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最诡异的心理学现象,多数人无法摆脱!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心理学效应是指人们在认知和决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

这些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我们的购物习惯到我们的人际关系,都可以被这些效应所影响。

社会上也将心理学的运用普及到方方面面,诸如人员招聘和选拔、教育、广告、消费刺激等等。更多地认识心理学,也就更能游刃有余的去面对社会和人生道路上的一切事务。

1、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的产生: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某个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他分别把两辆车的车牌摘掉,并把顶棚打开,并在车里放置了记录设备。没过多久,停在纽约布朗克斯的跑车就出现第一组“破坏者”:一位爸爸吩咐妈妈清理车厢,自己则动手拆电瓶,不忘提醒儿子查看置物箱。

来来往往的路人看到这样的情况以后,都停下来在这个拆除大赛中抢走车子上任何值钱的东西。

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人们路过、开车经过它,看着它,整整一个星期,竟然没有任何人对它“下手”。

破窗效应对人们的启示:

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不良风气会引起周围环境的纷杂无序,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里会使人逐渐适应这种风气,变得麻木,甚至觉得这样做是理所应当的。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能发现,如果经过一个干净的垃圾箱,你却把垃圾扔到外面了你会产生负罪感。但如果这个垃圾箱边已经堆了一堆垃圾,你即便随便扔,也毫无愧疚感。

所以,为了避免让破窗效应影响到我们,当“第一扇窗”被打破时,我们就应该把那扇窗优先修理好。

当一个人不在相信自己,选择逃避的时候,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人际关系都会变得混乱无序。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果只专注于缺点,那么看到的都是缺点,反之亦然。所以我们要学会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有点,扬长避短。

2、鸟笼效应

空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又称“鸟笼逻辑”,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

这个效应主要讲的是: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物品后,会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的东西。

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

实际上,在我们的身边,包括我们自己,很多时候先在自己的心里挂上一只笼子,然后再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满一些什么东西。

“鸟笼”可以是别人送的东西或别人的一句话,也可以是自己买的任一物品或是自己的一个想法等。

比如你偶然买了一双新风格的鞋子,接着为了搭配鞋子你会买新的裙子、包包、化妆品......鞋子就是鸟笼,不知不觉把我们钱包里的钱都“圈”起来了。

要是收到一束美丽的鲜花,你肯定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家还没有花瓶,当买了花瓶后,你可能又会觉得桌布和花瓶的风格不搭,又要去买桌布,买完桌布,又觉得房间的整体风格不搭。

但是你从没想过这束花可能过几天就会枯萎,就扔掉了,没有想过放弃这个花瓶,而是要改变整个装修风格来配合这一束花,这样就是被一束花给困住了。

3、旁观者效应

先来问一个问题:有一位老人不小心摔倒在大街上,虽然大街上人来人往,可是没有人愿意去帮忙把她扶起来,是为什么?作为群体中的你,为什么会见死不救?

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一旦有旁观者围观,我们所展现出来的判断能力和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效应。

这是一种心理效应,旁观者在场会抑制人们采取行动。如果人们意识到其他人也目睹了这一事件,每个人所感受到的责任就会分散。

旁观者效应,又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当发生某一件事情时,单个人的责任感更强,而集体中的个人责任感最弱。

实际情况是,面对紧急情况时,旁观者越多,他们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往往就更小。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喊叫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

面对很多面向集体的任务,我们总是容易陷入推脱责任,偷懒摸鱼的境地,这便是责任分散效应在作怪。已做的事情不必再做,未做的事情有别人去做,你来我往,既定计划总是被搁置,总是要面对ddl的催促。因此在团队中时,我们要明确好自己的职责,谨防从众心理,积极自觉完成任务,乐于帮助他人,警惕责任分散效应。要相信,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4、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也被称为“光环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指的是一个人的某种特定特征或优点对其他人对其整体评价产生过分影响的现象。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

我们俗话所说的"一好百好,一坏百坏"也是这个特征的表现。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 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

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

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

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抓住并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5、习得性无助效应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其一项研究中提出的。他把狗关在笼子里,蜂音器一响,就给以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如此反复,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狗不仅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逃避电击却只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某种学习后,在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不可控认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产生原因:

1、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 同一件事情失败太多次,精神支柱瓦解)

2、接受并认可了不恰当的评价方式(错误地评估自己的实力)

3、对问题进行了不正确的归因,导致失去自尊。

在这几年的心理咨询过程中,遇到过不少“习得性无助”的案例。他们的表现要么是在人格方面表现的刻意讨好,要么是习惯顺从,不能表达自己。

而通过探索其原因,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表现刻意讨好的人,从小父母比较强势,要求过分严格,而且做事不懂变通,在孩子没有按照要求做时,要么进行侮辱、贬低等精神控制,要么进行打骂。慢慢孩子长大了,离开了父母与原生家庭,但是这种心理却依然存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