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有机固废处理行业市场需求情况及技术发展情况

本次主要分析有机固废包括餐饮垃圾、厨余垃圾、动物固废、粪污等。

1)市场需求情况

①餐饮垃圾处理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各种环境法规的颁布和废弃物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餐饮垃圾处理市场持续发展。自 2005 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苏州、重庆和长沙在内的 40 座城市颁布了对餐饮垃圾的管理法规;自 2011 年以来,中国已在100 座城市启动了餐饮垃圾治理试点项目,这些项目包括餐饮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利用。通过开展城市试点工作,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餐饮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氛围,总体技术路线日趋成熟,餐厨垃圾工程技术的标准和规范也逐步完善。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截至 2022 年年末,全国人口 141,175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数约 92,071 万,占比 65.20%,农村人口数约 49,104 万,占比34.80%。《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中餐饮垃圾产生量可按人均日产生量进行估算,估值按下式计算:

Mc=Rmk

式中 Mc表示某城市或区域餐饮垃圾日产生量,千克/天;

R 表示城市或区域常住人口;

m 表示人均餐饮垃圾产生量基数,千克/(人 天);人均餐饮垃圾日产生量基数 m 宜取 0.1 千克/(人 天);

k 表示餐饮垃圾产生量修正系数。经济发达城市、旅游业发达城市或高校多的城区可取 1.05~1.15;经济发达旅游城市、经济发达沿海城市可取 1.15~1.30;普通城市可取 1.00。

根据以上方法,k 均按最低值 1.00 进行估算,全国每年产生餐饮垃圾量约5,153万吨,其中城镇人口每年产生餐饮垃圾量约为 3,361万吨。

②厨余垃圾处理市场需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等法规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从试点到全面推广,厨余垃圾分出量大幅增长,后端处理配置成为刚需。

2019 年,上海市率先在全市全面强制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且成效显著,2020年,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青岛市、中山市等城市陆续强制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目前,国内仅部分大城市建设有专门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如上海、广州、北京、宁波等,但也不能完全满足城市处理的需要。整体来看,我国厨余垃圾处理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③动物固废处理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动物固废处理行业处于发展阶段。2009 年,深圳市率先建成规模化的、现代化的动物固废处理厂。自第十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食品安全和动物固废处理已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央视报道了黄浦江死猪事件、高安病死猪肉事件等标志性事件后,动物固废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也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动物固废处理行业健康发展。

2013 年 9 月,农业部制定了《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作为有效预防重大动物疾病和确保食品安全的长期机制。同时,中国政府也将动物固废处理纳入农业基础设施。2014 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全面促进对病死牲畜和禽类的无害化处理,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2019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养猪行业的监管。

动物固废处理行业属于现代畜牧业和现代食品加工业的配套产业,其市场规模与上游畜牧业(包括猪、羊、牛、家禽和其他牲畜)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饲养的牲畜数量稳定,为动物固废处理市场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家禽出栏量分别为 161.40 亿只;2022年我国猪年底头数、羊年底只数和牛期末数量分别为 45,256 万头、32,627 万只和 10,216 万头。

未来,随着畜牧业的农场作业化和快速食品的进一步推广,动物副产品数量呈直线上升,简单的填埋、发酵已经无法满足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需求。同时,在国家政策大力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背景下,我国动物固废处理行业将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④粪污等有机固废处理市场需求

2018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并指出,要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和垃圾收集处理。居民产生的粪污收集处理从城市往农村发展。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家禽养殖集中化、规模化,家禽养殖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粪污。粪污处理市场需求较大。

2)技术发展情况

①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发展情况

根据《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统称为餐厨垃圾,二者垃圾性质不完全相同,但较为相近,处理技术为预处理不同,后续工艺相同。

国内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种类较多,传统技术主要有焚烧和填埋,核心问题是对环境有较大的二次污染;其次是餐厨垃圾含水率高,焚烧成本高,填埋产生较多渗滤液,环境成本也较高。主流技术主要有厌氧发酵、好氧堆肥、昆虫法等。好氧堆肥,是利用好氧菌对餐厨垃圾进行氧化和分解,最终产出有机复合肥料与土壤改良剂,缺点是占地面积大,臭气难以控制,对环境二次污染严重。

昆虫法中主要的一种是利用黑水虻取食餐厨垃圾转化为动物蛋白,缺点是占地面积大、环境卫生条件差。厌氧发酵是最普遍的一种工艺,因为不但能无害化处理餐厨垃圾,还能产生资源化产品沼气,有成熟可靠的技术;此外只要是城市有机固废均可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意味着多种有机固废浆料可以同时联合厌氧发酵。目前,国内厌氧发酵技术又以全混式湿式厌氧发酵技术最为成熟稳定,有许多大型的项目案例。以上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优势和缺陷对比如 下:

②动物固废处理技术发展态势

国内外对动物固废的处理工艺主要有掩埋、焚烧、堆肥、蒸煮、高温灭菌 脱水等,相关工艺技术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目前动物固废最佳处理工艺为高温灭菌脱水,这也是目前动 物固废处理的主流技术。

③粪污等有机固废处理技术情况

国内外城市粪污处理的方法很多,较为常见的有生物法,包括厌氧发酵、 好氧发酵;化学法,包括混凝沉淀;高压高温法,包括湿式氧化处理;高温堆肥法;粪污污泥自然处理法等。目前,粪污处理主流工艺为厌氧发酵和混凝沉淀。

④有机固废协同处理技术情况

有机固废协同处理技术,是近两年兴起的。目前行业内主流的工艺为:各类有机固废分别预处理+联合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固体废物填埋或焚烧处理。其中联合厌氧发酵又分为干式厌氧和湿式厌氧,干式厌氧大型稳定运营案例较少,湿式厌氧有较多的大型稳定运营案例。

3)单种有机固废处理产业化状况

有机固废处理产业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传统的单种有机固废处理模式,二是新兴的有机固废协同处理环境园模式。

有机固废处理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其产业化情况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较弱。

我国每年餐厨垃圾产生量巨大,但 2019 年之前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前端餐厨垃圾未能从生活垃圾有效分离,后端产能也未严格按照规划完成,年处理率不足。随着 2019 年开始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从试点到全面推广,餐厨垃圾分出量大幅增长,后端产能配置成为刚需,厨余垃圾处理市场需求才开始释放,导致目前国内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偏少。相比之下,动物固废项目因政策推行时间早、力度大,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数量规模,在经济发达的市、县基本都建设有动物固废处理项目。此外,单纯处理粪污、市政污泥等产业化项目也较少。

4)有机固废协同处理环境园模式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有机固废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设施成为城镇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建设有机固废处理项目过程中,“邻避效应”造成选址难。为解决该类问题,近几年兴起了一种新型有机固废处理模式,即有机固废协同处理环境园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广州生态环境园协同处理餐饮垃圾、厨余垃圾、粪污和动物固废;泰州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协同处理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地沟油、市政污泥、园林垃圾和粪污;闵行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协同处理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

在有机固废协同处理环境园模式中,出现了深度资源化的新类型,如对餐饮垃圾预处理产生的油脂、动物固废处理产生的油脂等进行深度资源化制备生物柴油,以广州生态环境园为典型代表。

关于会议

2023中国国际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将于2023年12月29-30日南京召开,会议将汇集来自有机废弃物处理工程运营单位,地方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市容环卫部门、废弃物处理的相关设备,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相关院校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参加会议。本届研讨会的议题围绕“政策标准趋势、餐厨、厨余垃圾、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理新技术,新设备,有机固废处理与工程示范、沼气提纯、沼气工程运行效能分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谈论。

会议时间:2023年12月29-30日

会议地点:江苏·南京

组织机构

中国国际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组委会

低碳环保圈

上海同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合协办机构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绿色工业创新联盟

承办单位

安徽同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会联系组委会

联系人:张小姐

手机:18221756169(微信同号)

邮箱:anna@tjevents.c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