派出13个师的部队赶往德法边境,却全部进入了“马奇诺”防线,没有越境攻击德军。

英法两国最终抗议了一下就没有了下文,英会默默接受德军进入莱茵兰的事实,除了希特勒胆大包天之外,意大利功不可没!

意大利作为德国盟友,在二战期间几乎都是以猪队友的形象出现,但这一次,意大利人还真帮了德国一个大忙。

原来1935年10月,意大利突然出兵入侵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意大利出动了20万大军、600多辆坦克、100多架飞机,发动攻击。

阿比西尼亚是非洲强国,曾在几十年前打败过入侵的意大利,最近一些年也得到法国的军备援助,实力虽然不弱,但还是远远比不上意大利。

战争爆发后,阿比西尼亚大部分国土被意军占领,国王塞拉西流亡到英国,直到1941年,在英军的帮助下,阿比西尼亚才得以复国,国王塞拉西将国号改为“埃塞俄比亚”。

意大利的入侵行径,让英法大惊失色,立即集中全力应付意大利。

希特勒利用英法焦头烂额、无暇他顾之机,进军莱茵兰。

英法没有精力,也不愿再同时得罪德国,就对德军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法国也仅仅是派部队加强了“马奇诺”防线。

进军莱茵兰大获成功,希特勒叫嚣道:“凡尔赛和约的精神已经被摧毁了!”从此加快了扩军备战的脚步,三年半之后,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