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汤王山放歌

原标题:汤王山放歌

盛夏清凉地,闻喜汤王山。

汤王山是一座没有人为开发的原始山脉,松林茂密,花香鸟语,彩蝶翻飞。跋涉在丛林山间,我喜欢这里盛夏的清凉。汤王山是闻喜县境内中条山脉的制高点,它古称景山、条山。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王于此发兵,鸣条一战灭夏建商,奠定了商朝500余年基业。它是商汤文化、晋郭璞堪舆文化的发祥地。

若想游山乐,先尝爬山苦。从闻喜到汤王山有两条近路,一近一远。近的为闻喜至裴社的美良川脚下,然后沿汤王山石阶而上,进入松林,道路曲折蜿蜒,时而平缓,时而陡险。远的是从闻喜到石门青山脚下,这条路驱车60多公里,去山间小路攀爬,可观赏奇石林立和山泉流水。我们选择的路径是青山脚下,沿着松林里的小路向上,踩着沙沙的松针,抬头望去,绵延百里的崇山峻岭横亘着,云雾萦绕山腰,给眼前这绿色天地披上了一层轻纱,神奇而朦胧。我们顺着窄道攀爬而上。入夏的几场酣雨浇泼出莽莽群山恣意狂放的豪绿,那隐现于坡沟绿草间健壮的黄牛白羊,张扬出盛世丰年的喜悦。郁郁葱葱的大山里,没有人家,绝无炊烟,松林里除了杂花野树,就是巨壑细泉,偶尔几声鸟叫,更加让人心旷神怡。触目可及的大石,散布无序,有的蹲踞如虎,有的安卧如牛,有的危同累卵,有的振翅欲飞,其千形万状,任人猜想。

爬山需要气定神闲,然而山路陡峭,由不得你不气喘吁吁。开始时心跳难免加快,随着慢慢地适应,倒也觉得妙趣横生,时走时停,远观近看,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阳光透过树枝洒在脚下,形成点点图案,这种美景,街市上是寻找不到的。行约一小时后,脚步远不如弃车初行时的轻捷。看着上面去处依然山路崎岖,不知何处是尽头。随着步步攀登,层层递进,只觉汤王山巅越显高远。就在疲累时,前方到达一处平缓地段,在悬崖之上,那绿树掩映下的郭璞窑展现在眼前。郭璞窑实为一孔岩洞,这里向阳避风,有悬泉滴水,洞里有石桌石凳和石炕,也有藏书室,显得过于简朴和艰苦。郭璞在此,将自己融入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天地和谐。这正应了那句名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那么,就让人和自然更亲密地贴近,让个体在辽阔的天地中更愉悦地舒展吧。这时的我只觉得身轻气畅。

所幸的是,尽管足下千般艰险,但蜿蜒曲折的径道两旁全由灌木藤条覆盖笼罩,你只需躬了腰身,猫步猿行,牵藤攀石,稳住脚跟,便绝无坠跌之虞。同行之友前呼后应,互相照应,其乐融融,终于攀上顶峰,料峭山风拂来,令人神清气爽。我们看到那天然叠砌如城堡般的巨岩,经年的风霜雨雪,描摹出它们生命的筋络,向世人展示其沧桑嶙峋。

数千年来,汤王庙坐落在山顶平台三面悬崖的南峰,庙墙是粗粝的片石砌垒,庙院也就约一亩地大小,除了坐南朝北的正殿,还建有东西两祠和龙王祠。庙院门也是条石砌就,现在已近倾颓,只能从门侧刨开的豁口进出。从庙院横卧的两根蟠龙石柱上可以想到汤王庙曾经有过胜于今日的辉煌。可能是由于地势高、风雷易摧的原因,汤王庙还只能这般原始地挺立着。在此伫立数千年的汤王庙是现存非常难得的历史遗迹,汤王以其高尚人格化而为神,这里凝聚的是他万古不朽的德政业绩和人文精神。

我们在塑有汤王彩像的正庙大殿瞻仰拜谒汤王,我们只能以这样通俗方式表达对古贤圣君的崇敬,寄托我们的悠悠情思。就在此时,我恍惚看见了远古洪荒时一幕场景:烈日灼红了大地,晒焦了草木,一代英王成汤身缚茅草,赤脚凛然登上高高的柴堆。霎时,烈焰升腾,火舌狂舐着特殊的“祭坛”。汤王认为,此处离天最近,一定要让上天看到自己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突然一声天崩地裂的炸雷,暴雨如注,瞬间浇灭了大火。大雨倾注,树木复活,良田复种,万民欢腾。

也许正是汤王祈雨的义举感天动地,茂密了这片森林,让后人在这炎炎夏日可以在此避暑乘凉。汤王山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美景,此时在我耳边又想起《汤王山行》这首歌,春花、夏溪、秋叶、冬雪、云海、松涛、奇石、山涧……汤王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汤王山是个神奇的地方。

支建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