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间充质干细胞在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大约8%-10%的人口受到它的影响,我国就大约有4千万人口罹患此病,其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有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还会伤害到婴幼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

目前为止已发现,80多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全身。如一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干燥综合征、部分类型炎症性肠病、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脑脊髓硬化症、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硬皮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发表于《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上的一篇综述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重点分析了间充质干细胞在I型糖尿病、干燥综合征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领域的临床进展。

该综述认为,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安全易获取、高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抗炎、免疫调节和再生潜能等优点,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试验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低致瘤效应和低免疫原性使其成为临床治疗各种疾病和再生治疗的新选择。

干细胞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机制

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时,它会产生一种反应,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如细菌、寄生虫和癌细胞等等),能够清楚的区分敌我。

但当机体受外因素或遗传因素影响出现失调的时候,它就开始混乱了,分不清“自我”和“非自我”,此时就有可能产生针对自身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免疫细胞或抗体(称为自身抗体),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而大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难治性疾病,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使用激素治疗,毒副作用较大)对这些疾病只能控制病情进展或缓解症状,无法根治。

近年来,干细胞疗法已成为治疗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等疾病很有前途的方法。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环节发挥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如下:

细胞分化与迁移

MSCs具有向损伤部位迁移、向功能细胞分化、分泌生长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免疫调节能力,维持或重塑其细胞功能。

免疫调节

MSCs通过细胞间直接作用、旁分泌等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可抑制T细胞增殖、调节Th2/Th1细胞比例,并抑制细胞增殖和产生抗体等。

此外,MSCs还会影响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细胞激活和成熟过程,调控调节性T细胞功能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

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案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在2011年,国内学者孙凌云教授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

初步探寻了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治疗SLE的临床疗效及远期复发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均有临床改善。

SLE疾病活动度评分和 24 小时蛋白尿均显著下降,后续的随访中,上述指标进一步下降。

2022年,由国内风湿免疫学科领域众多专家共同完成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专家共识》让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SLE有“识”可依。

该共识明确指出:目前全球已经有1500多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大提高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目前,在Clinical Trials.gov上注册的干细胞治疗SLE的研究项目达33项,其中含国内研究4项。

银屑病

一名47岁男性朋友,于1995年被诊断为银屑病。

此后25年的时间,尝试了各种方法(包括草药治疗、皮肤激光治疗和药物治疗),但对于他的病情并没有明显改善效果。

在使用间充质干细胞前,他的手指、手背、手腕和双耳都有炎症,红斑广泛分布在双手、手指和两个手腕上。

在耳廓内侧和耳垂下部也发现了红斑,同时他表达发痒严重。

于是,他在2周内接受了三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第1次治疗,他做了静脉和局部移植干细胞。

之后,患者分别间隔一周进行了第2次和第3次,后面只是做了局部移植,没有再进行静脉。

术后,患者的PASI(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从9.9下降到1.7,DLQ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从27下降到3。

患者在第一次治疗后的第7天,双手上的红斑轻微减少,瘙痒减轻。第一次治疗后,红斑逐渐消失,所有红斑在移植后第122天几乎消失。

后续的观察中,他的手、手指及手腕上都没有观察到红斑,还证实耳朵的红斑显著减少。最后他摆脱了困扰多年的银屑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在2020年,国内首个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的治疗用干细胞产品获批。

同时国内学者也发表了利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结果。试验共招募172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抗风湿药(DMARDs)治疗,而治疗组在DMARDs治疗的同时接受静脉使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实验结果表明抗风湿药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用治疗在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体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口干、眼干以及关节疼痛等。目前SS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对症的药物治疗和系统性治疗。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以及抗体分泌等免疫调节特性,目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SS的新方法。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24名SS患者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通过移植UC-MSCs,患者的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SSDAI)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得到显著改善,唾液流速增加,并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干燥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由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类慢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重叠综合症。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案不同,主要以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熊去氧胆酸为主,长期治疗有较多不良反应且停药后易复发。

在一项研究中,10名PBC患者接受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7]。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肝损伤生化标志物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并且未出现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近年,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安全易获得、高增殖能力、多能分化能力以及免疫调节等有益特性,成为临床应用各种疾病和再生疗法的新选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成熟的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可以帮助到更多受自身免疫性疾病困扰的朋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