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播种与生长·学思行 | 王兴伟:坚守乡村教育缔造敬一文化

(来源:邗江教育发布)

坚守乡村教育 缔造敬一文化

扬大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 王兴伟

近日,有幸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校长高级研修班集中培训,聆听了吴积军校长之“学校发展与创新“的讲座。吴校长从专业标准、校长使命、校长应具备的能力等方面娓娓道来,金句频出,处处蕴含着其深邃的教育思想和精妙的教育智慧。他的讲座点燃着我们的教育激情。让我们能静下心来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研究自己的得失。

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日益提高。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靠近西部一些大校,生源流失严重。新状况、新形势下,遇上了学校再发展的瓶颈。要想突破这一瓶颈,必须在自身素养、意识、理念、手段上有所突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提高,必须努力寻求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正如吴积军校长所言:能创第一尽量创第一,不能创第一创唯一。这次研修培训,如及时春雨,对我如何着眼本校实际,突破瓶颈,谋求学校发展有很大启发。

在参加此次培训之前,我曾对校园文化建设有过一些思考和关践,进行过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这场讲座让我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了更深入的思索:

思考第一:做校园文化建设要想清楚什么是校园文化。从宏观来讲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愿景;是师生在长期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共同精神契约。从微现讲是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块展板、一次活动,一个教室布置等等。而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将这些碎片文化,以一个全校师生认同的主题,体系化的表达出来。

思考第二:要做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它应该是独一天二的、不可复制的全校师生的理想中样子的形象表达。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寻根;即要了解学校的历史、持色、标志、蓝图等,抓住学校本身最的主要的标志性特征入手、提炼自己的学校文化符号。其次,要想清楚自己的办学思想、教育追求。个性持长是什么?结合学校实际现状、将个人办学思想有机融入学校特色,此以为基础来建设校园文化。

思考三:校园文化设计须群策群力,而凝集体智慧。校园文化建设需经历一个从下到上汇集,从上到下推广的过程,可借助外力(专家)介入,开好文化小组专题会,全校师生头脑风暴等集思广益,须全校师生一起聚心集力才能完成。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循序所进、分步推进,逐年完善,不能一蹴而就。总体规划出来之后,可结合实际因时因地制宜,分期分步逐年完善,不可贪多求全。

一是建好楼间文化,打造“知识校园”。教学楼间建设好五个园,有寓意“博世界”的“博园”,寓意“沁有声”的“沁园”,寓意“馨有德”的“馨园”,寓意“知古今”的“知园”和校园“敬一文化”综合园,让五个园成为学校的文化客厅。

二是建好楼道文化,打造“艺术校园”。各楼层按照一定主题进行文化布置。一楼布置敬一文化(敬一教师、敬一学生、敬一课程);二楼布置剪纸文化(校园剪纸、扬州剪纸、中国剪纸、世界剪纸);三楼布置非遗文化(扬州非遗、中国非遗)。各个楼梯以扬州剪纸为元素,将扬州名胜、扬州名人、扬州名艺、扬州名桥、扬州名巷、扬州名篇等主题廊道精心布置,让剪纸文化更加丰富。

三是建好操场文化,打造“动感校园”。红白相间的跑道、绿色的操场、彩色的篮球排球运动区、五彩的观众席、动感的运动人物剪纸造型、以Y和M样式设计生动活泼的宣传栏,四块宣传栏分别布置校园足球、奥运知识、群体竞技、冠军英雄,营造五彩斑斓、动感十足的运动文化,激励学生勇于争先。

四是建好教室文化,缔造“敬一教室”。构建规范而有特色的班级物形文化和课程文化,“班名”“班旗”“班歌”“班级课程”彰显特色,“成长足迹”“阅读银行”“小擂台”等,让“晨诵、午读、暮省”成为师生的基本生活方式。持续推进一月一事,培养孩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我们还要开展劳动实践周、食育课程、唱出校园、“风纪镜”前四个好、每天锻炼1小时等系列校园新生活,让“敬一教室”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思考、尝试、探索、实践,逐步厘清自己办学忠路,才能有拔云见日的喜悦感,也才能不断推动学校向更高水平、更具内涵的魅力农村学校发展。

拟稿:王兴伟

审核:冯长宏 葛光 胡勇

发布:陈晓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