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杜甫唯一书法真迹,首次发现!

南龛古窟, 巴城南一公里的南龛坡山后,有一处地方,岩石壁立,高十余丈,长数百尺,方正如削,列层分龛,镶佛累累。南龛摩崖造像始凿于隋,盛镌于唐,唐肃宗乾元三年赐名“光福寺”,迄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

▲蒋兆和先生画杜甫像

二 、 杜甫书《严公九日南山诗》 石 刻 位置

唐代乾元二年(759) 杜甫书《严公九日南山诗》,现存于四川巴中县南龛的一通摩岩石刻, 据传是目前发现的杜甫唯一书法,乃当今海内之孤品,自清末传开后,曾引起轰动,金石学家、收藏家及古董商无不梦寐以求。

杜甫书《严公九日南山诗》实照

杜甫书《严公九日南山诗》著录

《九日南山诗》碑刻最早为世人所知源于晚清金石学家叶昌炽,他在所撰《语石》卷五“题名八则”记载:巴州之佛龛记、楠木歌、西龛石壁诗,皆乾元中严武所刻。余新得杜甫书严武诗,浣花遗迹,海内只此一通,可以傲燕庭(即刘喜海)矣。文中所指的“佛龛记”为现存于南龛云屏石的《严武奏表》;“楠木歌”为现存于老君洞上方崖壁的严武、史俊《题光福寺楠木诗》各一首。“西龛石壁诗”为现存南龛云屏石《严武奏表》正下方的《题龙日寺西龛石壁》。“新得杜甫书严武诗”指的就是位于老君洞正壁左上方的《判府太中万(严)公九日南山诗》。叶昌炽明确提出了《九日南山诗》为杜甫书、严武作,并认为能得杜甫真迹实属不易,也为收藏到这个分量极重、海内唯一留存的杜甫墨宝喜不自禁,直言凭着这幅真迹简直可以傲视著名的金石学家刘喜海了,《判府太中万(严)公九日南山诗》因此进入了人们视线。

杜甫书《严公九日南山诗》清代拓本

民国二十三年,碑刻名家刘云孙将“杜工部书严公九日南山诗”石刻拓本借与天津河北第一博物院陈列。上世纪中晚期,《中国名胜词典》、《四川历代碑刻》等书关于《九日南山诗》的记载都沿用了叶昌炽的观点,将《九日南山诗》收录在杜甫的书法作品之中。

杜甫书《严公九日南山诗》释文

《判府太中万(严)公九日南山诗》碑刻位于南龛石窟老君洞正壁左上侧,碑高121厘米、宽70厘米,竖刻诗文10行,共168字,包括中间两行缺失的4字。诗文如下:

南山何巍峩,群峰秀色聚。

朝晖与夕霭,无言任去住。

徘徊九折险,潆曲一川注。

悬崖置屋少,虚穴亦可度。

苍然老楠木,几阅风霜斁。

孙枝长丈许,老干未肯仆。

□□(昔年)重九日,来者必三顾。

题诗刻峭壁,皆欲寄□□(惓慕) 。

念我独何人,今日追故步。

凌晨出南门,风雨怯行路。

不惮登陟难,恐失此日故。

造物亦随人,晴云送日暮。

徐行两柏间,杯盘供草具。

宾僚不鄙我,笑语露情愫。

它时倘再来,莫指桃源误。

乾元二年杜甫书。

说起杜甫来,那可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妇孺皆知。仅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还是用诗歌评析书法、论述书法的高手、圣手。

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自序里写道:“以诗论艺,始于少陵六绝句。殆亦自知未必尽适众口,故标曰戏为,以示不求人之强同也。”也就是说,杜老夫子开了以诗论艺的先河,后来的人们纷纷以诗论诗、论书法、论绘画,论述得不亦乐乎。

杜甫以诗论书,通过诗歌这种独特而他又擅长的形式,表达着他对书法的理解、欣赏,抒发着他的审美感受。

杜甫也是十足的书法爱好者、痴迷者,少年时代也下过硬功夫,有他自己的诗句为证。在《壮游》诗中他说自己是:“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他对自己的书法水平也是自信满满,在《得房公池鹅》中写道:“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对于书法的审美,杜甫是敏感的,感受是强烈的,诗的表达是准确的、精到的。杜甫在观赏了张旭的草书之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连山蟠其间,漠涨与笔力。”张旭有草圣的美誉,他的草书作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笔墨恣肆,使转自然,字势连绵,劲健多姿。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在济南有过一次文学的盛会,杜甫和李邕慕名欢聚了,当时,李邕已是一个享有盛名、实力雄厚的大书法家,而杜甫还是个小年轻,还不是是名满大江南北的大诗人。当时,杜甫写下的诗歌里有这么两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成为了这个城市传颂千年的金句。后来,杜甫为李邕写下了一首相当长的长诗《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对李邕其人及其书法那是满满的赞哦,这里,只摘录几句:“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底。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名满深望还,森然起凡例。

杜甫中年以后诗名远扬,找他写诗评析书法作品,传扬传扬名气的书法家也大有人在,他曾应李潮的请求而写了《李潮八分小篆歌》,在诗里,杜甫评论并赞誉道: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拏肉屈强。吴郡张颠夸草书,草书非古空雄壮。岂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巴东逢李潮,逾月求我歌。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李潮擅长小篆和八分,有意思的是,还是杜甫的外甥。

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不是那么容易炼成的,古代书家如张芝、钟繇、王羲之父子等,都曾留下苦练的佳话、传说。杜甫以诗论书,尤其看重书法家的笔力和工夫,在《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中,杜甫写道:“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在《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中,杜甫不吝笔墨,盛赞唐代书家顾诫奢的隶书:“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顾侯运炉锤,笔力破余地。”

杜甫比较推崇书法家的作品中有古意、有气格,书法家创作时注重感情,创作心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在《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中,杜甫评誉张彪诗书:“草书何太古,诗兴不无神。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在《饮中八仙歌》 里,杜甫描绘了张旭作书时情感充沛、物我两忘的境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亳落纸如云烟。”

优秀的书法家,都是有着极其深厚的学养,有着大情怀的人。杜甫以诗论书,体现了他对书法家的情怀和修养的认同与赞誉。他在《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里,赞誉当时的大书家李邕:“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杜甫特别欣赏瘦硬劲健的书法风格,认为“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杜工部集》里,杜甫论书的诗歌有十几首,大部分还是长篇巨制,感情饱满,铿锵有力,激情澎湃。看来,痴迷书法的杜甫,看见名家的好书法兴奋不已,禁不住歌之舞之、诗之咏之,豪论滔滔了。

END

新书推荐

《说剑篇》

冯剑星书画评论集

冯剑星 著

页码 258页

开本 16开

定价:68.00元

《说剑篇》是冯剑星的书画评论作品集,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收录了冯剑星近12年的书画评论文章和学术论文共计 70多篇。 张海、刘颜涛、仇高驰、张公者、陈加林、冯宝麟、姜宝平、毛国典等名家,到李贵阳、欧阳荷庚、纪松、杜鹏飞、翁燕平、李明、张挥、张红杰、徐右冰、赵振、杨东亮、杨科云、王玺、王卫军、郭列平、郭刚举、刘建、张建祥、刘啸等书坛精英,所解读的应该是当今书坛的一种创作走向。作者以韩愈、苏轼、金圣叹等古文家为师,结合《文心雕龙》、《书谱》、《贯华堂批评天下才子书》、张竹坡、严羽、康有为等历代名家名作的文学批评学术理论,将“新古典书学批评”的理念在该书中从各个角度加以体现。以凝练的语句,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涵,独特的视角,诠释当下书画家艺术创作的主题思想和整体架构,是当下书画理论研究的一部重要专著。

详细介绍

历经12年,修改7次,冯剑星书画评论集修订出版!

该书定价为68元,送快递!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微信支付,款后快递。

微信支付,款后快递。

微信支付,款后快递!

想购书,加我微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