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各学校开展暑假主题研学 让学生领略世遗非遗

暑假主题研学 领略世遗非遗

泉州网8月4日讯 (记者 曾聪虹/文 学校/供图)时值“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两周年之际,为更好地了解并传承世界文化遗产,深入感知海丝泉州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泉州各学校利用暑假组织开展了以“世遗”“非遗”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研学体验,感悟家乡作为世遗古城的独特魅力和非遗之美。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丰泽区实验小学学生对洛阳桥的建筑结构特点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了沉浸式的研学实践

研学洛阳古桥

感悟家乡魅力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日前,泉州市晋光小学东海校区2021级4班的同学们来到世界遗产点洛阳桥,跟着老师朗读余光中的诗篇《洛阳桥》,随着诗人曾经的脚步踏上了洛阳桥。通过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感受千年洛阳桥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

同学们首先来到游客中心,了解分布在泉州各处的世界遗产点,并将这些遗产点的印章,盖在专属的打卡本上,既增长了世遗知识,又留下打卡印章作为纪念。随后,在导游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蔡襄祠,了解了蔡襄首创“筏形基础”“种蛎固基”和“浮运架梁”等先进技术为百姓修建洛阳桥的事迹,欣赏了他的珍贵书法艺术作品,被誉为文、书、刻俱佳的“三绝碑”《万安桥记》碑刻。走出蔡襄祠,漫步在桥南古街,同学们一路欣赏了南音表演、木偶表演、妆糕人制作等非遗项目。

在洛阳桥上,同学们仔细了解洛阳桥的历史沿革,建桥创举,纷纷为古人的智慧点赞。

丰泽区实验小学一(8)中队的同学们也来到洛阳桥开展“爱我家乡,研行万里”主题研学实践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围绕探究任务“洛阳桥梁板为什么要用巨型条石”“红树湾和白鹭等涉禽为什么适合在湿地生活”,对洛阳桥的建筑结构特点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了沉浸式的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认真研究、记录,分享了自己的实验结论。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爱乡情怀。

暑假期间,泉州市晋光小学开展了“爱我家乡 研行万里”系列研学实践活动,各个年段分别走进泉州市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永春林俊德事迹馆、德化屈斗宫窑址、海丝文化研学基地等进行研学,感受泉州非遗,更加坚定了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维护者、宣传者、践行者的决心。

泉州市晋光小学学生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追寻海丝足迹

世遗打卡体验

脚步丈量历史

日前,泉州市实验小学2022级3班,开展了“世遗打卡,领略海丝文化”的研学活动。同学们先来到泉州市舶司,了解到市舶司是我国古代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政府机构,管理中外商船的出入境签证、检查、征税等事宜,同时兼有海关、外贸局、港务局等部门的职能,为泉州港乃至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我国古代航海和外交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随后,同学们来到泉州天后宫、泉州德济门遗址,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泉州天后宫也是祖国大陆妈祖庙中第一座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济门遗址是宋元泉州七座古城门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并经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古城门遗址。同学们在世遗打卡活动中,徜徉在泉州历史文化与非遗体验中,用脚步丈量历史,用行动传承千年文化。

泉州市实验小学各个年段的同学们,利用暑假开展了各种丰富的研学活动。有的走进苏廷玉故居,跟随妆糕人非遗传承人体验了制作妆糕人的过程,了解省级非遗项目——泉州火鼎公婆,对泉州非遗有了更深的认识;有的前往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馆开展主题研学活动,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体会人类生命的奥秘、了解疾病起因、感受生命的珍贵;有的来到晋江梧林传统古村落,开展了一场集华侨文化、礼俗文化和古汉字文化于一体的研学活动,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对汉字所蕴含的意义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泉州市实验小学学生体验妆糕人

探寻古城记忆

传承非遗瑰宝

7月25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三(1)中队走进清代四川总督苏廷玉的故居,开启一场以“探寻古城记忆 传承非遗瑰宝”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穿过古香古色的中山路,漫步在有着“文武一条巷”之称的通政巷青石板上,少先队员们来到了清代四川总督苏廷玉故居,开启了暑期研学之旅。

随着好戏的开场声响起,同学们有序落座,安静地聆听着主持人诉说苏廷玉故居的前世今生,随后主持人请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夏荣峰老师为大家表演提线木偶的经典剧目《小沙弥下山》和《驯猴》,精湛的表演让同学们叹为观止。体验结束后,夏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泉州木偶的历史,提线木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同学们深深地被中国古老传统艺术的魅力折服。

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体验木偶戏

接着,同学们又被非遗手工艺——妆糕人制作吸引了,非遗传承人张老师现场展示“指尖上的表演”,看似平平无奇的几团糯米团,在老师的几番搓、揉、捏、压、按……一阵操作之后,已然成为栩栩如生的皮卡丘、卡通兔,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糯米团跟着老师学习体验起来,每个孩子都捏出了属于自己的妆糕人作品。世遗古城独特的魅力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孩子们稚嫩却充满希望的心中烙下了深刻印记,将激励他们成为泉州历史文明守护者和弘扬非遗的接班人。

暑假期间,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有的走进三道行艺术馆制作“润饼菜”、打拳、读童谣、探索古老香料等,近距离感受泉州非遗的独特魅力;有的赶赴美丽的石狮碧海净寺,与海洋生物来一次亲密接触,探寻大海宝藏,培养爱劳动、善劳动的好品质;有的走进晋江梧林古村落、六胜塔、石狮军事公园等,亲近自然、开拓视野,了解家乡文化;有的走进城东消防救援站,通过现场倾听、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沉浸式全面了解消防安全知识;有的走进清源山防空洞,开展“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研学活动,深入了解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

增强文化自信

打响世遗品牌

部分学校的老师也开展了世遗主题活动。如丰泽区教育行业红色矩阵丰泽片区矩阵(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泉州九中,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丰泽区实验小学,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丰盛实验小学,丰泽区实验幼儿园,丰泽区机关幼儿园共8个成员单位)在丰泽区实验小学党支部的牵头下,组织本片区党员教师前往“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之一的真武庙参观学习,感受了泉州港繁荣时期中国沿海独特的海神崇拜与海洋观,亲身体验了真武庙影视文旅+AR虚拟现实的特色。从思想上固本培元,进一步提高党员教师党性觉悟、增强文化自信。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带头宣传弘扬泉州世遗非遗,为世遗城市贡献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