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这是大哥给你申请的网贷

最近,演员朱宏奇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某视频网站,多个由朱宏奇主演的网贷广告衍生而来的二创视频都获得了百万播放量,诞生了“大哥给你申请的网贷”“升舱的钱我来出”等多个热梗。或许是为了借这阵流量的东风,8月4日,朱宏奇入驻了该视频网站,连发8条视频,却出乎意料地没有得到网友的欢迎,反而被指责“不要脸”、“恰烂钱”。

朱宏奇的悄然走红和广为诟病都是由于他拍的网贷短视频广告。这系列广告中传播最多的是这样一个场景:农民工的妈妈在飞机上不舒服想吐,空姐告知升舱会更好,但需要上千的费用,而农民工手机里只剩下没多少钱,当他正为此发愁时,朱宏奇扮演的角色出场用农民工的手机在某金融平台借了15万,解决了当下的困难。

虽然这样的场景在很多人看来有些荒谬、无厘头,但是对于一些急需用钱或不具备相关知识的群体来说,很容易就将其宣传的网贷当成“救命稻草”或者“提钱工具”。正因如此,我们才会频频看到深陷网贷骗局的报道。所以这类广告显然不能仅仅用一句“不会真的有傻子上当受骗吧”搪塞过去。

网贷广告本身是合法的,前提是要标明借款利率、期限、还款方式、担保方式、逾期罚息等关键信息,也不能宣传夸大收益、隐瞒风险、虚假欺骗。但是现实中很多广告为了宣传不择手段,极力渲染额度有多高、利息有多低,丝毫不提怎么还钱,给消费者一种“借了总是能还上的”“借了就能解决问题”的错觉。就像这则广告里宣传的,“万元日息1.9元,还没一瓶水贵呢”,动动手指,巨款到账,网贷轻轻松松就解决了燃眉之急,“还钱”这个未来要面对大问题却被抛之脑后了。

实际上,这一系列广告从2020年发布初就遭到了多家媒体的批评,网友今年翻旧账进行的二创也多是讽刺和嘲笑。但是朱宏奇却好像浑然不知的样子,屡屡在网友雷点上蹦迪,称“演员也是弱势群体”,“有些人道德绑架特别不道德”……

表演固然受到资方给的剧本的限制,但是对很多演员来说,他们具有选择拍什么戏、拍什么广告的权力,应当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从法律角度来看,广告法规定广告代言人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从道德角度来看,演员不管是参演广告还是电视剧电影,都要考虑到对观众的影响。况且说演员是弱势群体,难道看到这些无良广告被骗,陷入网贷深渊无法自拔,拆东墙补西墙,甚至家破人亡的人就不是弱势群体了吗?用演员的身份来推卸责任是没有说服力的。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有演员跳出来蹭热度就被转移了注意力,而忽略了背后的借贷平台和运营策划团体。这出闹剧虽然以朱宏奇的道歉草草收场,但是网贷平台的虚假宣传、诱导贷款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孔不入。只要你随手打开一个APP,随意点开一个网剧,网贷宣传弹窗就会冷不丁地跳出来。尽管广告法规定要对存在的风险有合理提示,但那些把“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的警告做成芝麻大的小字,打“擦边球”,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广告仍然比比皆是。对此,平台和监管部门都要加强力度进行监管和整治,明确网贷广告制作、发布细则,维护信贷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判断能力,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被某些广告中的所谓“福利”诱惑,如果有需求,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机构和渠道获取金融服务。

作者|一杯纯净水

图片|网络(侵权删)

编辑|小佳佳

此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喜欢本条推送就点右下角“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