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傣家竹楼——傣族的标志性民居

傣家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属南方“干阑式建筑”的一种,是傣族的标志性民居。

傣家竹楼一般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用于饲养家禽。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

竹楼的顶梁大柱被称为“坠落之柱”,是竹楼里最神圣的柱子,不能随意倚靠和堆放东西,有时还会裹上红绸以保佑竹楼免于灾祸。人们在修新楼时常常会把树叶垫在柱子下面,据说这样做会使房屋更加坚固。

傣家竹楼的建筑特点

1、竹楼底层架空不设墙壁,供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2、楼上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设火塘,是烧茶做饭和家人团聚的地方。

3、竹楼上层外有开敞的前廊和晒台。前廊是日常工作、吃饭、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晒台是主人盥洗、晒衣、晾晒农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

4、傣族聚居区年降雨量集中,常有洪涝,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于洪水的通过。

5、傣族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动植物生长繁盛,多毒虫猛兽。干栏式竹楼也能够将住所与地面隔开,躲避毒虫猛兽侵袭。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先行将文化融入建筑、文旅、建材的文化建筑产业对接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